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維立志博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維立志博”)今起招股,至22日結束,并計劃于2025年7月25日正式在港交所主板掛牌上市。
這意味著,維立志博即將成為“國內TCE領域第一股”。
公開資料顯示,作為下一代腫瘤免疫療法的領跑者,維立志博持續專注于中國及全球腫瘤、自身免疫性疾病及其他重大疾病新療法的發現、開發及商業化。
三大技術平臺“圍剿”腫瘤,LBL-024提前鎖定“4-1BB紅利”
維立志博成立于2012年,一直深耕于腫瘤、自身免疫性疾病及其他重大疾病新療法的探索、開發與商業化。
憑借專有技術平臺和強大的藥物開發能力,維立志博通過差異化創新策略與合理設計,構建起涵蓋雙特異性抗體、T細胞銜接器(TCE)以及抗體偶聯藥物(ADC)的多元化研發管線。
細分來看,維立志博搭建了包括ADC、IO 2.0、TCE在內的三大核心技術平臺,形成了協同創新的研發格局。在IO 2.0領域,以PD - 1/4 - 1BB雙特異性抗體LBL - 024為代表,通過多靶點調控來激活抗腫瘤免疫。
在TCE平臺,維立志博布局了LBL - 034、LBL - 033等雙抗以及LBL - 051三抗,可直接引導T細胞殺傷腫瘤。
在ADC領域,開發了具有差異化設計的創新藥物,如LBL - 054和LBL - 061,這些ADC藥物通過精準遞送細胞毒素實現高效抗腫瘤。
通過這三大技術平臺的協同發展,維立志博不僅全面覆蓋了腫瘤微環境調控、細胞免疫殺傷和精準化療,還顯著提升了管線的全球競爭力,為滿足腫瘤治療領域尚未滿足的臨床需求提供了多元化的解決方案。
具體而言,維立志博正在儲備的多元化產品組合主要包括14款候選藥物,其中6款已成功進入臨床階段,包含1款核心產品及3款主要產品。
其中,核心產品LBL - 024正在評估其治療晚期肺外神經內分泌癌、小細胞肺癌、膽道癌、非小細胞肺癌及其他實體瘤的潛在療效。
資料顯示,LBL - 024于2024年7月進入針對晚期肺外神經內分泌癌的單臂注冊臨床試驗,是全球首款針對肺外神經內分泌癌達到注冊臨床階段的4 - 1BB靶向候選藥物。
截至2025年7月11日,除化療外,全球范圍內尚無專門用于治療晚期肺外神經內分泌癌的獲批藥物。
這意味著維立志博的LBL - 024是全球首個處于注冊臨床階段的靶向4 - 1BB受體的療法,有望使4 - 1BB成為繼PD - 1/L1、CTLA - 4及LAG3后全球第四個獲批上市的免疫治療靶點,為其治療各種實體瘤帶來廣闊機會,且商業前景十分可觀。
據弗若斯特沙利文數據,全球4 - 1BB抗體藥物市場在2030年將達到29億美元,2026 - 2030年的復合年均增長率(CAGR)高達284.9%,分析指出這是因為肺外神經內分泌癌、小細胞肺癌、膽道癌、食管鱗狀細胞癌、非小細胞肺癌、胃癌、黑色素瘤、尿路上皮癌及淋巴瘤等癌癥類型的患者群體龐大。
唯一雙雄?LBL-033躋身全球MUC16/CD3雙抗第一梯隊
再看維立志博的其他主要產品,LBL - 034是全球臨床進度第二領先的靶向GPRC5D的CD3 T - cell engager;LBL - 033是全球僅有的兩款已進入臨床階段的MUC16/CD3雙特異性抗體之一;LBL - 007在全球處于臨床階段的LAG3靶向單克隆抗體中臨床進度位居前三。
這些產品同樣具備差異化特性,且臨床表現良好,是創新藥中的佼佼者。
事實上,維立志博在TCE賽道的布局可圈可點。作為國內TCE研發領域的先行者,維立志博在突破性技術平臺與國際化BD戰略的支撐下,已建立起顯著競爭優勢。
維立志博自2018年啟動TCE技術研發,2020年成功構建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LeadsBodyTM平臺,目前已布局4款差異化TCE管線產品,成功搭建起覆蓋血液瘤、實體瘤及自免三大疾病領域的TCE產品矩陣。
