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鄉的后勤工作,藏著許多不期而遇的溫暖。
清晨的陽光剛爬上窗臺,我就帶著彩筆和紙盤往五年級教室趕。孩子們的眼睛亮得像星星,握著畫筆的小手有些笨拙,卻透著滿滿的認真。有個扎羊角辮的小姑娘,把紙盤畫成了彩虹色的笑臉,舉起來給我看時,臉頰上沾著一點藍色顏料,像只得意的小花貓。看著他們圍著作品嘰嘰喳喳,突然覺得,備好材料、擺好桌椅這些瑣碎的準備,都有了甜甜的意義。
中午的廚房飄著煙火氣。切豆干時要留意大小均勻,炒肉得把握火候才夠香。當隊員們端著碗說“今天的菜超下飯”,看著他們狼吞虎咽的樣子,突然明白后勤不只是做飯,更是用熱乎的飯菜,給大家攢足繼續往前沖的力氣。鍋碗瓢盆的碰撞聲里,藏著團隊最踏實的默契。
下午的三年級教室,紙翻花在孩子們手里變出各種花樣。有個小男孩總學不會,急得鼻尖冒汗,手把手教他捏住邊角翻轉時,他眼里的光比紙翻花還亮。原來手工課不只是教技巧,更是陪著他們慢慢探索、耐心成長。放學時,孩子們舉著自己的作品揮手,那些花花綠綠的紙翻花,成了今天最珍貴的禮物。
傍晚炒土豆時,想著下午孩子們的笑臉,手下的動作都輕快了些。土豆要切得薄厚適中,肉片要炒得鮮嫩,就像后勤的每一件事,看著簡單,做好了都需要用心。
這一天,從晨光里的紙盤,到暮色中的鍋鏟,看似平凡的點滴里,藏著最真切的收獲——原來被需要、能付出,就是三下鄉里最溫暖的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