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AI秦皇島”全國創意繪畫大賽
決賽名單揭曉!網絡投票已開啟!
記得為喜歡的作品投票
每個賽道至少1票,可任意多選,1-30票均可
每人僅1次機會
點擊下方圖片或鏈接投票
??????
決賽入圍作品,先來一睹為快!
賽道一:聚焦濱海旅游文化元素
25-F-7-HB-1289
《不被定義的阿那亞》
創意理念:聚焦阿那亞建筑符號,構建超現實海灘場景。把標志性白色禮堂,與童趣泳池、游樂設施并置,以扁平化藝術風格、鮮亮色彩,打破建筑原本的靜謐氛圍,賦予阿那亞“藝術地標 + 歡樂場域”的雙重超現實屬性,展現建筑與生活場景碰撞出的奇妙活力 。
25-M-10-HB-0321
《墨嶼秦皇繪》
創意理念:通過ai繪畫展現秦皇島的濱海風采,旅游資源豐富,展現長城等旅游元素,吸引各地旅客前往游玩。把秦皇島最有名的風景的和歷史故事,巧妙地藏進了它的名字里,讓觀者看字就像逛了一遍秦皇島。
25-F-25-HB-0133
《樂游秦皇?濱海華章》
創意理念:秦皇島,這座濱海之城,宛如一顆璀璨的明珠,鑲嵌在渤海之濱。它以得天獨厚的濱海資源,藍天、碧海、沙灘、濕地,以及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吸引著無數游客紛至沓來。本作品《樂游秦皇?山海盛景圖》正是以此為創作源泉,旨在通過獨特的藝術形式,生動展現秦皇島的迷人魅力,向世界傳遞 “美麗秦皇島” 的獨特風采。 畫面以一本打開的古代書籍為基礎構圖元素,象征著秦皇島悠久的歷史與文化底蘊。書籍作為知識與文化的載體,在這里承載著秦皇島這座城市的山海故事與旅游勝景,仿佛在向觀者娓娓道來其跨越時空的美麗傳說,引領人們開啟一場穿越古今的視覺與心靈之旅。 書頁之上,精心構建了秦皇島的微縮景觀,將藍天、碧海、沙灘、濕地等標志性濱海元素巧妙融合。采用 3D 渲染技術并運用 C4D 制作,注重材質的光澤感,使得每一個細節都栩栩如生,從沙灘上細膩的沙粒到海水中波光粼粼的波紋,從濕地里郁郁蔥蔥的蘆葦到古建筑群上精美的雕花,都展現得淋漓盡致。柔和的打光營造出夢幻而溫馨的氛圍,仿佛將觀者帶入一個亦真亦幻的仙境,讓秦皇島的自然之美與人文之美在光影交錯中相互映襯,相得益彰。 畫面中錯落有致的山脈、環繞的海灣、金黃的沙灘、碧藍的海水以及古色古香的建筑群,共同構成了一幅和諧而壯美的畫卷。而上方印有的浮雕文字 “樂游秦皇” 和 “Recreation in the Realm of Emperor Qin”,以立體、古樸的青銅質感呈現,不僅增添了畫面的歷史厚重感與文化底蘊,更是點明了作品的主題,即讓觀者在欣賞秦皇島自然風光的同時,能夠深入領略這座城市的歷史韻味與旅游魅力,激發他們對秦皇島的向往之情,吸引人們前來親身感受這片土地的神奇與美麗。 整體而言,《樂游秦皇?山海盛景圖》以創新的藝術手法和獨特的視角,將秦皇島的藍天、碧海、沙灘、濕地等濱海資源與歷史文化元素有機融合,打造出一幅極具視覺沖擊力和藝術感染力的作品。它不僅是一幅精美的畫卷,更是一座連接秦皇島過去與現在、傳統與現代、自然與人文的橋梁,全方位展現了 “美麗秦皇島” 的獨特魅力,向世界發出誠摯的邀請,讓秦皇島的美麗走向更廣闊的舞臺,成為人們心中向往的旅游勝地。
