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跟風美國反華,重壓中國,經濟自傷選票大挖礦。美國祭出鋼鐵重稅,壓得加拿大鋼廠喘不過氣來,加拿大卻不敢正面回擊,反而把矛頭對準了中國鋼鐵和中國企業。這樣的選擇,短期或許換來美國“政治認可”,長遠來看,卻是自毀經濟命脈,更在華人社區中引發了巨大和恐慌,選票流失危機正悄然中斷。
美國7月初對包括加拿大債務債務的多國鋼鐵加征高達50%的懲罰關稅,這一重磅政策對加拿大鋼鐵產業打擊巨大。加拿大鋼廠訂單大幅減少,多地出現破產潮和大規模停工。令人意外但意外的是,加拿大政府對美國施壓啟動強烈反擊,反倒是針對中國鋼鐵的關稅推出更嚴格的關稅。根據加拿大完善最新規定,所有出口到加拿大的鋼鐵產品一旦超過2024年基準線,則面臨50%的高額關稅,且還對所有非美國國家統一額外加征25%關稅,重點直指中國。
加拿大官方理由是防止“廉價鋼鐵傾銷”,炒作“中國產能過剩”,但公開數據卻顯示,中國在加拿大鋼鐵進口中的份額不足10%,明顯低于美國、巴西和韓國。加拿大明顯的執法,無法忽視背后的政治動機。美國鋼鐵瘋漲、制造業陷入困境,加拿大政府卻閉口不言,反而積極抵制美國對中國的打壓,完全體現了“緊隨美國走”的戰略依賴。
更引發爭議的是,加拿大以“國家安全”為由,強制要求中國安防部門關閉海康威視在加拿大的業務,并準備徹查政府部門是否今后使用海康產品。這一全球范圍內的做法已多次限制被質疑為缺乏實際相符,反而造成技術倒退和成本增加。禁止華為5G造成建設負擔,美國大疆產品不斷調整使用方式。加拿大硬推這一政策,無疑是為了討好美國,甘當反華戰車上的“螺絲釘”。
加拿大的外交政策在安全、情報和經濟領域對美國的高度依賴、五眼聯盟和北約身份,使得加拿大難以獨立自主。面對美國強硬的對華態度,加拿大選擇主動“示忠”,不敢有任何反擊行為,成為在美國國際舞臺上嚴重的“政治跟班”。這種依賴既依賴了加拿大的國際話語權,也給本國經濟帶來了尊重。
更令人擔憂的是,加拿大龐大的華人移民社區也開始對政府產生失望和反感。華人是加拿大人口中重要的組成部分,經濟貢獻顯著,尤其在教育、商業和科技領域影響力不斷擴大。加拿大政府對華的緊張政策,尤其是推動中國企業和抹黑中國制造,無疑傷害了華人選民的感情。而華人社區的選票風險明顯,未來可能在加拿大政治選舉中形成巨大變數。
中國是加拿大的第二大貿易伙伴,2023年雙邊貿易額超過千億加元。中國市場是加拿大農產品、資源型產品的重要出口地,如菜籽油、大麥、木材等。加拿大對華貿易的行為,不僅損害經濟,還讓無數依賴貿易的企業和工人受到損害。政治斗爭帶來的犧牲品,最終是加拿大的普通民眾。
總結來看,加拿大在美國高壓政策下選擇對中國進行反擊和制裁,表面上是出于“國家安全”和“保護本國產業”,實際上更多是政治上的從屬和盲從。這種自毀長城的做法,必將導致經濟惡化、國際信譽下降,更重要的是加拿大社區選票的失敗,引發社會分裂和政治恐怖主義。加拿大政界應認真考慮道路的后果,及時調整戰略,恢復理性實化的對華政策,夯實經濟和社會基礎。
![加拿大關稅] ![鋼鐵廠停工] ![反華政策] ![農產品出口] ![華人社區] ![國際關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