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0日,甘肅通報:褐石培心幼兒園餐食鉛含量嚴重超標,6人被批捕,17人被立案審查調查。此前,甘肅天水褐石培心幼兒園被曝長期將網購“不可食用”顏料摻入幼兒餐食,致247名幼兒血鉛超標。經查,園長為招生竟授意廚師以高鉛顏料增色,監管部門兩年未查,醫院、疾控又篡改或錯誤檢測血鉛數據掩蓋真相。經國務院食安辦督辦,現6人被批捕,17人被立案,10名市、區及衛健、教育、市場監管領導干部被問責,234名患兒已首療程出院。省委省政府承諾免費治療、終身隨訪并全省整治校園食品安全。
兩百多名幼兒的血鉛值沖破警戒線,最高超過四百微克每升。數字冷,孩子的痛更冷。這不是意外,是一場蓄意的犯罪,是貪婪與麻木合謀的毒害。
犯罪成本低到令人窒息。顏料網購價六元一百克,比正規食用色素還貴,卻因“鮮亮”被選中。外包裝印著“不可食用”,廚師、園長、投資人卻一起閉眼。他們把“不可食用”撕掉,把良知也撕掉。園長甚至親自吃,只為證明“安全”。這是表演,也是共謀。她吃的每一口,都在把孩子推向深淵。
監管更不該沉默。教育局兩年不檢查,市場監管每季度“打卡”,卻看不到廚房里的顏料袋。基層人員收購物卡,把職責當禮物送出去。制度層層失守,最后一道門由廚師把守。他們本應是孩子最親近的人,卻變成了投毒者。信任被粉碎,童年被染色。
醫院本該救人,卻也加入謊言。天水市第二人民醫院擅自改報告,把四百改成一百,把中毒改成正常。甘肅省疾控中心靜置血樣兩個多小時,取上層血漿糊弄檢測。數據失真,人心也失真。技術失去了底線,科學失去了尊嚴。孩子被誤診,家長被誤導,時間被偷走,健康被透支。
追責終于來了。十七人被立案,十人被問責,從園長、廚師到局長、院長,一條黑色的利益鏈被拽出水面。可是,追責不能只在事后。鉛已經跑進血液,神經已經受損,智力和身高可能永遠回不來。道歉可以撫慰情緒,卻換不回不可逆的傷害。我們需要的不是一次風暴式的整治,而是讓每一次檢查、每一份報告、每一個廚房都長出牙齒。
法律早已有牙齒。《刑法》第一百四十四條規定,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最高可判死刑。六人被批捕,案件正在偵辦,人們期待頂格量刑。更重要的是,要讓這口牙齒天天咬合,而不是等孩子倒下才張嘴。幼兒園的廚房必須裝上攝像頭,且實時接入監管平臺。食材來源必須掃碼溯源,顏料、添加劑必須備案。監管人員必須輪崗、回避、定期測謊。違法成本必須高到讓貪婪者發抖。
還要給家長武器。法律應賦予家長隨時抽檢、拍照、送檢的權利,費用由財政兜底。發現異常,一鍵直達省級平臺,三小時內必須有回應。要讓每一個母親都成為哨兵,讓每一部手機都成為探頭。只有全民皆兵,才能彌補專業監管的縫隙。
醫療系統也必須刮骨療毒。血鉛檢測必須雙人雙簽,數據實時上傳云端,任何修改留痕終身追責。疾控中心要把應急檢測當作戰爭,人員、設備、質控必須提前演練,而不是臨時抱佛腳。醫院要把異常數據當作火警,第一時間通知疾控、教育、市場監管,而不是悄悄刪掉。救人,是醫生的天職;預警,同樣是天職。
更深的問題是,為什么幼兒園要靠顏色博眼球?為什么家長用眼睛而不是標準判斷安全?根子在教育焦慮,也在信息不透明。政府應當強制幼兒園公示進貨清單、檢測報告、廚房直播,讓家長看見真相。同時,加大公辦園供給,減少逐利沖動。孩子不是客戶,是公民,是國家未來。
甘肅省委省政府承諾“零容忍”,態度可嘉,但“零容忍”不能停留在文件。要把這次事件變成全國鏡子,推動《食品安全法》再次修訂:對校園食品實行最嚴謹標準、最嚴格監管、最嚴厲處罰、最嚴肅問責。要讓園長、投資人、廚師、監管者、檢測員每人都背著終身責任狀,每顆鉛粒都能找到主人。
孩子已經受害,不能再讓下一個孩子受害。鉛色童年是一記警鐘,也是一份考卷。考政府,考法律,考市場,考人心。愿我們交出一份讓歷史不再重寫的答案。愿每個孩子的童年,回到應有的顏色。
注:本文為小說,內容純屬虛構,主人公名字純屬虛構,請勿對號入座或過度聯想。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