25-F-0-HB-0148
《秦皇印象》海報設計
創意理念:插畫以藍天碧海作為背景,營造出開闊、寧靜且富有詩意的氛圍,讓人仿佛置身于秦皇島的海濱之畔。將秦皇島的標志性景觀 “天下第一關” 和秦始皇雕像與各類美食、飲品進行創意組合,安置在漂浮的島嶼上。“天下第一關” 代表著秦皇島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秦始皇雕像則進一步強化了這座城市與歷史的緊密聯系;而美食和飲品象征著秦皇島豐富的飲食文化,這樣的組合打破了常規的表現形式,以一種奇幻的方式呈現,展現出秦皇島多元的魅力。
25-M-29-HB-0151
《秦皇島之美》
創意理念:作品設計說明: 這組秦皇島海報創作,聚焦當地標志性景點,借插畫形式串聯歷史與浪漫: 阿那亞:捕捉阿那亞標志性建筑(禮堂、風車等 ),用海鷗、濱海風光營造寧靜治愈氛圍,“邂逅”一詞傳遞遇見美好、沉浸式體驗藝術與自然融合的期許。 首先準確捕捉景區特點,確定海報風格,然后使用AI軟件使用正確的提示詞直出作品。
25-F-32-HB-0332
《碧海金灘·生態和鳴》
創意理念:本海報以"碧海金灘 生態和鳴"為核心主題,通過視覺符號的解構與重組,將秦皇島的自然景觀、人文符號與生態理念相融合。設計以"海洋-沙灘-人文"的層次遞進為邏輯,構建出動靜相宜、傳統與現代交織的濱海旅游文化圖景,旨在傳遞秦皇島作為生態旅游勝地的獨特魅力。主色調:海洋藍與沙灘橙構成視覺錨點,模擬日照下海天相接的色彩過渡;輔助色:白色作為中性色用于文字與飛鳥,強化畫面通透感;主標題"碧海金灘 生態和鳴"筆畫邊緣融入波浪紋理,強化"水"的意象;副標題"生態·秦皇"以簡約無襯線體呈現,通過字號對比與主標題形成信息層級。海報通過自然符號的抽象化重構、冷暖色彩的情緒調度,以及動態視線的精心編排,構建出既具地域辨識度又符合現代審美趨勢的濱海旅游視覺體系。在傳達秦皇島生態之美與旅游吸引力的同時,更暗含"守護蔚藍"的可持續理念,實現商業宣傳與社會價值的雙重表達。
25-X-8-HB-0293
《像素山·海》
創意理念:《像素山海:AI積木視域下的秦皇島三重敘事》創作理念 我們以 “樂高顆粒”為創意媒介 ,以 秦皇島地標(秦皇小巷、山海關、鴿子窩公園) 為文化載體,借助 AI繪畫的創意賦能 ,嘗試用“顆粒化重構”的方式,解碼這座城市的 煙火氣、歷史感與自然詩意 ,構建一場微觀與宏觀交織的視覺敘事—— 一、顆粒:打破邊界的創意語言 樂高顆粒的 “模塊化拼接” 特性,天然攜帶 “解構-重構” 的創作基因:它既保留玩具的童趣溫度,又能通過微觀堆疊還原宏大場景。我們借AI技術突破實體積木的物理限制,讓顆粒在數字空間里自由組合,將秦皇島的地標符號拆解為像素級的“創意積木”,再以更富藝術張力的色彩、光影重新聚合,實現 “以小見大”的視覺反差 —— 秦皇小巷的煙火被顆粒“定格”,山海關的雄關被顆粒“解構”,鴿子窩的落日被顆粒“暈染”,讓熟悉的地標煥發陌生化的創意魅力。 