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目新聞通訊員 陳星
近日,湖北省孝感市孝昌縣人民檢察院在辦理一起掩飾、隱瞞犯罪所得案件時,順藤摸瓜發現了一條隱藏在背后的電信網絡詐騙鏈條——多名被害人因掃描快遞內的二維碼領取“小福利”,最終落入詐騙分子精心設計的圈套,累計被騙金額高達數十萬元。7月18日,該院檢察官以案釋法,提醒廣大群眾提高警惕。
承辦檢察官介紹,犯罪團伙首先通過非法渠道獲取大量個人快遞信息,隨后以“回饋新老客戶”“福利派送”等名義,向被害人郵寄包含二維碼卡片的“神秘快遞”。卡片上印有“掃碼領生活用品試用裝”“添加客服領精美禮品”等極具誘惑力的字樣,吸引被害人關注。
不少被害人在收到快遞后,抱著“試試看”的心態掃描了二維碼,按照提示下載安裝了一款陌生APP。起初,APP內確實會推送一些小額紅包、優惠券等“福利”,讓被害人放松了警惕。
然而,就在他們準備提現或使用福利時,APP突然出現“系統卡頓”“賬戶異常”等提示,緊接著“客服”主動聯系,聲稱需要通過“現金寄遞”的方式向指定賬戶充值一定金額,完成“賬戶驗證”后才能解鎖系統,否則賬戶內的福利和后續權益都將失效。
被“卡頓”的系統和即將到手的“福利”所迷惑,部分被害人信以為真,按照對方要求將數千元至數萬元不等的現金通過快遞寄往指定地址。但在寄出后,所謂的“客服”便失去聯系,APP也無法登錄,此時被害人才意識到自己被騙。經查,涉案的多名被害人中,被騙金額最高的達十余萬元,累計損失超過五十萬元。
針對此類案件,承辦檢察官提醒廣大群眾:電信網絡詐騙手法不斷翻新,但萬變不離其宗,都是利用人們的貪念、僥幸心理或恐慌情緒。廣大群眾要時刻繃緊防范之弦,擦亮雙眼,遠離詐騙陷阱。
現金寄遞風險高,堅決拒絕莫輕信。現金交易本就存在極大風險,通過快遞寄遞現金更是給了犯罪分子可乘之機,資金一旦寄出,很難追回。任何要求以現金寄遞方式進行轉賬、充值的,極有可能是詐騙,務必堅決拒絕。
陌生二維碼慎掃,來源不明勿操作。不明來源的二維碼切勿輕易掃描,尤其是快遞內、街頭小廣告等渠道獲取的二維碼,背后可能鏈接到釣魚網站或帶有病毒的APP,導致個人信息泄露、財產受損。
“福利”誘惑藏陷阱,陌生APP多警惕。面對“小福利”“免費領”等誘惑,要保持清醒頭腦,不貪小便宜。遇到陌生APP出現異常狀況,切勿輕信所謂“客服”的指引,更不要隨意進行轉賬、充值等操作。
遇騙先存證據鏈,及時報警護權益。一旦發現自己可能遭遇詐騙,或已經遭受損失,要第一時間保存好聊天記錄、轉賬憑證、快遞信息等證據,及時向公安機關報案,并可向檢察機關咨詢法律幫助,通過法律途徑維護自身權益。
(來源:極目新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