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不是比誰上的大學名氣大,而是誰畢業之后,能過得更安穩。
“剛畢業就月薪過萬?想多了!”
麥可思最新數據一出來,扎了不少人的心:2024 屆本科畢業生里,近六成人月薪不足 6000,能拿到 1 萬以上的,連 10% 都不到。
可另一邊,上海海關學院、北京電子科技學院這些 “雙非” 院校,錄取分數卻超過了不少 985。
這屆考生和家長到底在想啥?放著名校不選,偏要去讀 “考編專用校”?看完薪資真相,你可能就懂了。
月薪過萬有多難?清北畢業生也就剛夠線
先來看組扎心數據:2024 屆本科畢業生平均月薪,排名第一的清華大學 13306 元,北京大學 1290200 元,看著還行對不對?
但翻完整榜單,你會發現:
排名第 10 的高校北京郵電大學,畢業生平均月薪 12541 元.
排名第 50 的高校北京科技大學,平均月薪 11197 元。
排名第 100 的高校武漢科技大學,平均月薪 8788 元,連 9000 都不到。
排名第 150 的高校山東理工大學,平均月薪 6680 元,艱難超過六千這個生死線。
排名第 200 的高校河南科技大學,平均月薪 4880 元,跌破5000。
更現實的是,這些高薪數據集中在 “頭部學校 + 熱門專業”。
清華北大的計算機、金融專業畢業生能拿高薪,但如果學的是文科冷門專業,就算是清北復交,月薪 6000 也很常見。
浙江一位 985 文科畢業生吐槽:“我學的社會學,同班同學一半去考公,一半在做行政,月薪 5000-7000,還不如老家縣城的公務員。”
這就是為什么家長們算得越來越精:與其讓孩子去 985 讀個冷門專業,畢業后擠破頭找工作,不如選個 “考編專用校”,畢業就有穩定工作,月薪未必比普通 985 畢業生低。
“雙非” 考編校憑啥逆襲?薪資不一定低,還穩
今年的志愿填報里,有個很有意思的現象:
- 上海海關學院物理類專業組投檔線 657 分,超過上海交大醫學部;
- 北京電子科技學院 657 分,碾壓多所 985;
- 浙江警官學校(高職)的畢業生,月薪接近 1 萬 3,超過很多本科院校。
這些學校的共同點是:專業對口強,畢業就能進體制內或壟斷行業。
上海海關學院的學生,大概率能進海關系統,起薪 8000+,福利齊全;浙江警官學校的畢業生,通過公安聯考后當警察,月薪 1 萬 +,還有編制。
對比一下:普通本科畢業生,就算是 985,想進體制內也得考公,幾百人爭一個崗;而這些 “考編專用校” 的學生,相當于 “提前鎖定崗位”,競爭壓力小得多。
有家長算過:“孩子 657 分去讀上海海關學院,畢業進海關,月薪 8000+;去浙大讀個生化環材,四年后可能還在找工作,哪個劃算?”
家長心態變了:寧要 “確定性”,不要 “虛名”
以前家長們覺得 “考上 985,人生就穩了”,現在卻更清醒:
第一,985 的光環,不如 “畢業即就業” 實在
江蘇一位家長說:“我家孩子 634 分,能上四川大學(985),但我們選了鹽城師范學院的定向師范生。
畢業直接回縣城當老師,月薪 7000+,有編制,不用擠招聘會。” 對普通家庭來說,“穩定” 比 “名校光環” 更重要 —— 至少不用擔心孩子畢業即失業。
第二,普通本科的薪資,真的撐不起生活
麥可思的數據顯示,排名 200 的本科高校,畢業生平均月薪才 4886 元。
在一線城市,這點工資連房租都不夠。
就算在縣城,也攢不下錢買房。
而那些 “考編專用校” 的學生,雖然學校牌子不如 985,但起薪普遍 6000+,加上公積金、年終獎,實際收入比普通本科高不少。
第三,“考公熱” 倒逼志愿選擇
全國公務員考試平均競爭比 60:1,熱門崗位上千人爭一個。
而上海海關學院、北京電子科技學院這些學校,考公上岸率遠超普通高校。
有考生說:“與其畢業后再擠考公獨木橋,不如現在就選個‘近水樓臺’的學校,一步到位。”
不是 “學歷貶值”,是 “選擇邏輯” 變了
有人說 “高分去雙非是短視”,但現在的考生和家長,算的是 “性價比賬”:
- 985 的冷門專業,四年后可能面臨 “就業難”;
- 雙非的 “考編專用校”,專業對口強,畢業就有穩定工作;
- 薪資上,普通 985 畢業生的平均月薪,未必比這些學校高。
就像浙江那位 679 分報考浙江師范大學的考生,家長說:“去985讀個普通專業,不如讀定向師范生,畢業回寧波當老師,還有編制。對我們普通家庭來說,這就是最好的選擇。”
這種選擇,不是 “學歷貶值”,而是 “就業邏輯前置”—— 在填報志愿時,就把未來的職業路徑規劃好,用 “確定性” 對抗就業市場的不確定性。
最后說句實在話
在月薪過萬的本科畢業生不足 10% 的當下,家長和考生的選擇,其實是 “務實” 的體現。
985 依然有價值,但只適合那些目標明確、能承受風險的學生;而對更多普通家庭來說,“考編專用校” 的 “穩定 + 高薪”,可能是更劃算的選擇。
畢竟,生活不是 “比誰的學校名氣大”,而是 “誰能過得更安穩”。你覺得這種選擇值嗎?評論區聊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