二、地標:三重維度的城市解碼 山海關·天下第一關:歷史厚重的顆粒解構 用顆粒還原雄關的巍峨,卻刻意保留積木的“稚拙感”:磚石的棱角、城樓的飛檐、匾額的筆鋒,都以像素化的形態呈現。這種反差,是對 “歷史宏大性”的年輕化轉譯 —— 古老雄關不再是遙不可及的符號,而是能被“觸摸”“拆解”的創意載體,呼應AI時代對傳統文化的新解讀。 鴿子窩公園:自然詩意的顆粒暈染 顆粒構建的亭臺、海浪、落日與白鴿,不再是逼真復刻,而是 “印象派式的顆粒詩畫” :夕陽的橙紅被顆粒暈開,海浪的褶皺被顆粒簡化,白鴿的動態被顆粒凝固。我們試圖用積木的“秩序感”,捕捉自然最靈動的瞬間,詮釋秦皇島海濱獨有的浪漫韻律。 秦皇小巷:市井煙火的顆粒定格 以積木拼貼復刻市集的暖光與喧鬧:紅墻藍瓦的建筑、櫥窗里的美食、街頭的人物,都被顆粒化重構。我們想捕捉 “城市生活的毛細血管” —— 秦皇小巷不僅是空間,更是秦皇島人日常的縮影。顆粒的堆疊,如同將煙火氣“切片保存”,讓市井溫度在微觀世界里持續涌動。 最終,我們希望通過這組作品,探索 “數字積木”作為新藝術載體的潛力 ,讓秦皇島的文化符號在顆粒與AI的碰撞中,生長出更年輕、更具想象力的表達。這不僅是對城市的創意畫像,更是一次關于 “科技如何賦能文化傳承” 的實驗性回答。
25-M-0-HB-0303
《夏浪逐夢:AI 重構秦皇島濱海盛景》
創意理念:緊扣秦皇島濱海旅游文化,以 AI 技術為畫筆,抓取藍天、碧海、沙灘等典型元素。海浪洶涌展現海洋活力,沙灘人群、特色建筑融入,重構出充滿歡樂與創意的濱海場景,借 AI 視覺還原與創意交織,呈現秦皇島濱海旅游獨特魅力,讓觀者沉浸式感受其文旅活力 。
25-X-7-HB-1411
《秦皇印象》
創意理念:本作品以《秦皇島日報》為載體,聚焦秦皇島濱海風光與人文底蘊。采用國潮插畫風格,將山海關老龍頭、海濱美景等元素融入,用細膩筆觸勾勒海浪、長城、山海,搭配報刊排版形式,既展現秦皇島 “碣石明珠” 魅力,又借 “秦皇山海,四季皆游” 傳遞四季可賞的旅游特色,以復古又時尚的視覺語言,串聯自然景觀與歷史文化,為城市旅游宣傳打造獨特視覺名片,喚起人們對秦皇島的向往 。
25-F-7-HB-2223
《秦韻流芳》
創意理念:以《海岳遺珍,秦韻流芳》為設計主題,以秦皇島標志地標建筑為元素,融合古今與自然,呈現一座城市的歷史底蘊與現代風貌的和諧共生。畫面居中分開,通過不同的繪畫風格,形成“穿越時空”的視覺敘事,既保留傳統韻味,又賦予現代設計感。
賽道二:聚焦歷史人文領域
25-F-32-HB-0331
《碣石觀瀾·秦皇詩篇》
創意理念:重構曹操《觀滄海》詩意場景。主體為碣石山仙臺頂的層疊巖峰,巖石紋理中嵌入發光詩詞篆刻“日月之行,若出其中”等著名詩句,半山腰佇立著著名景點鴿子窩公園的鷹角庭,山腳海浪化作翻卷祥云與星空,空中懸浮漢代夔紋瓦當(秦行宮出土文物),整體禪意深遠,空靈寂靜,源遠流長,具有人文主義色彩。
25-X-47-HB-2412
《孤竹四德·絹本長歌》
