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可夫斯基《第一號鋼琴協奏曲》是其所作的三部鋼琴協奏曲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也是古典音樂中最為著名和受歡迎的作品之一。從中反映出作曲家對生活、對光明與歡樂的無限熱愛和渴望,充滿浪漫主義的力量和情感。
柴可夫斯基于此引用了一些烏克蘭曲調,同時也特別鮮明地表現出協奏曲的一些特點,那就是巨大的力量、宏偉的規模同真誠率直的抒情性之完美結合。
此曲創作于1874年至1875年間,整部樂曲由三個樂章組成,一開始的銅管響起,引出了快板的主題,強音和激情的演奏使人心神蕩漾;而隨后的慢板則展現了柔和的旋律和深情的表達,給人一種寧靜和溫暖的感覺,這是介乎前后兩個樂章的一首抒情間奏曲;最后的終曲將樂曲推向高潮,音樂如波浪般起伏,充滿激情和力量。
而就其構思之宏偉和作品的規模而論,“柴一”足以稱之為是用鋼琴和管弦樂團演奏的一部交響曲。它的鋼琴獨奏部分富有技巧性和藝術性,需要演奏家具備靈巧的手指和精湛的演奏技巧,同時,鋼琴與樂團間的對話也是樂曲的亮點之一,兩者之間形成了奇妙的交流和呼應。
“柴一”的成名過程經歷了由一文不值再到不朽經典。一開始,柴可夫斯基將作品題獻給尼古拉·魯賓斯坦時,卻遭到了他的否定,于是乎柴可夫斯基把他的題獻一度改為獻給塔涅耶夫,到最后才確定獻給德國指揮家兼鋼琴家漢斯·馮·彪羅。1875年10月間,彪羅到美國巡回演出時,在波士頓首次演奏這首作品,大獲成功,此曲才真正成名。
如今,“柴一”早已是所有演奏家手中的珍寶,出色的詮釋版本數不勝數。那么多大師的“柴一”,每個人的詮釋又各有千秋,那么以下這幾位的“柴一”你已經多久沒聽了呢?今日就跟著小編的步伐來重溫,感受他們演奏的“柴一”所帶來的情緒宣泄和對心靈的撫慰!
里赫特“柴一”&“拉二”
在那些收錄“柴一”的專輯中,我們常能看到拉赫瑪尼諾夫鋼協的影子,這兩位偉大的作曲家均是俄國音樂家中深獲世人喜愛的作曲家,音樂也都帶有濃烈的東歐風格,并以優美的旋律來貫穿。
第一版分享的“柴一”來自里赫特鋼琴演奏、卡拉揚指揮維也納交響樂團詮釋的版本,當中還收錄一首拉赫瑪尼諾夫《第二鋼琴協奏曲》,此曲因融炫技、抒情為一體而被公認為是鋼琴協奏曲中的“神品”,而這也是樂迷相當喜愛作為版本比較的兩首曲子,由斯坦尼斯拉夫·維斯洛基指揮華沙交響樂團,此版本更被眾多樂評稱為無出其右。
里赫特鬼斧神工般的琴技相當成功地還原名曲的藝術成就,同為俄羅斯古典音樂家的特質又賦予了這兩曲應有的,更貼合原作的風格,是極其權威的演繹。出自DG傳奇大禾花系列,聽感絕佳。
阿格里奇“柴一”&“拉三”
阿格里奇曾三次灌錄“柴一”(分別與迪圖瓦、康德拉辛、阿巴多),這是女性鋼琴家中少有的。而今日分享的此版“柴一”則是她與指揮家康德拉辛、巴伐利亞廣播交響樂團合作,灌錄于1980年的版本。
此時的她,對樂曲的領悟力可謂已臻成熟,比以往更上一個臺階,演奏也并非一味生猛,她更注重動與靜、明與暗的對比,因此,她的“柴一”也常被贊譽為是“非常游刃有余的版本”。
專輯中另外收錄的“拉三”82年演繹版本被《企鵝唱片指南》評為三星,此曲的超高難度演奏也、絲毫沒有難倒阿格里奇,反而讓她運籌帷幄的琴技和細膩通透的理解力得到了充分的發揮。阿格里奇對此曲的詮釋長期被列為推薦版本,狂魔般的觸鍵與彈奏速度自不必說,情感起落也表現得細致到位。
魯賓斯坦“柴一”&“拉二”
當“肖邦專家”魯賓斯坦演奏起俄國作曲家作品時,同樣使人沉醉。
此版“柴一”由知名指揮家萊因斯多夫領銜的波士頓交響樂團協奏,具有穩健的特點、端莊的風格。而另一首“拉二”則在尤金·奧曼迪帶領的費城交響樂團細膩和寬廣的力度處理下,給予魯賓斯坦強大的協奏支持。
有權威樂評家曾評價道:“能夠出色詮釋這兩首風格迥異的音樂精品,放諸樂壇,唯有魯賓斯坦才能演奏得恰如其分,較之阿格里奇女性特有的溫柔浪漫,魯賓斯坦的陽剛之氣更能充分展現如烈火般的俄羅斯魂魄,而且激情當中亦不失理性的訴求”。
基辛&卡拉揚“柴一”
年輕的基辛因這張專輯聲名鵲起,而它亦是卡拉揚晚年相當珍貴的錄音之一。收錄兩人合作的“柴一”,還有基辛演奏的斯克里亞賓鋼琴小品。
彼時17歲的基辛,演奏洋溢著青春氣息,但又沒有流露出一絲輕狂之氣,尺度拿捏得相當好,而81歲的卡拉揚似乎對柴可夫斯基又有了全新理解,指揮整體速度偏慢,呈現出與柏林愛樂樂團以往剛硬統一截然不同的溫暖氣質。
DG的錄音聽來音場層次分明,位置還原度高,琴聲晶瑩剔透。
張勝量(牛牛)“柴一”
青年鋼琴家牛牛(張勝量)首張協奏曲,現場錄音專輯。
當中記錄著他2022年與梵志登指揮中國香港管弦樂團合作的“柴一”鋼協現場實況錄音。
相比于他與樂團首次合作的此曲更顯扎實演奏技巧。那時而具有爆發性的合奏、時而輕巧的鋼琴與樂隊對答,于此都有著完好呈現。
另外,專輯還囊括一曲梵志登指揮樂團錄制的柴可夫斯基《第六號“悲愴”交響曲》。展現出作品多樣化的情感和能量。
張昊辰“柴一”
第十三屆范克萊本國際鋼琴比賽金獎得主張昊辰攜BIS廠牌長期合作樂團Lahti Symphony Orchestra與樂團首席指揮Dima Slobodeniouk為聽眾呈現不同凡響的柴可夫斯基《第一號鋼琴協奏曲》&普羅科菲耶夫《第二號鋼琴協奏曲》。
這是絕對青春熱血的演奏,炫技與熱情并俱,不斷出現的高潮會讓人屏息以待;其次本輯的錄音效果非常棒,每件樂器的聲音都很鮮明,層次不會混亂,而且低頻雄渾,鼓聲勁道強烈,更妙的是管弦樂伴奏的能量那么強,聲音那么大,但鋼琴的音響效果卻能夠凌駕在管弦樂之上,一點都不會被掩蓋。除了錄音師高超的錄音技巧之外,這個音樂廳本來的音響效果一定幫了大忙。
六張“柴一”錄音版本分享
掃碼珍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