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上有一個流行的看法,宗慶后“一妻一女一布鞋”的樸素企業(yè)家形象主要是由“獨女”宗馥莉主導塑造的,隨著宗老去世后家族內部復雜權力爭斗的公開化,宗老“深入人心”的暖心人設頃刻崩塌。
宗馥莉2003年學成回家,2007年創(chuàng)建宏勝飲料集團,期間主管集團公關部,為了頌揚老父親的正能量言行,她花費4年以上的時間,系統(tǒng)性打造父親“布鞋首富”的慈愛形象,以“家文化”為主題,弘揚父親愛廠如家、關愛員工的事跡。
可以用新社會哲學的“光環(huán)效應”來解“家丑不可外場”、“一美遮百丑”的社會美化行為,宗馥莉深知“光環(huán)效應”的威力,除了為娃哈哈集團整體利益和企業(yè)社會責任形象的考慮以外,她還打著自己的“小算盤”,為“一妻一女一接班人”埋下伏筆。
格式化的公共宣場逐漸打消了宗老的顧慮,他在接班人的選用上打破了“長子繼承制”的文化傳承,為“家文化”傳統(tǒng)注入了新的元素和勢力,宗公子接班“行也不行”,宗公主接班“不行也行”,從傳男不傳女的舊式思維轉向傳女不傳男的新式思維。
宗老很滿意宗女為其塑造“忠貞于家庭”的人設,但萬萬沒想到宗女“急于求成”,要把“杜家軍”逼上梁山,2024年7月,宗慶后三名從未公開的子女——宗繼昌、宗婕莉、宗繼盛突然起訴宗馥莉,要求保全21億美元的香港信托資產,直接揭開了宗老“一妻一女”人設的虛假性?。
宗公主的叔叔宗澤后趁機“敲擊邊鼓”,他公開指責所謂“布鞋首富”形象是宗馥莉雇傭水軍打造的營銷策略?。完美人設似乎成了商業(yè)競爭的工具?,網友重新審視在“布鞋老板”符號化的背后所蘊含的真實商業(yè)邏輯?。
宗老樸素、厚道、親民的個人形象也不是全靠“宗大小姐公關部”、“娃哈哈廠臺”、“娃哈哈廠報”、“市民圓桌會”等傳播平臺的打造和助推,宗老上班時穿布鞋和工作服,出差坐高鐵“經濟艙”、一年的“零用開銷”不超過5萬等都不是宗老刻意“裝出來的”。
宗老“一妻一女一布鞋”的形象在很大程度上?是公眾對成功企業(yè)家理想化投射的產物?,宗老節(jié)儉的生活細節(jié)、單一的家庭關系被公眾構建成道德的楷模和標桿,宗老“清教徒式資本家”的形象反映了公眾對復雜人性的簡化?和對企業(yè)家作為普通人多面性??的掩蓋。
宗慶后在1980至1990年代創(chuàng)業(yè)時面臨著存在灰色地帶的商業(yè)環(huán)境,其個人生活受當時社會觀念的影響,但社會公眾卻以當代道德標準來評判公眾人物的歷史行為,從中產生了認識的偏差和認知的撕裂??。
宗家遺產糾紛事件發(fā)生后,在網絡上出現(xiàn)大量“非黑即白”的評判?。人的本質有復雜性和多維性,既不必將公眾人物神圣化,也不必將公眾人物妖魔化。在信息化時代,企業(yè)家私人生活與公共形象的界限變得模糊,企業(yè)家除了培養(yǎng)自身的自律意識以外,社會公眾也要避免“一邊倒”式認知和評判的傾向。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