創意理念:《孤竹四德·絹本長歌》 聚焦伯夷叔齊典故,選取了四個經典故事:讓國相去、扣馬諫伐、首陽采薇和絕食成仁。畫面采用中國古代傳統工筆絹本國畫風格,細膩的水墨筆觸與淡淡的顏色相結合,營造出古樸典雅的氛圍。四個故事的主要畫面均勻分布在畫面中,通過中國留白美學和若隱若現的風景相互連接,在畫面中展現出孤竹文化的高尚道德與愛國精神。
25-F-7-HB-0120
《秦風燕韻——秦皇島古今人文繪卷》
創意理念:本設計以三幅視覺長卷串聯秦皇島歷史脈絡,通過AI技術還原與創意重構,展現人文積淀與時代活力。畫卷一《秦皇求仙:山海之盟》將神話典故具象化,以秦始皇東巡場景為藍本,融合蓬萊仙山、樓船古木等元素,重構秦皇島在東夷文化中的神圣地位;畫卷二《山海關下:英雄史詩》聚焦軍事重鎮,以城墻巨龍、將軍戰旗等意象,強化其“天下第一關”的歷史張力;畫卷三《漁島之光:歲月傳承》則以老龍頭為視覺錨點,構建現代漁港與古風漁歌的時空對話,彰顯港城經濟轉型的文化肌理。三卷聯動,在歷史敘事中注入當代視角,以數字藝術激活地域文化遺產的多元價值。
25-F-0-HB-0247
《美麗秦皇島 秦皇求仙》
創意理念:這幅 AI 創意繪畫海報以 “美麗秦皇島 秦皇求仙” 為題,巧妙融合三維動畫與平面插畫風格,勾勒出虛實交織的奇幻圖景。以“秦皇求仙”傳說為靈感原點,將賽博朋克與蒸汽波美學相融合,構建起超現實的時空對話舞臺。秦始皇化身為硅基與碳基融合的 AI 生命體,泛著冷光的機械臂、纏繞藍光的 VR 眼鏡與腦機接口,搭配綴滿發光數字代碼的華麗傳統服飾,歷史底蘊與科技感在此激烈碰撞。他機械手指向空中藍色量子光束,數據洪流凝聚成虛擬代碼,象征在人工智能與量子科技時代,“長生密碼” 終于有了新的詮釋。 背景中,秦皇島老龍頭長城被霓虹藍粉色量子光束包裹,在數據代碼的驅動下,城墻磚塊化作賽博朋克風格的發光體,重煥生機;阿那亞教堂與未來感都市同框出現,打破時空壁壘。 畫面以紫、藍、粉、紅、黑為主色調,奔涌的數據洪流與極具張力的構圖相輔相成,再加上亮眼的黃色標題與標語,將歷史厚重感與科技未來感完美熔鑄,演繹出古老傳說的現代傳奇。
25-M-43-HB-2391
《秦皇舊夢,山海遺韻》
創意理念:本作品以秦皇島歷史文化遺產為核心,借 “即夢” AI 生圖構建國潮視覺。提取秦皇求仙、碣石文化、孤竹遺風等典故,用圓形畫框串聯 “東巡求仙”“碣石論政”“渤海流觴”“孤竹遺賢” 場景,復刻古卷工筆質感,山海浪花、樓閣建筑強化地域標識。PS 精修色調與排版,讓歷史符號以國潮遺卷形式重生。標題 “山海遺卷?秦皇舊夢” 呼應文脈,底部 “解碼千年故事” 喚起探索欲,借 AI 與傳統技法融合,展現秦皇島歷史遺產的當代敘事魅力。
25-M-17-HB-0098
《山海·孤竹三韻》
創意理念:本系列插畫以“秦皇島孤竹文化”為主題,通過三幅水墨風格作品,分別從歷史、人物和精神傳承的角度展現孤竹文明的深厚底蘊。整體采用新水墨技法,融合寫意留白與精細刻畫,在傳統水墨的青綠、靛藍主色調中,大膽運用朱砂紅、金色等飽和色彩增強視覺沖擊力,形成古今對話的審美張力。 第一幅《孤竹古國·文明之源》以宏大城市全景呈現青銅時代的禮樂文明;第二幅《伯夷叔齊·采薇之志》通過高士形象傳遞孤竹文化的風骨氣節;第三幅《滄海遺韻·今世傳承》以海岸線與文化符號的碰撞,隱喻傳統在當代的延續。三幅作品均貫穿甲骨文、灤河、首陽山等核心符號,通過層次分明的構圖與動態水墨筆觸,實現歷史厚重感與現代藝術表達的平衡,向觀者傳遞孤竹文化的精神內核與地域生命力。