其中,主要管線LBL - 034(靶向GPRC5D及CD3的人源化雙特異性TCE)采用創新的2:1分子結構設計,通過兩個高親和力Fab結構域精準錨定GPRC5D,配合低親和力的CD3結合片段scFv,在保證有效復位向及激活T細胞的同時,不易誘導T細胞衰竭及細胞死亡,還能大大降低細胞因子釋放綜合征及免疫毒性的風險。目前,LBL - 034是全球臨床進度第二領先的靶向GPRC5D的CD3 TCE,維立志博已啟動該藥在中國的I/II期臨床,LBL - 034有望成為首個靶向GPRC5D的國產TCE療法。
在ADC領域,維立志博也實現了“后發先至”。在不久前結束的2025 AACR上,維立志博全新設計的LBL - 058亮相,備受市場關注。據悉,LBL - 058是全球首個公開亮相的TCE雙抗ADC,利用公司專利Linker - payload技術平臺構建,創新性地整合了DLL3×CD3雙特異性抗體骨架與新一代拓撲異構酶Ⅰ抑制劑(TOP1i)細胞毒載荷,實現了T細胞殺傷與payload細胞毒殺傷效應的協同作用。
LBL - 058在不同DLL3表達量的小細胞肺癌(SCLC)腫瘤細胞系中均展現出強效的殺傷能力。在臨床前動物模型中,LBL - 058在異種移植瘤模型中誘導持久的腫瘤消退,雙抗介導的T細胞激活與ADC的細胞毒產生協同效應,可能克服單一DLL3靶向療法產生的耐藥問題,提示該藥物在DLL3表達陽性的SCLC、神經內分泌腫瘤的治療中具有良好的前景。
基于這三大核心技術平臺,從早期靶點組合創新,到臨床開發策略制定,再到全球化布局的前瞻眼光,維立志博在創新藥研發全鏈條上具備明顯的體系化優勢。這種全方位的創新能力,也是中國醫藥產業真正走向創新升級的核心驅動力。
1個客戶8輪融資!騰訊、易方達等9大機構搶當"基石"
技術潛力很好,但作為一家盈利性企業其成長的不確定性同樣很凸顯。
同大多創新藥藥企一樣,在出現真正能面向臨床市場的爆款藥品前,商業化問題始終是懸在企業頭頂的達摩克利斯之劍。
在業績記錄期間,僅有百濟神州這一個客戶,于2023年確認收入890萬元人民幣,該收入源自就提供的橋接研究服務與百濟神州簽訂的協議。
至今維立志博尚無產品獲批進行商業銷售,也未從產品銷售中產生任何收入。招股資料顯示,在業績記錄期間,維立志博未實現盈利,存在經營虧損。2023年、2024年其凈虧損分別為3.622億元、3.012億元人民幣。2025Q1凈利潤較去年同期的8660萬元略有收縮,為7540萬元。
這種境況之下,維立志博的創新藥雄心仍是需要大量且持續資金支撐的。此時,外部融資輸血成為至關重要的環節。
好在基于明星產品一系列優異的臨床數據,能發現維立志博憑借領先的技術能力及具備前瞻性的業務布局備受資本青睞。
在沖刺IPO前,維立志博就已是資本市場上的“香餑餑”。天眼查融資歷程顯示,至今維立志博已經完成8輪融資,累計融資總額10.84億元(人民幣,下同),當中不乏恩然創投、漢康資本、深創投等知名醫藥投資機構。
此番赴港上市,維立志博向外融資渠道進一步拓寬,將為其尋得更豐沛的資源支持。
資料顯示,維立志博在本次計劃發行32,054,400股H股,其中香港公開發售3,205,500股H股,國際發售28,848,900股H股。以每股31.60港元至35.00港元的發行區間計算,維立志博的IPO市值將介于59.58億港元至65.99億港元。
值得強調的是,維立志博本次總計引入9位基石投資者,累計認購6900萬美元,包括騰訊、高毅、TruMed、OrbiMed、易方達基金、Foresight Funds、Sage Partners以及現有股東正心谷資本和漢康資本再次加持。這些海內外知名產投企業和投資機構的涌入顯示了市場對維立志博產線研發以及未來商業化前景的認可。
如何加速推進商業化的實現正在成為維立志博接下來的核心命題。
按照招股計劃,維立志博本次IPO募集所得資金凈額的約65.0%擬將用于臨床階段候選藥物正在進行及計劃進行的臨床開發和監管事務;約15.0%將用于推進臨床前資產、擴展現有管線并優化技術平臺;約10.0%將主要用于提升生產能力,其次用于候選藥物獲批銷售后的商業化;以及約10.0%將用于營運資金及一般企業用途。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