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我們,發現更多城市之美
《東江湖兜率島全景》匡禮刊攝
尋史·兜率島
清晨,來到東江湖風景區碼頭,搭乘半小時渡輪,抵達傳說中的兜率島。一路上,江流如碧,水天一色,遙望對岸的兜率島,好似一頭雄獅酣睡于江面上。自南宋時,兜率島便被贊譽為“天下名山”,是東江湖上最大的島嶼,可謂是湖中有島,島中有廟,廟中有洞,洞中有廟,洞洞相連。
兜率靈巖位于東江湖腹地兜率島中,為資興古八景之一,宋代文人謝巖所著的《兜率巖記》曾載入《天下名山記》。亦有詩篇如此贊嘆它的壯麗奇特:“巖外虛無物,洞內別有天,憑空羅萬象,選性累千年,鬼斧修纓絡,神工鑄碗蜒,此間來老子,返照亦流連”。巖內的溶洞,皆形成于3億年前的古生代石炭紀,是世界唯一的湖泊島嶼溶洞,被譽為“宇宙奇觀”。
宇宙奇觀,鐘靈毓秀
登上兜率島,穿過題字“惟有東江”的古門樓,沿石階而上,便來到了兜率靈巖的入口。一塊氣勢宏偉的巖石上刻著“宇宙奇觀,鐘靈毓秀”,一語道出兜率靈巖的魅力。
初入洞中,略有微光,巖壁上鑲嵌著三四塊碑林石刻,雖被風化腐蝕,仍隱約可見“公立捐山土碑”“建造圣姆碑記”等碑名,仿佛向世人宣告溶洞的歷史底蘊。兜率靈巖內冬暖夏涼,常年溫度適宜,游人如織。盡管是皚皚冬日,洞內仍維持著十五六度的氣溫,令人不禁脫下厚重的棉襖,更加輕盈地探秘游覽。
深入洞穴,可見一座觀音堂,此為福壽寺,建于清乾隆五十一年(1785年)。寺內供奉著三尊神像,正中間供奉觀世音,左為壽星,右為財神。每年正月,前來燒香祈福的人不絕如縷。寺廟雖小,卻大有來頭,與“兜率靈巖”名字由來有關。
傳說觀世音喜歡溶洞,太上老君住的地方叫“兜率天宮”,又因兜率島山腰得巖,故名為“兜率靈巖”。又有古話傳言,東江曾有一條惡龍作祟,住在天庭兜率宮中的太上老君掐指一算,原來此惡龍是當年孫悟空大鬧天宮時,自己丟失的一條龍頭拐杖。于是他把煉丹爐前的石獅招來下凡,壓制惡龍,自此便形成了兜率島。
兜率靈巖全長近6千米,盡管現今開放的景區僅為1千米,卻已經一步一景,令人嘆為觀止。洞內的鐘乳石千姿百態,奇景環生,高低錯落,在現代燈光的裝點下,更顯奇妙,任人展開想象的翅膀,讓思緒遨游在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中。
沿著盤旋曲折的石階前行,迎面而來的是絢彩如畫的“孔雀迎賓”,端莊神圣的“觀音坐蓮”,生機怒放的“百花園”,栩栩如生的“老君煉丹爐”,氣勢恢宏的“海底龍宮”……流光溢彩之下,如同深入叢林秘境,又如親臨火山熔巖,剎那間,似幻似虛,仿佛誤入孫悟空大鬧天宮的現場,就差一片筋斗云,騰云駕霧穿梭其間。
兜率靈巖溶洞,如一座神秘的地下宮殿,蘊藏著無窮無盡的秘密,盡顯歲月的沉淀,時光的魔法。緩步其中,好似走進一座鐘乳石博物館,那昂首向上的石筍、精美絕倫的石柱、氣勢恢宏的石幕、錯落有致的石幔,巨大的石瀑從洞頂飛瀉而下,氣勢磅礴壯觀,讓人禁不住注目久視。
洞內高大偉岸的石柱,最高的達36米,為世界之最,如亭亭華蓋,從洞頂一直垂落到地面,是整個溶洞最有代表性的景觀之一。這些浩如煙海、色澤如玉、美不勝收的溶洞景觀,是自然的杰作、造化的神奇,更是文化的絕妙。
兜率靈巖:大自然的迷宮
作為資興古八景之一,兜率靈巖曾一度成為東江湖的“旅游金字招牌”。1986年,東江水庫關閘蓄水后,為了讓庫區移民群眾盡快安家、致富,資興市政府決定從山水入手,開發本地的旅游資源。
東江湖水平面上升后,周邊大小群山全被淹沒,唯獨兜率島留了下來。從20世紀80年代起,政府先后撥款修庵舍、筑山門、建亭閣、鋪游道、布燈光,打造兜率島旅游觀光路線。
不負眾望,1987年,兜率島對外試營業開放,當年資興接待游客4萬多人次,旅游收入2.5萬余元,慕名而來的游客越來越多,為資興吃了一顆定心丸。
1993年,美國洞穴專家羅德?肯來到兜率靈巖考察,稱贊道:“其他洞有的這里都有,其他洞沒有的這里也有,這是一個人人都值得觀賞的世界罕見的特大溶洞??芍^是‘大自然的迷宮’?!?/p>
“天下洞相似,此洞獨不同”。從兜率巖靈游覽歸來者,無不為其絕妙而拍手稱奇。時代變遷,東江水仍舊奔流不息,山靈水湄間,兜率島如同自帶仙風道骨的老者,靜靜凝望著這變幻不息的人間。
資興七里米粉鵝,流水席上的王者
采一縷,湯市茶香
湖南非遺 | 興寧刺繡,扎根鄉土的刺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