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加征100%關稅,公開點名俄羅斯,還把中國和印度一起拉下水。
可真正讓西方焦慮的,是莫斯科一點也不慌。
俄羅斯不怕,怕的反而是喊打喊殺的對手,為什么?
當 2022 年西方制裁如暴風驟雨般襲來時,國際上許多聲音認為俄羅斯經濟將不堪一擊,甚至斷言其撐不過三年。
但現實卻給了這些預測一個響亮的耳光。如今到了 2025 年,俄羅斯經濟不僅沒有垮塌,反而呈現出增長的態勢,增長率達到了 4.1%。這一成績的取得,彰顯了俄羅斯經濟強大的韌性。
俄羅斯在經濟結構調整方面下了大功夫。長期以來,俄羅斯經濟嚴重依賴能源出口,這一單一的經濟結構使其在國際經濟格局中較為脆弱。但近年來,俄羅斯大力推動經濟多元化發展。
在工業領域,除了傳統的能源工業,制造業得到了重點扶持。以汽車制造業為例,俄羅斯加大研發投入,提升本土汽車品牌的競爭力,不僅滿足國內市場需求,還逐步向國際市場拓展。
農業方面,俄羅斯擁有廣袤的耕地,通過農業現代化建設,提高農業生產效率,農產品產量大幅增長,在滿足國內糧食需求的同時,農產品出口也在增加。
俄羅斯積極拓展新興市場。以往,俄羅斯的經濟合作對象主要集中在歐美地區,西方制裁使得俄羅斯不得不將目光投向其他地區。
亞洲市場成為俄羅斯的重點開拓方向,與中國、印度等亞洲國家的貿易往來日益密切。在與中國的合作中,雙方在能源、基礎設施建設、科技等領域達成了眾多合作項目。
俄羅斯為中國提供穩定的能源供應,中國則助力俄羅斯提升基礎設施水平,雙方實現了互利共贏。在印度市場,俄羅斯的能源產品也受到歡迎,同時俄羅斯從印度進口一些輕工業產品,促進了雙邊貿易的平衡發展。
這些新興市場的開拓,為俄羅斯經濟增長注入了新動力,使其在面對西方制裁和高關稅時,仍能保持經濟的穩定增長。
西方對俄羅斯的制裁手段中,金融制裁可謂是重磅一擊,全面凍結俄羅斯幾千億資產,試圖從根本上切斷俄羅斯的資金流,讓其財政體系陷入癱瘓。但俄羅斯的財政體系展現出了驚人的穩定性。
俄羅斯擁有龐大的國家主權基金。早在多年前,俄羅斯就意識到國際形勢的復雜性和不確定性,開始有意識地積累國家主權基金。
這些資金猶如一個巨大的 “蓄水池”,在經濟面臨困境時發揮著關鍵作用。當西方制裁導致俄羅斯財政收入減少時,國家主權基金可以及時補充聯邦預算的不足,確保政府各項職能的正常運轉。
例如,在一些基礎設施建設項目上,原本依賴外部資金和技術,但在制裁下,國家主權基金提供了資金支持,使得這些項目得以繼續推進,保障了國內經濟的正常運行和民生需求。
俄羅斯的財政收入渠道實現了多元化。雖然能源出口收入在俄羅斯財政收入中仍占據重要地位,但近年來,非能源領域的財政貢獻逐漸增加。
隨著俄羅斯經濟多元化發展,制造業、服務業等行業的規模不斷擴大,企業盈利增加,繳納的稅收也相應增多。
新興產業如信息技術、生物科技等的興起,也為財政收入增添了新的來源。在服務業方面,旅游業的發展為俄羅斯帶來了可觀的收入。
俄羅斯擁有豐富的旅游資源,如莫斯科的紅場、圣彼得堡的冬宮等,吸引著越來越多的國際游客。政府通過完善旅游基礎設施、優化旅游服務等措施,促進了旅游業的繁榮,進而增加了財政收入。
這些多元化的財政收入渠道,使得俄羅斯財政體系在面對外部沖擊時更加穩健,不僅能夠維持正常運轉,還能在必要時增發補貼,保障民眾生活水平,穩定社會秩序。
西方對俄羅斯加征高額關稅的目的之一,是想切斷俄羅斯的貿易渠道,讓其產品無法進入國際市場,從而在經濟上孤立俄羅斯。然而,俄羅斯通過構建多元貿易格局,打破了西方的這一企圖。
在能源貿易方面,俄羅斯作為世界重要的能源出口國,其能源產品在國際市場上有著巨大的需求。盡管西方部分國家對俄羅斯能源實施禁運,但全球其他地區對能源的渴望并未因此減少。亞洲地區成為俄羅斯能源出口的重要目的地。
中國和印度對俄羅斯能源的進口量持續增長。以中國為例,與俄羅斯在能源領域的合作不斷深化,通過建設油氣管道等基礎設施,保障了能源運輸的穩定性和安全性。俄羅斯的天然氣和石油穩定地輸送到中國,滿足了中國經濟發展對能源的需求。
印度也加大了從俄羅斯進口石油的力度,俄羅斯為印度提供了價格合理、質量可靠的能源產品,滿足了印度國內日益增長的能源需求。
在歐洲內部,也并非所有國家都跟隨美國對俄羅斯能源說 “不”。一些歐洲國家出于自身能源需求和經濟利益的考慮,依然與俄羅斯保持著能源貿易往來。
例如,匈牙利等國,由于其國內能源結構對俄羅斯能源的依賴程度較高,在西方制裁的大環境下,仍堅持從俄羅斯進口天然氣,以保障本國能源供應的穩定,避免因能源短缺而導致經濟下滑。
除了能源貿易,俄羅斯在其他商品貿易上也積極開拓新路徑。在進口方面,面對西方的技術封鎖和商品禁運,俄羅斯通過平行進口等方式,從第三國購買受限制的西方商品。
比如,一些原本從歐美進口的電子產品、機械設備等,現在通過土耳其、格魯吉亞等國轉口進入俄羅斯。在出口方面,俄羅斯加大了對新興市場國家的商品出口力度。
俄羅斯的軍工產品在國際市場上一直具有較高的競爭力,其先進的武器裝備如戰斗機、導彈防御系統等,受到了許多國家的青睞。
向中東地區的一些國家出口了大量的武器裝備,不僅提升了這些國家的國防實力,也為俄羅斯帶來了可觀的外匯收入。
俄羅斯的農產品出口也在不斷增長,憑借其優質的農產品,如小麥、肉類等,在國際農產品市場上占據了一席之地。這種多元的貿易格局,使得俄羅斯在國際貿易中始終保持著活躍的狀態,資金源源不斷地流入,西方想要在貿易上孤立俄羅斯的計劃徹底落空。
俄羅斯在面對美國加征 100% 關稅以及西方一系列制裁時,憑借經濟結構調整帶來的增長韌性、穩健多元的財政體系和廣泛多元的貿易格局這三大底氣,做到了從容應對。
俄羅斯的這種應對策略和強大的抗壓力,不僅使其在當前的國際經濟和政治博弈中站穩腳跟,也為其他面臨外部制裁壓力的國家提供了寶貴的經驗借鑒。
參考資料:
列國鑒·俄羅斯|記者觀察:制裁“排山倒海” 俄羅斯經濟何以“越挫越勇”——新華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