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計啟動,緊盯醫院的“錢袋子”和“家底子”。
01
多地啟動審計行動
對高值耗材、醫療設備全流程審計
近日,安徽、湖北、北京、天津、內蒙古等地審計部門披露了針對公立醫院的審計情況,揭示出醫院資金使用和項目實施中的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
7月15日,安徽省蕪湖市審計局公布,近日蕪湖市鏡湖區審計局就鏡湖區醫院領導干部同志任期經濟責任履行情況開展審計。將重點核查DIP按病種分值付費改革的實際運行效果,關注病種分組、分值確定、結算流程的規范性與科學性,評估醫保基金使用效率及醫療機構控費激勵作用發揮情況。
審計全面審視藥品和醫用耗材集中帶量采購政策的落地情況,監督采購合同履約、中選產品供應保障及臨床優先合理使用情況。資金方面,重點排查是否存在自立項目收費、超標準收費、重復收費、分解項目收費等各類違規收費行為;資產方面,著重加強對高值醫用耗材、大型醫療設備及藥品的全流程管理審計,從采購論證、招標投標、驗收入庫、倉儲管理、領用消耗、報廢處置等環節入手,審查內控制度的健全性、有效性和執行規范性,嚴防跑冒滴漏和資源閑置浪費,提升資產使用效益。
此外,重點檢查是否存在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的問題,如違規收受禮品禮金、違規接受宴請、違規發放津補貼等。核查上級部署的醫療領域腐敗問題集中整治工作的整改落實情況,緊盯藥品器械采購、工程建設、招投標、醫保基金使用等關鍵環節,關注相關案件線索反映問題的整改是否到位、長效機制是否建立、責任是否真正壓實。
湖北省武漢市審計局披露,在某公立醫院審計中,圍繞醫院診療服務、藥械采購使用、運營管理績效等情況開展審計,助力公立醫院回歸公益屬性,其中關注藥品醫療器械采購使用。通過審查醫院藥品和醫療器械供應商準入和變更、采購申請和審批等制度建立及執行情況、醫院政府采購監督管理情況,推動醫院規范藥品耗材、醫療設備采購。
7月18日,天津市審計局也表示,對近三年審計天津市公立醫院發現的突出問題進行總結、分析,對普遍存在的公益性導向不鮮明、執行集體決策偏差、違規政府采購等問題。
審計通過專項審計精準“把脈”公立醫院,精準監管分析醫院藥品耗材采購、設備配置、信息化建設等各環節。作為一項系統、深入、專業的監督活動,審計對公立醫院乃至整個醫療衛生體系正在產生深遠且積極的影響。
02
大數據“穿透”審計
無死角監管醫院
目前,針對特定領域的審計要求正在提高,如公立醫院的審計重點通常圍繞其核心業務、高風險領域、公共利益關切點以及政策執行情況。其中藥品和高值醫用耗材采購、大型醫療設備購置和使用、基建工程項目、科研經費、醫保基金使用、院長經濟責任審計等力度正在加強。
今年國家14部委發布的《關于印發2025年糾正醫藥購銷領域和醫療服務中不正之風工作要點的通知》中提到,發揮穿透式審計監督優勢,加強醫藥行業專項審計。打通從原材料采購、藥品耗材生產、招標采購的監管通路,將監管重點向生產端覆蓋。
近期,北京市門頭溝區市場監管局公布一起醫療領域商業賄賂案件,涉案行賄方為門頭溝區某私營企業,受賄方為外區某國有控股企業,涉案金額超千萬,該案線索即來自北京市藥品耗材專項審計時發現的違法線索。
大數據技術正為審計部門的監督緯度帶來革命性改變,通過智能化手段,為審計人員配備了高精度“探照燈”,穿透長期存在的灰色地帶,實現從全景式的監管躍升。
甘肅省蘭州市審計局通過大數據審計完成全市預算單位審計全覆蓋。如在某公立醫院審計中,利用Oracle、Python等工具,開展跨系統、跨業務、跨年度的大數據綜合分析,形成藥品(醫用耗材)違規加價、內控和資產管理等9個數據分析模型,精準鎖定了問題,向紀檢監察部門移送了有關問題線索。
山東省審計廳官網此前發文提到,利用大數據分析比對,看公立醫院是否違規收取國家規定醫用耗材收費項目之外的費用;內蒙古包頭市明確,強化數字化審計技術應用。依托大數據分析平臺,整合醫院HIS系統、醫保結算數據、財務核算系統等多源信息,構建審計模型。通過數據比對、趨勢分析,精準識別異常收費、不合理用藥等風險點,提升審計效率和精準度。
傳統審計受限于人力與成本的局限,正在大數據加持下大幅提升對醫院的審計顆粒度,推動公立醫院回歸公益本質。
信息來源:賽柏藍器械
信息采集:衛健君
聲明:本文著作權屬原創者所有,不代表本微信公眾號立場。如涉著作權事宜請聯系刪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