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光訊(記者 鄭亞雷)7月19日,由陜西省非公立醫療機構協會主辦、陜西省非公立醫療機構協會放射學專業委員會和西安高新醫院承辦的“陜西省非公立醫療機構協會放射學專業委員會2025年年會暨第四屆學術研討會、陜西省基層醫療機構放射專科醫聯體工作研討會”在西安成功召開,會議采取線上線下同步進行模式,以“人工智能(AI)賦能醫學影像創新發展”為主題,匯聚行業智慧,共探影像未來。
會議開幕式由陜西省非公立醫療機構協會放射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韓月東教授主持。
西安高新醫院黃新副院長向前來參會的放射行業專家們表示歡迎。他表示:“當前AI技術正深刻變革醫學影像領域,本次會議匯聚全省放射學界智慧,將有力推動區域醫學影像技術水平提升。作為承辦單位,西安高新醫院始終重視放射學科建設,未來將繼續發揮平臺優勢,促進學術交流與技術創新,并預祝大會取得圓滿成功!”
中國非公醫療放射專委會副主任委員、陜西省非公醫療放射專委會名譽主委張明教授表示:“AI 技術正深刻改變醫學影像領域,讓診斷更精準、服務更高效。放射學科的發展離不開學界同仁的共同努力,期待本次大會凝聚智慧,推動放射事業高質量發展?!?/p>
中華醫學會影像技術學會前主任委員、陜西省非公醫療放射專委會名譽主委石明國教授表示:“從傳統影像到 AI 輔助診斷,放射醫學的每一步發展都離不開大家的探索,AI讓醫學影像提升診療效率,相信在大家努力下,陜西放射醫學必將迎來更廣闊前景?!?/p>
大咖講座
中國非公醫療放射專委會副主任委員、陜西省非公醫療放射專委會名譽主委張明教授開篇主講《AI驅動的臨床科研選題創新》,揭示人工智能如何重塑科研路徑;南部戰區總醫院、北京大學數字中國研究院歐陜興教授帶來《全維醫學智能體的創新體系建設》,描繪未來智慧醫療基礎設施藍圖。
會議特別設置了“智影賦能對話、一對一訪談”環節,韓月東教授分享了《2025年放射頂刊AI研究薈萃》,并與馮奇、陳寶瑩、李華、李健、趙海濤、霍權等專家圍繞AI臨床應用、基層推廣等熱點展開深度對話,為行業發展提供策略建議。
??蒲杏懀汗羌∮跋駥n}研討
《骨腫瘤風險分層專家共識-骨報告和數據系統(Bone-RADS)解讀》--強永乾教授(西安交通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非骨化性纖維瘤的病理診斷和鑒別診斷》--程虹教授(空軍軍醫大學西京醫院);《增強掃描在肌骨腫瘤診斷中的意義》--韓月東教授(西安高新醫院)。
青醫成長研討
《顱內迷霧:真菌感染的隱匿之旅》--袁惠婕(西安交通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顳下頜關節MRI動態掃描》--劉曉帆(西安高新醫院);《肺淋巴管肌瘤病病例分享》--劉夢(秦皇醫院);《CT心臟成像在左心耳封堵術前及術后的影像學評估》--閆秀秀(西安大興醫院);《DTI在腦癱患兒康復中的應用》--常正偉(西安中醫腦病醫院);《肺內空洞性病變的影像診斷及鑒別診斷》--李建華(西安國際醫學中心醫院)。
影像專題研討
《CT/MR預測肝癌MVI現狀》 --魏夢綺教授(空軍軍醫大學西京醫院);《肺彌漫性GGO的診斷及鑒別診斷》--陳欣教授(西安交通大學第二附屬醫院);《肝臟局灶性病變影像診斷思路從基礎到實踐》--南海燕教授(空軍軍醫大學唐都醫院);《心血管CTA研究進展》--李劍教授(西安鳳城醫院);《胸腺區多變的小精靈》--唐永強教授(西安長安醫院);《神經脫髓鞘疾病-MS影像學評估》--張濤教授(延安大學咸陽醫院);《闌尾病變的CT診斷》--羅科倫教授(延安市博愛醫院)。
主持風采
本次大會的成功舉辦,為陜西省放射學界搭建了一個學術交流平臺,通過AI技術與醫學影像的深度融合,為行業發展指明了方向,通過匯聚行業頂尖專家智慧,分享前沿科研成果,探討技術創新應用,有力推動了全省醫學影像學科的高質量發展。作為會議承辦方西安高新醫院在未來將繼續深化與各級醫療機構的合作交流,加速AI等新技術的臨床應用轉化,讓更多患者享受到精準、高效的影像診療服務。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