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講人:北京知名青少年心理咨詢師郭利方,國家心理咨詢師、家庭教育指導師;具有心理學、社會學、家庭教育等專業背景,接受過我國多位著名的心理學家的教學、指導。自2008年大學攻讀心理學以來,一直全身心地致力于心理學及心理咨詢的學習與深造。不斷地進行自己成長與完善,并定期地接受專業的督導,心理咨詢多年,具有較豐富的咨詢經驗。
各位家有青春期娃的家長們!我先給你們講個事兒,我有個朋友,孩子到了青春期,就為了給不給孩子手機這事兒,愁得頭發都快掉光啦!在現在這個數字化時代,手機就跟個萬能小寶貝似的,誰離了都不行??杉依镆怯袀€青春期的孩子,家長們就犯難了:到底該不該給孩子手機呢?這簡直就像在做一道超級復雜的奧數題,根本沒有標準答案!
給青春期的孩子手機,好處那是一籮筐啊!手機就像一個裝滿知識的大寶藏。孩子用它能獲取各種各樣的信息,去探索課本外面那超級大的世界。啥歷史故事、科學奧秘、文化藝術,只要手指頭輕輕一點,那海量的知識就像潮水一樣涌過來。這既能讓他們的眼界變得超級寬,還能讓他們愛上學習。而且啊,手機還是孩子社交的大橋梁。青春期的孩子就盼著和同齡人聊天,分享自己的開心和不開心。用手機上的社交軟件,他們隨時都能和朋友聊天、視頻,就算朋友在天邊,也感覺就像在身邊一樣親。另外,手機還是孩子放松的小能手。學習累了,玩會兒小游戲,聽聽喜歡的音樂,看看搞笑的視頻,能讓他們緊繃的神經一下子就放松下來,然后更有精神地去學習。
但是呢,給孩子手機也有好多讓人頭疼的問題。手機里的信息就像一片大海洋,里面難免有一些壞東西。青春期的孩子沒啥辨別能力,很容易就被這些壞東西影響,形成錯誤的價值觀。而且啊,手機里的游戲、短視頻啥的,誘惑大得很,孩子一旦陷進去,就像被施了魔法一樣,根本拔不出來。這不僅會讓他們學習成績下降,還會弄壞他們的身體。長時間盯著手機屏幕,眼睛會近視,脖子也會疼。更嚴重的是,太依賴手機會讓孩子變得不愛說話,不愿意和現實里的人交流,影響他們社交能力的發展。
既然給和不給都有好處和壞處,那咋權衡呢?關鍵就在于家長的引導和監督。家長不能直接給了就不管,或者堅決不給,得和孩子一起定個合理的手機使用規則。比如說,規定孩子每天能用手機多長時間,只能做完作業才能玩;限制他們能用的應用程序,不準他們進那些不良網站;還要定期看看孩子的手機使用記錄,了解他們上網干啥了。同時家長自己也要做好榜樣,少玩手機。要是家長自己整天抱著手機,卻讓孩子別玩,那肯定不行?。?/p>
青春期的孩子該不該有手機,真的沒有絕對的答案。家長得根據自己孩子的情況,把各種因素都考慮進去,做出最適合孩子的選擇。給孩子手機的時候,要相信他們、尊重他們,還要用正確的方法引導和監督他們,讓手機成為孩子成長路上的好伙伴,而不是絆腳石!你們說,是不是這個理兒?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