25-F-8-HB-0280
《秦皇尋仙奇旅》
創意理念:圍繞秦皇求仙的故事進行插畫創作,結合海濱,碣石的地貌,故事開頭為秦始皇的第二次出巡,舉辦祭祀大典,不僅為了鞏固一統地位還為了“長生不老”,過程中遇到海市蜃樓,徐福將其說為仙人顯靈,秦始皇聽信,派出幾千名童男童女跟隨出海的場景。整體采用金,黃,紅色為主色調的古風插畫,采用潑墨動態。
25-F-39-HB-0308
《海上賽博:秦皇祈夢》
創意理念:插畫以“秦皇求仙”為主題,融合賽博朋克與古典元素。借科幻感的時空門,呈現秦始皇凝視海上仙山樓閣,身旁侍從相伴。海浪、帆船呼應求仙傳說場景,古今碰撞,詮釋對長生、未知的探索,以奇幻視覺語言,重塑秦皇求仙的古典敘事,展現傳統與未來交織的獨特意境 。
25-M-43-HB-2402
《千年秦皇,邀君共游》
創意理念:以 “文化信封” 為創意載體,借 即夢 AI 生成復古郵票式插畫。提取秦皇求仙、碣石觀海、孤竹遺風等神話與人文元素,用棕褐做舊色調模擬歷史有品質感。經 PS 拼貼 信封、郵票、文字元素,強化 “邀請共游” 互動感。標題 “千年秦皇?邀君共游” 串聯古今,將神話傳說、歷史人文轉化為可觸摸的文旅符號,借 AI 與復古形式,傳遞秦皇島歷史文化的探索魅力。
25-X-0-HB-2413
《秦皇機甲》
創意理念:秦始皇與機甲,長城與龍的結合,隱喻著歷史基因與未來科技的共生關系。當青銅劍的寒光與等離子炮的幽藍的時空中碰撞,當“受命于天”的玉璽與星際坐標芯片產生共振,這場跨越三千年的文明對話,在《秦皇機甲》中找到了最震撼的表達——將秦始皇的歷史厚重感與星際機甲的未來科技感熔鑄為一體,構建出一場關于文明存續的史詩敘事。
賽道三:聚焦長城文化元素
25-F-8-HB-1305
《三色繪卷:秦皇島的故事與風光》
創意理念:在小篆輪廓基礎上添加秦皇島建筑,在文字中體現長城文化歷史之美。
25-F-17-HB-0196
《共赴山海》
創意理念:海報緊扣秦皇島山海、歷史、美食、夜色等核心特色,以詩意化語言構建沉浸式場景,將 “長城入海的雄渾”“海濱日出的浪漫” 等城市符號轉化為情感化表達。通過對仗工整的副標題強化韻律美,以 “枕浪”“尋跡” 等動詞傳遞體驗感,激發受眾對秦皇島文旅魅力的向往,實現城市形象與情感共鳴的深度融合。
25-M-0-HB-0019
《長城蜿蜒處 山海入畫來》
創意理念:本設計以“山海入畫”為主題,描繪秦皇島長城蜿蜒于山海間的壯美畫卷。畫面融合山海關古城、老龍頭入海長城等地標,層疊山巒與渤海波濤相映,帆影點綴其間。水墨青綠交織,剛勁線條勾勒城墻雄姿,柔和暈染展現云霧繚繞,形成剛柔并濟的視覺韻律,呈現歷史與自然交融的秦皇島勝景。
25-F-0-HB-0024
《紅韻長城 海帆》
