美國人根本看不懂,國務卿魯比奧一邊高喊"對付中國",一邊卻裁撤關鍵涉華部門。這位“反華旗手”為何瘋狂給中國“送助攻”?
美國國務院近日上演了一出"自斷經脈"的大戲。據《華盛頓郵報》披露,國務卿魯比奧正大刀闊斧地裁撤國務院編制,在上周就有1350多名本土員工被裁撤,其中包括1107名文職人員,和246名駐美外交官員。
【美國國務院正大規模裁員】
而據知情人士透露,此次裁員預計一口氣,要裁掉近3000名本土員工,相當于六分之一的外交力量。這場號稱"數十年來最大規模"的裁員風暴,直接把美國外交系統的"五臟六腑"都掏空了大半。
最耐人尋味的是,被裁的偏偏都是些對華關鍵崗位。負責亞太事務的多邊事務辦公室首當其沖,這個常年在中國南海煽風點火的部門,過去沒少在東盟國家間挑撥離間。
安全與跨國事務辦公室也跟著遭殃,這個專門給"四方安全對話",提供技術支持的部門,原本是美國編織對華封鎖網的重要推手。
除此之外,多名量子技術、人工智能專家,及協調阻礙中國科技優勢團隊成員也被解雇。這些可都是美國對華科技戰的核心智囊啊。
【魯比奧這波操作簡直讓人看不懂】
魯比奧這波操作簡直讓人看不懂。這位天天把"中國威脅"掛在嘴邊的國務卿,現在卻親手拆解自家的反華工具箱,活像在給中國"送助攻"。
難怪美國內部炸開了鍋,前白宮亞洲政策助手等人直接痛批,這是在"對華投降"。更有美國官員居然倒打一耙,聲稱裁員會讓中國"撿便宜"。
可以說這些被裁的部門,哪個沒有給中國"使過絆子"?現在一鍋端了,倒也算為民除害。但話又說回來,這很明顯,不是魯比奧一個人就能下的決定。
國務院倒是給出一堆冠冕堂皇的理由,說什么"消除臃腫"、"提高效率"。但明眼人都看得出來,副總統萬斯和中東特使威特科夫,在國際舞臺上的戲份越來越重。而魯比奧這個被中方制裁國務卿都快成擺設了。這場人事地震,不排除是特朗普政府在重新洗牌外交權力架構。
【不排除是特朗普政府在重新洗牌外交權力架構】
而美國政客們的反應更是讓人啼笑皆非。明明是美國“自斷經脈”,非要賴中國“撿便宜”。某些議員簡直患上了"中國妄想癥",看見辦公椅少了都能扯到"中國威脅",這種被害妄想癥也該治治了。
耐人尋味的是,就在國務院大裁員的前后腳,魯比奧終于逮到機會,和王毅外長在東盟會議上碰了面。這位平日的"對華鷹派",見面居然大談"中美合作",活像換了個人似的。
但有了特朗普"翻臉比翻書快"的前車之鑒,這種突如其來的"友善",怎么看都像是黃鼠狼給雞拜年。不過想想也是,手下“精兵強將”被裁得七七八八,再不擺個友好姿態,怕是連政治籌碼都沒了。
【魯比奧與王毅會面】
不過千萬別被這假象迷惑。特朗普政府的對華政策向來是"說一套做一套"。還記得他一邊說"中美聯手能解決全球問題",一邊對華發動關稅戰嗎?結果現在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最后灰溜溜地認慫。
更別提特朗普上臺后,一直企圖“聯俄遏華”,但普京顯然沒有按他的劇本行事,于是特朗普又不得不考慮重新調整策略。對于這樣的角色,任何承諾都很可能成為一句空話。中美關系在這種背景下,充滿了不確定性。
從更深層看,這場裁員風波暴露了美國外交體系的深層危機。當特朗普把"美國優先"玩成"美國孤立",國務院就成了最先挨刀的冤大頭。裁掉亞太專家團隊,等于自廢在印太地區的武功;解雇科技戰骨干,無異于在關鍵技術博弈中提前繳械。
【對中國來說是個意外之喜】
不過對中國來說,這倒是個意外之喜。美國自己把攪局南海的“烏合之眾”解散了,把科技封鎖的“智囊團”遣散了,這等于是給中國的發展"松綁"。
當然,樂觀之余也要保持清醒。美國對華戰略遏制的本質不會變,今天裁掉的部門,明天可能換個馬甲又冒出來。
但無論如何,這場自亂陣腳的大戲,已經讓世界看清一個事實:當美國忙著"內卷"的時候,中國正在穩步向前。這場世紀博弈的勝負天平,正在悄然傾斜。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