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2月,娃哈哈創始人宗慶后離世,被公眾譽為“布鞋首富”的他,以簡樸作風和專注獨女的企業傳承故事感動了無數人。
女兒宗馥莉接過權杖,娃哈哈似乎平穩過渡。
誰也沒想到,一年后的今天,三位自稱宗慶后“私生子”的年輕人突然殺出,在香港和杭州兩地法院將同父異母的姐姐宗馥莉告上法庭,掀起一場涉及350億的遺產爭奪戰。
1
2025年7月,香港法庭上演了一場現實版“繼承者們”的豪門大戲。
三位美國籍的年輕人——宗繼昌(Jacky Zong)、宗婕莉(Jessie Zong)和宗繼盛(Jerry Zong),以“宗馥莉同父異母弟妹”的身份提起訴訟,要求凍結并接管價值18億美元的家族信托資產。
根據訴訟文件,宗慶后生前曾承諾為這三位子女每人設立7億美元的信托基金,總計21億美元。
截至2024年初,賬戶內已注入18億美元,但仍有3億美元缺口。更令他們警覺的是,去年5月已有110萬美元從該賬戶被轉出。
三位原告主張,信托基金是父親留給他們的,姐姐不能占!
而宗馥莉方面的回應斬釘截鐵:根本不知道有這些信托基金的存在,也沒有得到過父親的正式指示。
與此同時,杭州中級法院也收到一紙訴狀。
同樣的三位原告要求分割宗馥莉繼承的娃哈哈29.4%股權,按當前市值計算,這部分股權價值超過200億元人民幣。
加上香港的信托爭奪,整場遺產大戰涉及總額高達350億元。
面對“突然冒出來的弟妹”,宗馥莉亮出了自己的王牌——宗慶后2020年簽署的遺囑。
這份文件明確寫道:“本人所有境外資產均由獨女宗馥莉繼承,其他子女不得主張任何權利。”
三位私生子則直指這份遺囑的軟肋:見證人清一色為娃哈哈高管,無家族成員簽字,程序存在明顯瑕疵。
為證明身份,他們已提交宗繼昌的出生證明,并申請調取宗慶后生前在浙一醫院的血液樣本進行DNA鑒定。
若DNA比對成立,《民法典》第1071條規定的“非婚生子女同等繼承權”將成為原告方的法律利器。
2
這場爭產風暴的中心,站著一位神秘女性—— 杜建英。
這位1966年出生的浙江大學高材生,比宗慶后小21歲。1988年畢業后放棄國企干部身份,成為宗慶后親自面試并破格錄用的首批高學歷人才,1991年正式加入娃哈哈。
在娃哈哈的歲月里,杜建英展現出非凡能力。
從集團黨委書記、總經辦主任到進出口業務負責人,她逐漸成為公司名副其實的“二號人物”。
一位老員工透露:“無論是對外擴張、IT架構建設,還是‘達娃之爭’,都是在杜建英指導下完成的。”
1996年,杜建英以監護人身份赴美照顧留學的宗馥莉。同年,她的長子宗繼昌在美國出生。
此后她又生下宗婕莉和宗繼盛。三個孩子一出生就獲得美國國籍,與宗慶后高舉的“民族企業”旗幟形成微妙反差。
2008年,杜建英突然從娃哈哈管理層離職。但她的身影并未消失——通過成立“榮泰系”公司,她仍在多家娃哈哈關聯企業持有股權。
2010年,她更在上海成立三捷投資集團,持股99.8%,涉足生物醫藥、新能源等領域。
宗馥莉接手娃哈哈后,展開了一系列大刀闊斧的改革。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關停了18家工廠。
耐人尋味的是,這些工廠多數與杜建英關系密切:
陜西娃哈哈乳品公司,杜建英任董事;
深圳榮泰實業、衢州啟力飲料的控股公司中,杜建英持股40%;
徐州飲料廠背后的紅安永盛公司,杜建英持股62%。
與此同時,宗繼昌、宗婕莉的名字出現在沈陽娃哈哈榮泰等多家公司董事名單中。宗馥莉的關廠行動,直接動搖了杜建英及其子女的利益根基。
“這是長公主在收權!”業內觀察人士如是評價。而這場關廠行動與遺產糾紛的爆發時間如此接近,絕非巧合。
3
350億遺產爭奪戰硝煙彌漫,這場豪門恩怨,究竟誰是贏家?
從目前局勢看,宗馥莉手握遺囑占據上風,但三個弟妹手握DNA鑒定這一翻盤利器,最終誰贏誰輸,還是要看法律的判決。
但不管判決如何,宗慶后精心維護的“家文化”招牌已轟然倒塌,曾經感動無數人的父女傳承故事蒙上陰影;
娃哈哈企業形象遭受重創,國資背景的第一大股東會容忍這場鬧劇持續多久?
私生子即便勝訴,公眾眼中的“私生子”標簽將伴隨一生。
更深層的警示在于:結婚生育,不可不慎。
宗慶后可能以為已妥善安排:正房女兒繼承企業,二房子女獲得財富保障,互不相擾。
這種“人治傳承”的思維,是中國一代企業家的通病——用血緣紐帶替代公司治理,以口頭承諾代替制度設計。
貝恩咨詢數據顯示:中國60歲以上的企業家,有70%未制定交接班計劃。宗慶后直到病危前才倉促立遺囑,埋下了今日的禍根。
三個私生子的名字暗藏玄機:
宗繼昌的“繼”如旗幟般宣告繼承使命,“昌”暗含永續期盼;
宗婕莉的“婕”取自漢代女官“婕妤”,“莉”與宗馥莉共享;
宗繼盛的“盛”與“昌”組合成“昌盛”宏圖。
英文名Jacky、Jessie、Jerry,字母“J”恰排在宗馥莉英文名“Kelly”的“K”之前。這些細節背后,是母親杜建英未能言說的期待與掙扎。
4
婚姻不只是兩個人的結合,更是兩個家族的聯結。
宗慶后與原配施幼珍婚姻存續期間,與杜建英生育三子。
即便富豪能用金錢暫時平衡各方,情感與倫理的債務終會爆發。普通人若在婚姻中背叛契約,輕則財產分割,重則子女終生蒙羞。
生育不是沖動,是一生責任的開始。
非婚生子女雖享有法定平等繼承權,但現實中需自證血緣(如DNA鑒定、撫養記錄)。若父母生前未明確法律關系,子女可能陷入“證明你爹是你爹”的荒誕困境。
財富傳承,制度優于人情。
李嘉誠將經營權交長子、分紅權予次子;美的采用“家族控股+職業經理人”模式。
而宗慶后依賴口頭承諾與離岸工具,最終引發多重法律沖突。普通家庭更需提前公證遺囑,明確資產歸屬,避免親人變仇人。
香港法庭的較量終將落幕,但這場爭產案撕裂的親情、消磨的商譽、暴露的人性,早已沒有贏家。
再厚的錢墻,也擋不住后院起火的灼痛;再大的帝國,也經不起倫理地基的搖晃。
婚姻這張紙,生育這個決定——輕飄飄落筆時,誰能想到它竟要押上一生的安寧去償還?
普通人更該明白:枕邊人與膝下子,不是棋盤上的棋子,而是你余生悲喜的合伙人。
與其幻想“兩邊互不干擾”的完美平衡,不如一開始就用敬畏之心對待每一次選擇——畢竟我們沒有350億可輸,更輸不起家的溫度。
更多走心分享,關注▼▼▼@ 柚媽充電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