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這邊,其實早就脫離了美方的掌控!只是,囂張的特朗普后知后覺而已。就在剛剛過去的兩三天時間里,特朗普連收了兩大噩耗,他最怕的局面已經出現了。而美國財政部不爽的是:中國到現在還在狂拋美債。這到底怎么回事?
韓國變臉:李在明的雙重表態
最近韓國總統李在明的一番操作,讓特朗普有點摸不著頭腦。當地時間7月17日,李在明在青瓦臺的午餐會上,先是向美方表達“誠意”,稱自己“并不親華”,還強調穩定美韓同盟是他在任期間的重要工作。
這話聽起來像是在給美國吃定心丸,畢竟韓國作為美國在東亞的重要盟友,美韓同盟一直是韓國外交的基石。但誰也沒想到,李在明話鋒一轉,突然談起了臺海問題,這可是他上任以來第一次明確表態。
李在明說:“臺灣和大陸的關系,與我們韓國無關,無論臺海發生什么,都無關!”這話乍一聽,好像是在和臺海局勢劃清界限,但背后的意味卻不簡單。
要知道,韓國作為美國的盟友,在臺灣問題上一直比較謹慎,之前都是跟著美國的調子走。但這次李在明突然公開表態,既沒有像美國那樣強調“臺海和平穩定的重要性”,也沒有直接支持“一個中國”原則,而是來了個“事不關己”,這讓美國有點尷尬。
其實,李在明的這番表態,和韓國目前的處境有關。一方面,韓國國內經濟壓力大,特朗普政府又在關稅問題上施壓,要求韓國支付更多的“保護費”,還威脅要對韓國出口商品加征25%的關稅。
李在明剛上任不久,國內支持率雖然超過60%,但也經不起這么折騰。他需要在經濟上和美國談判,爭取更多的利益,所以先向美國表個態,穩定美韓同盟,避免被美國進一步打壓。
另一方面,李在明也不想完全得罪中國。韓國和中國的經貿關系非常緊密,中國是韓國最大的貿易伙伴。之前尹錫悅政府因為過度親美,導致中韓關系緊張,韓國企業損失不小。
李在明上臺后,一直想修復中韓關系,所以在臺海問題上保持中立,既不跟著美國起哄,也不公開支持“臺獨”,算是在中美之間走鋼絲。
不過,李在明的這種雙重表態,也讓特朗普有點頭疼。美國一直希望韓國在臺海問題上配合自己,給中國施壓,但李在明卻來了個“中立”,這讓美國的“印太戰略”少了一個重要支點。
更要命的是,李在明還在和美國談判軍費分攤問題,要求拿回韓軍戰時指揮權,這意味著如果臺海有事,李在明可以要求駐韓美軍離開韓國本土。這要是真的,美國在東亞的軍事布局就會受到影響,特朗普的“亞太再平衡”戰略也會大打折扣。
印度轉向:多極外交挑戰美國
就在韓國讓特朗普頭疼的時候,印度那邊也傳來了讓美國不爽的消息。近段時間,印度一直在加強與上合組織、金磚國家和中國的聯系,而就在7月17日,俄羅斯方面傳來消息,俄方在推動中國、印度、俄羅斯進行三方會談一事上有了重要進展。
中國外交部當天也回應稱,這樣的會談確實有必要。
印度的這一系列動作,讓特朗普有點措手不及。要知道,印度一直是美國“印太戰略”的重要合作伙伴,美國本來指望印度能在遏制中國方面發揮更大作用。但現在印度卻在和中國、俄羅斯加強合作,這讓美國的如意算盤落了空。
其實,印度轉向多極外交,也是出于自身利益的考慮。一方面,印度和美國在貿易問題上摩擦不斷。
特朗普政府對印度加征關稅,要求印度減少對美國的貿易逆差,還威脅要限制印度的信息技術產業出口。印度也不客氣,直接向世界貿易組織投訴美國,并計劃對部分美國產品征收報復性關稅。在這種情況下,印度需要尋找其他合作伙伴,減少對美國的依賴。
另一方面,印度也想在國際舞臺上提升自己的地位。印度是金磚國家和上合組織的重要成員,通過加強與這些組織的合作,印度可以在經濟、安全等領域獲得更多的資源和支持。
比如,在金磚國家框架下,印度和中國、俄羅斯等國合作,推動新開發銀行的發展,為成員國提供資金支持。在稀土礦產方面,印度也在和其他金磚國家合作,試圖減少對中國的依賴。
更重要的是,印度和中國的關系有所緩和。今年1月,中印副外長級對話達成多項共識,包括恢復直航、推動印度香客赴西藏朝圣等。
7月15日,印度外長蘇杰生還訪問了中國,參加上合組織外長會,并和中國外長王毅舉行會談,雙方同意加強在多邊機制中的協調。這種緩和的關系,讓印度有了更多的外交空間,可以在中美之間保持平衡。
印度的這種轉向,對特朗普來說可不是什么好消息。美國一直想拉攏印度,構建“印太戰略”來遏制中國,但印度卻在和中國、俄羅斯合作,這讓美國的戰略布局出現了漏洞。
更讓特朗普生氣的是,印度還在推動中俄印三方會談,這三個國家要是真的走到一起,在國際事務中形成合力,美國的霸權地位就會受到更大的挑戰。
特朗普的麻煩:后院起火與戰略失算
韓國和印度的動向,只是特朗普最近麻煩的一部分。更讓他頭疼的是,中國還在狂拋美債,這讓美國的經濟壓力越來越大。
根據美國財政部的數據,2025年5月,中國減持了9億美元美債,連續三個月減持,持倉規模降至7563億美元,退居美國第三大海外債主。而在2022年到2024年,中國已經累計減持了2813億美元美債。
中國拋美債,對美國經濟的影響不小。美債是美國政府融資的重要手段,如果外國投資者大量拋售美債,美國政府的融資成本就會上升,財政壓力增大。
更嚴重的是,這可能引發市場恐慌,導致美債收益率上升,股市下跌,甚至影響全球經濟穩定。
特朗普現在面臨的局面,可以說是后院起火。韓國和印度的轉向,讓美國的“印太戰略”受挫;中國拋美債,讓美國的經濟壓力增大。更要命的是,特朗普的關稅政策不僅沒有達到預期效果,反而讓美國的盟友離心離德,對手加強合作。
這也反映出,美國的霸權地位正在受到挑戰,世界多極化趨勢不可逆轉。特朗普如果繼續堅持“美國優先”,搞單邊主義和保護主義,只會讓美國越來越被動,而中國、俄羅斯、印度等國家的合作,將為世界帶來更多的穩定和發展。
新黃河:上合外長會今開幕:中印關系保持改善發展勢頭,中俄外長高頻互動
財聯社:5月中國減持9億美元美債 連續3個月減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