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日來,淘寶閃購(餓了么)、京東、美團的外賣大戰激戰正酣。7月18日,市場監管總局約談三家平臺企業,要求規范促銷,理性競爭。多地餐飲協會也發布倡議,呼吁停止“內卷式”競爭。
在這場外賣大戰中,不少中小商家裹入其中,感慨堂食和外賣比例出現畸形變化,擔心自己線下利潤被線上不斷擠壓。有很多新開的店鋪,則直接放棄了堂食業務,只提供外賣服務。
近年來,這些無堂食外賣店一方面提供了便捷、低價的餐飲服務,另一方面由于隱蔽性和監管困難,帶來了不少食品安全風險。
近日,重慶率先出臺全國首個無堂食外賣團體標準,浙江也在探索無堂食外賣聚集區組團式管理。最近一段時間,多個城市對無堂食外賣進行專項整治與檢查。此外,據長江商報不完全統計,今年已有至少20個省份針對外賣行業發起專項整治,監管范圍包括反不正當競爭、打擊幽靈外賣、嚴查食品安全等。
日前,紅星新聞記者走訪北京、天津的多個無堂食外賣區域,不少店鋪整體環境相比有堂食店鋪存在明顯差距。有外賣員告訴記者,自己不會吃無堂食店鋪的食物。
三大外賣平臺方面則提到,將通過采用明廚亮灶、打造集中食堂、全民監管等方式,來保障無堂食外賣的食品安全。
記者探訪:
有的藏身農貿市場,有的一址多店
重慶《無堂食外賣經營服務規范》團體標準對無堂食外賣進行了定義:即通過網絡平臺方式接受訂單,不具備提供現場就餐服務條件,將食品配送至消費者指定地點的餐飲經營模式。
近年來隨著外賣產業的發展,無堂食外賣店增長迅速,但帶來的問題也突出。一些無堂食外賣屬于幽靈外賣(網上地址和實際地址不一致),部分店鋪存在衛生隱患等問題。不少媒體和自媒體博主都曾曝光過類似店鋪衛生標準不達標、存在安全隱患等問題。
近日,紅星新聞記者走訪了北京、天津多個無堂食外賣聚集地。
紅星新聞記者在外賣平臺上看到,在北京房山區一個農貿市場里,匯聚了很多疑似無堂食的外賣店。近日,按照外賣平臺上的地址,記者來到了這個農貿市場。此地經營主體是農產品、花鳥魚蟲等,里面有少量無堂食外賣店,在醒目位置張貼著營業執照,透過門口的玻璃能一眼看到整個后廚。
而在農貿市場后面,則聚集了大量無堂食外賣店鋪。其中多家店鋪聚集在一個小院的不同隔間,提供拌面、拌飯、餛飩等外賣,許多外賣員在門口取餐。由于天氣炎熱,店鋪外面放置著一些廚余垃圾桶,散發著刺鼻氣味。市場負責人告訴記者,市場內的檔口租金從2000多元到3000多元不等,后面的檔口租金則只要2000元。該負責人表示,只要手續齊全,自己把控食品質量別被投訴,監管部門不會經常來檢查。
在天津市紅橋區的一個居民樓一樓,一個招牌為美食城的底商也是無堂食外賣聚集地。記者在現場注意到,房間有十幾平方米,放了三四個灶臺,食材搬運、人員進出都很擁擠,在外賣平臺上至少能看到6家外賣店在這一地址上。
紅星新聞記者就該問題采訪多名北京天津的外賣員,他們表示,很多無堂食外賣店位于市場、小區一層或者老舊平房內,外賣員們普遍認為,相比有堂食店鋪,一些無堂食外賣店衛生條件較差。多名外賣員提到,自己點外賣會選擇有堂食的店鋪,不會選擇無堂食外賣。
不過,記者在探訪中也看到一些衛生狀況非常好的無堂食外賣。在北京豐臺區,記者來到美團打造的一家名為“浣熊食堂”的無堂食外賣聚集店鋪,里面開業的店不多,每家店的整個空間都一覽無余,看上去十分干凈,食堂內一個電視上能看到各家店鋪制作的畫面。一家店鋪的店員告訴記者,檔口租金每月2萬元左右,并不便宜。
一名在天津的無堂食外賣經營者告訴記者,無堂食外賣最大的優勢就是成本低,無論租金、裝修都要少很多。外賣平臺對面積、排風、爐灶等有一些要求,定期有工作人員來巡查,監管部門大概兩三個月也會來檢查一次。
各地規范無堂食外賣:
重慶出臺團體標準,浙江嘗試組團管理
如何監管無堂食外賣,一直是各地市場監管部門關注的問題。
7月1日起,重慶市《無堂食外賣經營服務規范》團體標準全面實施。該標準為全國首個聚焦無堂食外賣全鏈條服務的團體標準。重慶市場監管局在相關分析中提到,當前無堂食外賣呈現出迅猛增長態勢,但由于經營者主體責任和相關標準的缺失,部分商家存在服務質量參差不齊、食品安全難以保障等問題,給消費者的身體健康和消費體驗帶來負面影響。
