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出生在臺灣,9歲移民美國。首先,我是中國人,后來,我成為了美籍華人。”
首次參加鏈博會,穿唐裝、用中文演講,三個月內三度訪華的英偉達CEO黃仁勛,近日在北京出席活動時的言論,在網絡上引發了廣泛關注。
今年62歲的黃仁勛,已經擔任英偉達CEO超過了30年,在科技圈,他一直是個備受矚目的人物。
早在十多年前,黃仁勛就帶領英偉達投身人工智能,建立起如今全球市值第一的科技帝國,他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都可能在行業里掀起波瀾。
那么,黃仁勛的話為什么會引起這么大的關注?英偉達到底是一家什么公司?對很多國人來說,這家公司或許還有些陌生,我們不妨從黃仁勛聊起。
1963年2月17日,黃仁勛出生于中國臺灣,9歲時跟隨父母前往美國,命運的齒輪開始了轉動。
父母為黃仁勛選擇了一所寄宿學校,幾乎傾家蕩產才勉強支付了學費。但是在這里,年幼且身處異國的黃仁勛,成了被霸凌的對象。黃仁勛在入學的頭幾個月經常挨打,還被分配去打掃宿舍的廁所。“那種場面永生難忘。”他說。
從15歲開始黃仁勛在一家餐廳里打工,持續了好幾年暑假。“我打掃過的廁所比任何CEO都多。”他回憶道。黃仁勛從洗碗和打掃廁所等臟活開始干起。后來,他成為一名餐廳雜工,再往后成為一名服務員。
高中時,黃仁勛加入了數學、計算機和科學等俱樂部,他把所有的空閑時間都用來在Apple II上編寫BASIC程序,并在電傳打字機終端上玩游戲。
16歲時,跳過兩級的黃仁勛考上了俄勒岡州立大學,從電氣工程專業畢業后,他加入了AMD公司成為一名芯片設計師,這為他后來創辦英偉達打下了最初的技術基礎。
兩年之后,他跳槽到LSI Logic。在LSI Logic幾年里,黃仁勛展現出了極佳的銷售天分,這使得LSI在Soc的銷量上得到了突飛猛進的增長。
在短短三年時間內,他就做到了Soc市場部的負責人,并以出色的業績征服了公司的許多高管。同時也獲得了斯坦福大學的碩士學位,并結識了SUN公司的兩名工程師克里斯與普雷艾姆。
1992年底,克里斯和普雷艾姆把黃仁勛拉進英偉達的創業團隊。1993年,三位聯合創始人每人掏出200美元,正式成立了英偉達公司。因為既有技術背景又懂銷售和管理,黃仁勛被推舉擔任總裁兼CEO,這兩個職務他一直擔任至今。
英偉達原本是一家做顯卡設計的公司,他們的產品曾經是一部分精益求精的圖形設計師和瘋狂的游戲愛好者們的心頭好,但和大部分安裝在電腦主板上的外設板卡相比,除了功能各異之外,并無不同。
然而,黃仁勛獨具慧眼,AI的浪潮捧出這家市值頭破4萬億美金的超級大公司,把微軟和蘋果都甩在了后面,而要維持如此龐然大物和華爾街投資者的胃口,黃仁勛需要不斷地投喂“燃料”。
那么,“燃料”從何而來?今年的關稅戰,讓各個國家、科技企業都深陷其中,其中一些全球巨頭的科技企業首當其沖,就比如英偉達。
在黃仁勛看來,中國市場是全球最具潛力的市場之一,對于企業來說,只有占領中國市場才能真正實現全面發展。因此,黃仁勛半年內三次踏足中國,當然還是為了“賣貨”而來。
此番中國之行,無論是脫下了標志性黑皮衣,改以傳統唐裝亮相,還是在致辭時秀幾句中文,對東道主表達十足的敬意,本質上還是在為“生意”鼓與呼,但這并不可恥,因為黃仁勛的商業決策與行動的成效,不僅決定英偉達商業帝國的興衰,還牽動世界AI產業的版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