創意理念:以秦皇島的非遺文化剪紙藝術為靈感,求仙入海的歷史故事為依托,山海關老龍頭的地域文化符號為元素創作的獨特的立體與平面并存的作品。
25-X-8-HB-0227
《秦皇島-時藏時光》
創意理念:在設計這幅秦皇島主題插畫時,想的是用自己對這座城市的感受,把其中的魅力都融進去。先畫那些建筑,像古城樓這種地標,對我而言是承載著歷史的“活化石”。用復古郵票的形式呈現,就像把時光定格,每次看到,都能想起漫步在老建筑間,觸摸歲月紋理的感覺,想讓大家也透過這幅畫,感受這份歷史沉淀。還有秦皇島的美食,那些鮮靈靈的大蝦、精致的糕點,是城市煙火氣的代表。我把它們畫進去,就是想傳遞本地人對這些味道的熟悉與喜愛,好像能聞到海鮮的鮮、嘗到糕點的甜,讓沒吃過的人也好奇,吃過的人會心一笑。粉色玫瑰和綠葉的點綴,是我心里秦皇島浪漫又清新的一面。營造一種親切、懷舊的氛圍,就像每次回憶秦皇島,那種溫暖又有點朦朧的感覺。用扁平風簡化細節,讓畫面更直接。
25-M-42-HB-0302
《畫卷秦皇島》
創意理念:山海關、撫寧區、盧龍縣等地的明長城段落(如山海關城樓、界嶺口關隘)、敵樓(空心敵臺)、烽火臺、馬道、垛口等軍事設施細節、明代邊軍的生活場景(如操練、屯糧、傳遞軍情)。
25-M-0-HB-0094
《山海雄關》
創意理念:“山海雄關”作品,以國潮風格展現山海關的獨特魅力。用濃郁且富有層次的色彩,如深邃紫、橙紅、靛藍,營造出神秘又雄渾的氛圍。海浪洶涌、祥云繚繞,烘托山海關城樓的巍峨,傳遞其“邊郡之咽喉,京師之保障”的歷史厚重。將山海元素與傳統建筑融合,借國潮筆觸喚醒文化記憶,讓觀者感受山海關兼具山海氣魄與歷史底蘊,既是軍事要塞的雄渾見證,也是中華古韻與自然偉力交融的視覺符號,喚起對歷史人文與壯美山河的雙重敬意 。
25-X-20-HB-0116
《紅韻龍關:老龍頭山海之邀》
創意理念:以秦皇島老龍頭為核心元素,借中國傳統美學與現代設計語言,展現其山海交融、歷史厚重的獨特魅力,喚起受眾對這場“山海之約”的向往,傳遞老龍頭 “巨龍探海,雄峙蒼茫” 的氣勢 。
25-M-0-HB-0157
《鈦龍守淵》
創意理念:本作品基于秦皇島境內萬里長城起點老龍頭,將明長城老龍頭入海石城重塑為硬科幻風格的深海防御樞紐,城頂盤旋的機械中國龍身披裝甲鱗片,四爪遒勁、龍尾纏繞垛口,以威嚴之姿抵御深海惡獸入侵,彰顯 “未來守護者” 的磅礴氣勢。作品通過機械結構設計與光影渲染等細節,強化深海工業氛圍,將秦皇島的歷史底蘊與科幻防御主題深度融合,展現文明遺產在未來危機中的守護意志。
25-F-0-HB-0211
《星沙筑城·老龍頭》
創意理念:本作品以山海關入海長城老龍頭為創作主體,通過AI生成技術重新詮釋這一世界文化遺產,將古老的軍事防御工事轉化為充滿未來感的數字藝術景觀。畫面中,長城的硬朗輪廓被柔和的星光粒子包裹,既保留歷史的厚重感,又賦予其流動的科技美感。畫面中的光斑與星點并非隨機分布,而是基于長城建筑結構的拓撲數據生成,形成具有數學美感的視覺韻律。
來源:樂游秦皇
編輯:崔婷婷 編審:高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