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周《山水冊?雙舟垂釣圖》
我愛釣魚,至今為止有數的幾次釣魚經歷里,釣到的魚不超過三條,沒有一條大魚。
但,我依然喜歡這種事兒。山山水水,除了觀和游,打鳥抓魚撿柴火,也是很有趣的。
在沈周的畫里,兩位釣魚的老兄,好像也不把釣到魚當回事兒,哈哈。
釣魚成為兩人的“接頭信號”,湖中相遇,不亦樂乎。
垂釣碧湖里,水清心亦閑。澄澈的湖水,清凈的湖面,如如不動的垂釣者,空中群鳥在飛,水下魚兒在游,湖面上的兩艘小船在隨波自在游。
主打一個自在游。
人自在,鳥兒也自在。鳶飛魚躍,可上下察也。船子和尚有一首詩:
千尺絲綸直下垂,一波才動萬波隨。
夜靜水寒魚不食,滿船空載月明歸。
千尺長的釣絲直直下垂,一波蕩起萬波相隨。夜靜水寒涼,魚不食餌,空船載滿明月而歸。當漁夫的釣鉤落下,他也當下有個覺知,他也處在這個人世的大江大河了,處處是“魚鉤”,自己也是被釣的魚。
釣魚者在釣魚的當下,也清晰地覺知,自己也是人世間的大江大河里的那條魚。這便是釣魚者者的自覺。
王維有一首詩叫《答張五弟》:
終南有茅屋,前對終南山。終年無客常閉關,終日無心長自閑。不妨飲酒復垂釣,君但能來相往還。
終南山下一間茅屋,正對著巍峨的終南山。常年沒有俗客打擾,柴門常關;內心也無俗事牽絆,終日悠然自適。在這樣的日子里,不妨飲酒作樂、臨溪垂釣,若是你愿意來,隨時可以相伴往來。
這是王維的生活,也是沈周的,在詩畫里,他們悄然相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