紅星新聞記者從重慶市市場監管局獲悉,重慶市《無堂食外賣經營服務規范》對企業準入門檻、經營場所、食品加工制作、經營者責任、外賣配送環節、網絡餐飲服務平臺職責等方面都做出了具體規定。
重慶發布的首個無堂食外賣標準要求視頻記錄食品加工過程
記者在規范中看到,除了常規的食品經營許可證、健康證等資質以及一些食品安全要求,規范還要求劃分相應功能區,如外賣取餐區要與食品操作區有效分離,以防止交叉污染。另外,規范還要求店內要有視頻監控設施,應在網絡餐飲服務平臺和監管平臺公示食品加工制作過程的實時視頻監控信息。規范還要求網絡餐飲服務平臺,“應推動入駐無堂食外賣經營者公示食品加工制作過程的實時視頻監控信息,提供技術對接支持”。
浙江對無堂食外賣店的整改。圖據浙江省市場監管局
對于這一難題,浙江的解題思路是在全省推行無堂食外賣聚集區組團式管理模式。記者從浙江省市場監管局獲悉,這一模式的主要路徑有三種:改造提升型、品牌聚集型、新建示范型。改造提升,就是通過整合監管、街道和管理方三方力量,對自然形成的管理混亂、現場臟亂差無堂食外賣聚集區進行軟硬件整體改造提升。品牌聚集就是打造品牌餐飲外賣“衛星店”的聚集區。另外,對傳統農貿市場轉型升級,新建規范化無堂食外賣聚集區,引導分散商戶入駐聚集區,形成規模化組團管理效應。
紅星新聞記者了解到,當地還在打造“六統一”無堂食外賣聚集區:統一檔口單獨辦證、統一設有管理人員、統一公示商家信息、統一檔口功能布局、統一公開后廚環境、統一設置小哥驛站。
浙江省市場監管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組團式管理有效破解了無堂食外賣因隱蔽性、低成本帶來的監管難點,實現了外賣食品安全水平的整體躍升。據悉,全省共排摸出無堂食外賣聚集區161個,涉及無堂食外賣商家3040家,目前,已完成14個無堂食外賣聚集區規范化治理。
紅星新聞記者還觀察到,近期其他多個省份也都在加強對無堂食外賣的治理,對不合格的店鋪進行查處。據長江商報不完全統計,今年已有至少20個省份針對外賣行業發起專項整治,監管范圍包括反不正當競爭、打擊幽靈外賣、嚴查食品安全等。
平臺怎么管?
搭平臺、明廚亮灶、全民監管
三大平臺外賣大戰激戰正酣,面對越來越多的無堂食外賣店鋪,平臺是如何監管保證食品安全的?記者近日分別采訪了美團、餓了么和京東三家平臺。
美團方面向記者介紹了他們重點打造的浣熊食堂,表示未來三年將建成1200家“浣熊食堂”。浣熊食堂是以線下投資建設的集中式外賣廚房為基礎,以“全程可視可追溯”為運營原則,延伸至餐飲全鏈條,聯合商家共同保障食品安全。據悉,商家只要符合美團的食品安全標準,按照透明開放原則進行運營和改造,均可入駐。
一無堂食外賣聚集區域,各家后廚的操作被全程視頻記錄
餓了么方面表示,“互聯網+明廚亮灶”對于提升無堂食外賣的食品安全水準具有重要作用,自2018年以來一直在鼓勵推動商家開通明廚亮灶,并搭建視頻AI管理平臺對明廚亮灶視頻進行遠程巡檢。據悉,參加明廚亮灶的店鋪,會在平臺上進入一個“透明餐廳”的列表,獲得相應推薦。
京東方面則告訴記者,京東外賣通過“視頻驗真+全民監督+日常巡檢”三重審核機制,門店審核通過率僅40%,杜絕幽靈餐廳入駐。在商家入駐環節,就有帶LBS定位的一鏡到底視頻驗真審核功能;京東外賣還發動全民監督,發現不合格餐廳可以線上反饋,一經核實立即下線,并對反饋者給予獎金獎勵;另外平臺還上線了騎手上傳定位功能,通過外賣騎手取餐位置與商家營業執照上的注冊地址的二次核對,排查商家無證或套證行為。
有外賣平臺從業者告訴記者,食品品質和安全與有沒有堂食不存在必然聯系,一些主做外賣的餐飲品牌,食品質量把控并不低于線下餐飲店。關鍵還是在于食品衛生的監管,線下店鋪有客流作為大眾監督,對于沒有線下客流的店鋪,通過無死角的攝像頭監督,同樣能達到很好的效果。
原標題:《多地規范無堂食外賣,記者探訪:有店鋪藏身農貿市場,有6家店在一個地址上》
欄目主編:施薇 文字編輯:董思韻 題圖來源:上觀題圖
來源:作者:紅星新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