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蘭ASML最近宣布,他們造出了一臺全球最貴的光刻機,名字叫EXE:5200,賣給英特爾了,一臺要30個億人民幣。這玩意兒是個啥?簡單說就是造芯片的機器,現在最先進的芯片要用它來生產。這臺機器比上一代能處理更多晶圓(芯片原料),速度更快,還能做2納米以下的制程——也就是芯片的精細度更高,未來能用在更先進的手機、電腦里。
不過中國廠商想買這玩意兒?別想了。就算愿意花30億,美國也不會讓ASML賣給我們。為啥?因為美國現在聯合其他國家對中國半導體產業全面封鎖,從設備到零件全卡脖子。比如之前荷蘭的DUV光刻機,以前還能賣給我們部分型號,現在也受限了。ASML雖然在荷蘭,但他們的技術有美國幫忙,所以得聽美國的。
現在中國能量產的芯片最先進也就7納米,和美國的2納米差距特別大。這種差距不只是數字,而是芯片性能、耗電、體積全跟不上。比如手機處理器用7納米和2納米,后者能塞進更多晶體管,運行更快還省電。但咱們買不到先進光刻機,只能自己想辦法。
國內現在有兩條路在走:一是盡量延長老設備的壽命。比如中芯國際把以前買的DUV光刻機保養好,讓它多用幾年,繼續生產28納米以上的芯片。這些芯片雖然不如先進制程,但用在汽車、家電這些地方夠用了。第二條路是自己搞研發,比如上海微電子正在做28納米的光刻機,北方華創做刻蝕機,華大九天做設計軟件。這些公司雖然離ASML還有距離,但至少在慢慢追。
有意思的是,美國越封鎖,中國半導體反而在某些領域變強了。比如在成熟制程市場,中國現在占全球30%的份額。這不是小數字,全球每三塊這種芯片里就有一塊是中國產的。雖然做不了蘋果手機用的A系列芯片,但做電動車電池管理系統、智能電視這些沒問題。
不過自研的路太難了。光刻機光是鏡頭就需要德國蔡司幫忙做,零件供應鏈被卡住。比如光刻膠這種材料,國內現在只能做低端的,高端的還得買日本的。再比如做芯片設計軟件EDA,華大九天雖然能用,但和美國的Synopsys比還是差不少。
現在中國在搞“曲線救國”。比如搞3D封裝技術,把多個小芯片堆疊起來,不用非得靠光刻機做超精細制程。長電科技最近就在做這個,效果還不錯。另外還有量子芯片這種新賽道,國盾量子和中科院合作,雖然還沒商用,但至少在探索新方向。
美國打壓帶來的后果也很明顯。最近ASML財報顯示,他們賣給中國的設備少了,從占總收入的23%降到15%。反過來,中國半導體行業的錢卻花得更多了,政府定了“十四五”計劃,要投一萬多億支持國產替代。錢砸進去了,但見效需要時間。
有意思的是,美國自己也在焦慮。他們最近通過《芯片法案》,補貼企業在美國建廠,但臺積電、三星建廠進度慢,因為美國工人不太會做這些精細活。反倒是中國這邊,雖然被卡脖子,但華為、中芯國際這些企業還在堅持研發。
現在行業里有兩種聲音。一種說中國半導體彎道超車沒戲,差距太大了;另一種說慢慢積累,總有一天能追上。但現實是,差距確實存在。比如ASML這臺30億的機器,中國現在造不出來,連核心光學系統都差得遠。
不過國內沒放棄。中微半導體的刻蝕機已經用在臺積電的生產線了,華虹半導體的生產線國產化率做到60%,這些都是進步。政策上,政府把半導體列為重點,錢、人才都往這邊傾斜。
最后說個冷知識:買光刻機不光花錢,還要花時間。ASML的機器到貨后,客戶要花幾個月調試,培訓工程師,還得配合其他設備一起用。中國現在雖然買不到最新款,但老設備的維護團隊越來越專業了,這也是經驗積累。
總之,ASML的新機器出來了,中國在想辦法補課。路還很長,但至少在往前走。至于能不能追上,得看誰能熬得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