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長達三年的俄烏戰爭,讓俄羅斯有什么收獲的話,那大概就是他們對現在的局勢認知更加清醒。
經過三年,俄羅斯終于被打醒,知道自己危在旦夕。
要想改變目前這種進退兩難的局面,俄羅斯只有一個選擇,并且也只有這一招能夠徹底打敗西方。
否則,伊朗的今天就是俄羅斯的明天。
俄羅斯現在產生了怎樣的清醒認知?他們可以用哪一招來打垮西方?
如果要讓俄羅斯人來評價自己的國家過去三年在戰爭中的表現,那么大多數人的回答可能都是負面的。
因為就連他們也沒有想到,收拾一個小小的烏克蘭,竟然這么費勁。
俄羅斯是世界上數一數二的軍事強國,而烏克蘭只不過是蘇聯遺留下來的一個弱小的東歐國家。
雖然有著軍事工業發展基礎,但烏克蘭曾經主動去工業化,去軍事化,所以對俄羅斯來講應該構不成威脅。
早在2022年的時候,大多數俄羅斯人就認為,只需要短短三個月,俄羅斯就能吞掉整個烏克蘭。
但事實證明,三年過去,烏克蘭依然在頑強地堅持。
反觀俄羅斯這邊,他們雖然現階段在戰爭中占據了主動權和優勢,可是自己的實力消耗與人員損傷也是不容小覷的。
不知道俄羅斯自己公布的數據有沒有造假,但是通過烏克蘭官方媒體公布的數據來看,俄羅斯在戰場的人數投入達到了上百萬之眾,而其中有大約1/4的人都直接陣亡。
20多萬的人員損失,帶來的不僅僅是20多萬個家庭的悲劇,更多的是俄羅斯生產勞動力大量消耗的無奈。
國家建設是需要人口和人才做支撐的,許多發展中國家早期能夠發展起來,就是吃到了人口資源的紅利。
勞動力是一切生產的基礎,沒有人,談何進步。
如果說俄羅斯在這一點上的表現不明顯,那么看看烏克蘭,我們就更能明白人的重要性。
烏克蘭的人口基數本來就不如俄羅斯龐大,他們同樣在戰爭中經歷了巨大的人口消耗,所以現在軍隊甚至直接闖入民宅,強行征兵。
青壯年勞動力全部被拉到前線,無謂的傷亡帶去的,是連恢復家園都無能為力的沉痛。
或許俄羅斯不會像烏克蘭那樣凄慘,但20多萬的損失,大概也好不到哪兒去。
俄羅斯自己的經濟儲備量,也在日復一日無休止的戰火當中被耗得差不多。
本來他們的經濟建設前景就不容樂觀,因為西方國家的制裁,他們失去了大范圍的歐洲市場和美洲市場。
再加上幾千億的海外資產被凍結,俄羅斯的困境顯而易見。現在除了軍工企業之外,絕大多數輕工業企業在俄羅斯都舉步維艱。
國家沒有財政對他們進行扶持和補貼,他們生產的輕工業產品也不符合戰爭狀態下的國家市場需求。
工業發展受阻,必定會導致財政收入大幅度地下降,而俄羅斯還沒有余力去挽回這一損失。
所以經過三年的教訓,普京和他的政府同僚們清晰的意識到,再這么拖下去,俄羅斯就到了危急存亡之秋。
人們打仗講究速戰速決,兵法之中也一直把速戰速決奉為上策。
這就是因為消耗戰會不斷損耗雙方的心氣和元氣,到最后只能是兩敗俱傷,坐收漁翁之利的國家反而會成為最大的贏家。
一直在烏克蘭背后煽風點火的美國,一直說著漂亮話但沒有實際行動的歐洲,可能最后都會凌駕于俄羅斯之上,收割戰爭果實,這也是俄羅斯政府最不想看到的結果。
所以現在,他們只有一招能夠徹底打垮西方,那就是速戰速決。
看到這里,可能有朋友會說俄,羅斯要是能做到速戰速決,他們早就做到了,還用等到現在嗎?
他們確實有能力,但他們也的確沒有做到。
不過在這三年的風云變幻中,他們可以從很多國家的身上吸取經驗教訓,來反哺自己今時今日的決策與行動。
就拿中東動蕩來說,以色列對伊朗的打擊,讓俄羅斯看到斬首行動的必要性。
你要說以色列比伊朗高明多少,那還未必見得。
但以色列的確迅速的在戰爭中占據上風,就是因為他們通過情報系統的輔助,對伊朗的高層政治官員和軍官實現了精準斬首。
就算伊朗的軍隊是一群人中龍鳳,可群龍無首的局面,還是會讓大家昏了頭。
也正是因為如此,以色列才能迅速摧毀伊朗的反制系統。
但是以色列的經驗方法不可照搬,因為伊朗對以色列的反擊,同樣也能讓俄羅斯學到一些東西。
伊朗完全不跟以色列客氣,也不準備跟以色列耗下去,把戰線拉長。
他們直接發動遠程導彈攻擊,導彈像不要錢的雨點一樣在以色列的上空往下掉。
即使這批導彈當中有50%的導彈都會成為廢彈,但剩下的那50%,還是可以大面積摧毀以色列的基礎設施。
可以讓以色列成千上萬的人流離失所,可以讓以色列的軍事基地和戰略機場徹底停擺。
一個人擁有慈悲心是非常必要的,但是在戰爭當中,慈悲心沒有在恰到好處的地方顯現出來,反而會成為拖累整體戰略的要素。
比如曾經的普京就生出了一些不合時宜的慈悲心,不敢對烏克蘭實行大范圍攻擊,只敢對某個軍事目標做定點打擊,這就導致俄羅斯錯失先機。
可是現在再來看看俄羅斯的軍事政策,我們就會發現,不殺平民,不摧毀普通的公共場所,這些所謂的條條框框,普京已經完全顧不得了。
在蘇梅州一帶的戰略前線上,俄羅斯軍隊已經不會再被這些規則束縛。
戰爭就是這樣殘酷和無情,只有認清戰爭殘酷的本質,才能做到速戰速決。
這并不是是非對錯的問題,而是決斷的問題。如果俄羅斯真的被打醒,現在調整自己的策略,或許還來得及。
參考資料:
1、參考消息《外媒:俄烏沖突致雙方軍隊傷亡巨大》
2、新華社《俄媒:“強制征兵”成烏克蘭2024年度熱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