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經記者 孟慶偉 北京報道
“截至目前,全國近8000家綜合醫院、98%的縣級醫院以及超過80%的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已能提供兒科服務。”7月18日,國家衛生健康委醫政司副司長李大川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通過構建高質量的兒童醫療服務體系,我國兒科服務供給持續擴大。
年初,國家衛生健康委啟動實施“2025年衛生健康系統為民服務八件實事”,提出以下目標:全國二、三級公立綜合醫院均應提供兒科服務;每個地市至少設有一家心理門診、睡眠門診;推廣全國統一心理援助熱線“12356”;以及常住人口超過10萬人的縣要具備血液透析服務能力等。
《中國經營報》記者在發布會現場了解到,“八件實事”在過去半年已取得積極進展。
在兒科服務方面,李大川介紹,我國持續健全兒科服務體系,尤其今年通過“兒科服務年”行動,兒科服務能力明顯增強。截至6月底,全國已有1877所三級和2936所二級公立綜合醫院可提供兒科服務。
據介紹,為構建高質量兒童醫療服務體系,3家國家兒童醫學中心通過幫扶醫療機構,提升服務能力,發展新技術新業務,并培養高層次兒科人才。6個國家兒童區域醫療中心已覆蓋東北、華東、中南、西北、西南五大區域,為區域內提供優質醫療資源。此外,全國已有300余家兒童醫院及設有兒科的綜合醫院牽頭組建了兒科醫療服務聯合體。
“依托省內高水平醫院,圍繞重癥、腫瘤、血液系統疾病、感染和罕見病等兒童重大疾病,構建診療協作網絡,以提升區域內識別、診療與救治能力,確保重大疾病患兒能在本區域內及時獲得治療。”李大川說。
在服務模式創新方面,區域醫療中心也在積極探索。
廣州市婦女兒童醫療中心黨委書記余納介紹,該中心建成了全國首個“母子一體化保健中心”。該中心集孕產婦保健、兒童保健、預防接種、婦產科、兒科等多項服務于一體,實現診療一體化。通過構建“1個中心+5省聯動”模式,覆蓋50家醫療機構,建立了“1+5+N”跨區域協作網絡,已在廣東、廣西、河南等地推廣建設12個同類保健中心。
在心理和睡眠門診方面,全國已有330個地級市、86個市轄區提供心理門診服務;324個地級市、80個市轄區提供睡眠門診服務。
在心理援助方面,自5月1日起,全國31個?。ㄗ灾螀^、直轄市)均已開通“12356”心理援助熱線,累計接聽電話已超50萬通。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安定醫院是北京市“12356”熱線的牽頭承接單位。該院常務副院長張慶娥介紹,北京市熱線提供24小時不間斷服務,截至6月30日,共接聽電話超2.27萬通,日均接聽約125通。
“通過數據分析發現,夜間服務尤為關鍵,來電高峰集中在晚上6點至10點。市民求助內容主要集中在個人情感、家庭關系等方面,反映最多的問題是焦慮、抑郁和睡眠障礙?!睆垜c娥說。
在心理健康宣傳方面,全國已累計開展各級心理健康講座4664場,其中面向學校2676場,機關1229場,企業759場,受眾超過90萬人次。
在檢查檢驗結果互認方面,全國已有312個地級市互認項目超過200項。地市級臨床檢驗和放射影像診斷專業醫療質量控制中心的覆蓋率分別達97.8%和93.6%,有力支撐了檢驗結果互認的質量保障。
在縣域開展血液透析,是廣大患者的現實需求。李大川表示,全國常住人口超過10萬人的縣中,已有1614個縣可提供血液透析服務,尚有8個縣未實現服務落地,其中3個已完成設備配置,5個已完成人員培訓,正加緊推進。
目前,全國2657個縣級醫院已更新、增配水處理機227臺,血液透析機4421臺,新增透析服務人員1470人,累計服務人數已超1986萬人次。
為提升血液透析服務質量,地方財政投入持續加大。
河南省新安縣副縣長孫宏悅介紹,當地先后投入400余萬元,為縣人民醫院和第二人民醫院配備血液透析機和反滲透水處理系統等設備。為減輕患者經濟負擔,對長期透析患者中符合條件的特困人員、低保對象等50余人,在城鄉居民醫保報銷后,低保戶可再報銷5%,五保戶實現費用全額報銷。
“截至2025年7月,新安縣血液透析患者的縣域就診率已達92%?!睂O宏悅表示。
(編輯:郝成 審核:吳可仲 校對:顏京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