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說服一個人的,從來不是道理,而是南墻。
《西游記》中有這樣一句話:
“有風(fēng)方起浪,無潮水自平。”
風(fēng)乃浪的因,水平是無潮的果,世間的一切,皆有跡可循。
正如一朵花,是播種、發(fā)芽、澆水、施肥等的一系列的結(jié)果展現(xiàn)。
人亦如此,所歷種種,皆由前定,每個人都有自身的因果循環(huán)。
禍福無門,惟人自召,喜樂悲歡是命定的一場輪回,旁人無權(quán),也無需干涉。
不輕易介入他人的因果,才是對他人命運最好的尊重。
01
不干涉別人的選擇
媒體人@何森堡曾講過他和他表弟的一個故事。
何森堡大學(xué)畢業(yè)以后,留在大城市打拼。
經(jīng)過三年的努力,終于憑實力在大城市站穩(wěn)腳跟,閱歷和薪水都有了一定程度的增長。
那時,他的一個表弟,正在老家做著一份清閑的工作,收入不高。
在他看來,這樣的工作無任何前景,他覺得表弟該出去闖蕩一番。
每次見到表弟,何森堡都會忍不住說:
“你現(xiàn)在正是大好年紀(jì),做這個工作毫無意義,你應(yīng)該去北上廣學(xué)些本領(lǐng)!”
表弟不予理睬,他本就沒有太大的志向,平時就喜歡打兩把游戲。
何森堡見了更是氣不打一處來:
“你為什么要把青春浪費在這些毫無意義的事情上!”
在何森堡屢次的勸說下,表弟終于辭了當(dāng)下的工作,去了北京。
但是對于一個缺少文憑和專業(yè)技能的人來說,想要在大城市扎根并不容易。
兩年后,表弟非但沒能掙到錢,還差點染上抑郁癥。
原本在老家,雖然工資不高,但時間自由,有朋友陪伴,表弟的生活也舒心自在。
而在北京,他被生存的壓力和孤獨感壓得喘不過氣來,整日郁郁寡歡。
何森堡后悔曾經(jīng)對表弟的勸說,他才明白,每個人都有其適合走的路。
人生是一場旅途,不是所有人都有相同的目的地。
當(dāng)我們看到別人徘徊不前,自甘沉淪,總想用自身經(jīng)驗去指點,助其向前。
殊不知適合我們自己的路,未必適合對方,甚至可能弄巧成拙,讓對方處境更差。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向和價值選擇,我們看不到他的前塵過往,亦無法指導(dǎo)他的前程和未來。
正如《偷影子的人》所說:
“你不能干涉別人的人生,就算是為了對方好。”
與其強行為別人點燈,不如走好自己的路,守好自己的光。
02
不同情別人的命運
曾看過一句話:
“你越同情誰,就越會不自覺背負(fù)誰的命運。”
適度的同情是悲憫,過度的同情是災(zāi)難。
曾看到過這樣一個故事:
小何有個表弟,父親早年因工傷去世,母親沒有工作,家庭貧苦,生活拮據(jù)。
出于同情,小何主動承擔(dān)了表弟的學(xué)費、生活費,直到他大學(xué)畢業(yè)。
表弟大學(xué)畢業(yè)時,小何正巧換了新房,就把之前的兩室一廳舊房子免費借給表弟居住。
這一住就是三年。
三年來,表弟境況也早已改善。
但他從未主動提過房租的事,也并無搬出去的打算。
小何覺得,表弟也許還需要時間過渡,就讓他繼續(xù)住了下去。
直到后來,小何談了女朋友,需要用當(dāng)初的老房子當(dāng)婚房。
然而等他去跟表弟說明情況,表弟卻屢次推脫,依然不肯搬出。
不僅如此,表弟還總以廣州房租太貴為理由,讓小何再“支援”一下,不然就不搬。
這一次,小何終于不再同情,他直接換了房間的門鎖,和表弟斷絕了往來。
傅首爾曾在《奇葩說》中說過這樣一句話:
“管好自己,但行好事,不渡他人!”
我們可以適當(dāng)伸出援手,幫人之難,但無節(jié)制的幫助,只會吞噬自己。
人生這條路,每個人都會遇到艱難險阻,無論高峰還是險灘,都需自己邁過。
有些坑,必須自己去踩;有些劫,必須自己去渡。
余華說:
“能說服一個人的,從來不是道理,而是南墻;
能點醒一個人的,從來不是說教,而是磨難。”
人生中的低谷,恰好是一個人蛻變的黃金階段,我們的強行介入,反而破壞了他人的成長規(guī)律。
只渡己不渡人,并非生性冰冷,而是一種利人利己的清醒。
03
不控制別人的人生
知乎上有人問:
“關(guān)于‘我是為你好’,你是怎么理解的?”
有個高贊回答是:
“為你好,是‘以愛之名’進行的道德綁架。”
之前大火的電視劇《小敏家》,有笑有淚,治愈無數(shù)人。
然而劇中的單親媽媽小敏,與母親的關(guān)系并不好。
小敏的母親年紀(jì)輕輕就離了婚,她一邊工作,一邊拉扯大兩個女兒。
因為體會過生活的艱辛,不愿女兒重蹈覆轍,想給小敏找一個條件好的婆家。
于是她看中了廠長的兒子金波。
在她看來,金波爸爸位高權(quán)重,小敏嫁過去,不僅衣食無憂,也不會再被人欺負(fù)。
盡管小敏并不愿意,還是在母親的逼迫下和金波結(jié)了婚。
婚后,金波本性暴露,他不思進取,飲酒作樂,還經(jīng)常耍酒瘋,打罵小敏。
這期間,小敏也多次提出離婚,但總是遭到母親反對。
幾年后,金波造謠小敏出軌,小敏才終于忍無可忍,最終離婚。
小敏逃出了那個令她窒息的家,但她與母親的關(guān)系,始終有一層隔閡。
她一直認(rèn)為,是當(dāng)初母親的逼迫,導(dǎo)致了她婚姻的失敗。
母親同樣有口難言,她只是想讓女兒有更好的生活。
兩人但凡鬧矛盾,這件事就會被舊事重提,彼此爭吵不休,言語間盡是傷害。
思想家愛爾維修曾說:
“有多少傷害,都是打著‘為你好’的名義。”
生活中,好心辦壞事的例子比比皆是,他們不分青紅皂白,將自己的意愿強加給對方。
即使最親近的人,也會感到被壓迫、被束縛,從而導(dǎo)致關(guān)系疏離。
夫妻也好,子女也好,每個人拿到的人生答卷不同,答案也各不相同。
莫要以愛之名,行控制之實,將親變成仇,將“家”變成“牢”。
真正對一個人好,不是操控對方的人生,而是給他選擇的自由。
國學(xué)大師曾仕強曾在一次演講中說:
“不要輕易介入他人的因果,你改變了他的人生,那因他所產(chǎn)生的冤親債主便會朝你撲來。”
不介入他人因果,是對他人命運的尊重,也是對自我的保護。
世間一切人和事,都遵循既定的因果法則,強行介入,只會擾亂規(guī)則。
甲之蜜糖,乙之砒霜。那些令我們受益的建議和指導(dǎo),對別人來說可能是致命毒藥。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路要走,是平坦還是崎嶇,皆由自己選擇并承擔(dān)。
愿我們都能答好自己的人生課題,勿擾亂他人答案,一路但行好事,莫入他人因果。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