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行業來到品文化、品價值、品生活方式的消費者3.0時代,如何利用品質堅守與工藝創新的合力,滿足日新月異的消費需求,成為白酒行業的時代之問。
而在7月20日上午舉辦的柳林酒海香型發布會專家品評論證暨新品上市活動中,我們看到了一個長期主義的創新者以品質穿越周期的拳拳之心。
活動現場中國酒業協會、陜西省酒業協會等領導,季克良、沈才洪、徐巖等行業頂尖專家,以及企業代表、媒體嘉賓等三百余人齊聚一堂,以專業視角共探白酒香型發展新路徑,見證“柳林酒海香型”的正式誕生與柳林酒首款高端核心單品“柳林酒天青20”的驚艷亮相。
活動現場便有專家私下表示,在這樣一個近乎“萬馬齊喑”的市場環境下,柳林酒選擇在此時此刻發新品、定方向,其魄力值得贊揚,而本次活動參與嘉賓的咖位也側面證明了,柳林酒的所作所為值得大家報以關注與認同。
柳林酒的思考:以風味創新回應時代之問
上半年的白酒江湖隨著物質生活的不斷豐饒,大眾的生活水平和消費選擇進入到新的階段,基于此,中國酒業協會此前提出了三理性時代的概念。不斷以更高品質的風味創新滿足更廣泛的消費者需求,成為當下二三線白酒品牌的共同課題。
對此,中國酒業協會理事長宋書玉用10個“重要”來總結當下白酒行業需要做出的調整方向——釀酒多少不重要,釀好酒才重要;釀了多少好酒重要,存了多少好酒更重要;什么香型不重要,風味個性化很重要;產品科技創新很重要,傳承傳統技藝更重要;內在品質提升很重要,文化品質提升更重要。
柳林酒以傳統鳳香型白酒為基底的風味創新正是在此消費升級的大環境下應運而生的產物。
陜西柳林酒業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付小銅表示,酒海不是簡單的儲存器,而是有溫度、有呼吸的活器皿,更是三千年周秦智慧與農耕文明的結晶。今天面世的酒海香型,是對三千年傳承的敬意,更是一次敢于創新的實踐。酒海香型與柳林天青20的發布,是柳林酒對千年酒魂的深情回應,更是中國白酒用文化的厚度、科技的高度、產業的廣度參與全球競爭的一聲響亮宣言。
當大咖們共同啟動柳林酒海香型的瞬間,我們看到的不僅是柳林人以創新精神滿足消費需求變化的主動行為,更是柳林人堅守“釀好酒、存好酒、喝好酒”讓白酒回歸品質本位的行業初心。
品質為帆,創新為槳,柳林酒這樣迎接消費時代
穩健增長的行業壓艙石柳林酒的酒海香是什么?
宋書玉認為,柳林酒的酒海香是海納百香的兼容并蓄,不斷滿足消費者需求的企業理念,當然這是哲學層面的酒海香。
而在場最熟悉陜西市場與風土的陜西省酒業協會會長賈智勇認為,6個100%構成了柳林酒海香——100%的純糧固態發酵、100%的本地原糧釀造、100%的本部自主生產、100%的獨立工藝創新、100%的五年陳釀、100%的新銳品類優勢,這六個100%也構成了柳林酒未來走進市場的競爭優勢。
中國食品發酵工業研究院釀酒中心主任,中國酒業協會白酒分會技術委員會委員韓興林從科學角度解讀了柳林酒酒海存儲的感官特征——“四香、兩味”突出,即木質陳香、花香、果香、蜜香,馥郁感和醇厚感。
“雨過天青云破處,這般顏色做將來。”本次活動的另一個主角,自然是重磅上市的柳林酒新品——天青20。在多位行業專家的共同見證下,柳林酒天青20正式上市。
江南大學博士生導師、原副校長徐巖教授宣讀了品鑒會上各位大咖對于天青20的一致品評意見:無色透明,陳香、蜜香、曲香、醇香自然舒適,綿甜柔和,醇厚豐滿 ,諸味諧調,余味凈爽,空杯留香。
以品質筑牢品牌根基,以創新贏得消費機遇,柳林酒正以傳統釀造的堅守與品類創新的銳氣,在歲月與市場的交匯處,駛向更懂消費者的遠方。
“硬基建 + 軟運營”,柳林酒以從重主義投入市場
博觀而約取,厚積而薄發。歷經七年發展,柳林酒已成功打造出集萬噸優質基酒產能、現代化糧食種植基地、智能化包裝生產、高效物流運輸于一體的全產業鏈體系。目前柳林酒的優質基酒儲備已具備支撐百億級市場規模的能力。
正是因為七年如一日的深挖洞、廣積糧,才讓柳林酒海香型今日一朝驚艷。基于當下的市場環境與柳林酒的發展現狀,陜西柳林酒業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魏洪宣讀了柳林酒未來的發展策略。
產品布局方面,柳林酒以“酒海香型”為核心,鎖定大眾中檔及次高端市場。推出以8 年基酒 + 20 年老酒調味的戰略大產品“天青 20”,作為沖刺高端化市場的基石;同步推出 200-300 元陳釀系列覆蓋大眾市場,實現全價位覆蓋,提供多元選擇。
市場布局方面,柳林酒采取“深耕陜西、逐步發展全國”的基本策略。省內高端市場以天青 20 為旗艦,通過 “品牌建設 + 消費培育”雙輪驅動,發展 100 家高端經銷商,借 KOL/KOC 建消費培育體系;大眾以陳釀 15 為主力,“場景營銷 + 渠道深耕”,布局 100 家全渠道經銷商、3000 家終端,3-5 年爭目標價位市占第一。
省外逐步建立華北、華東、華中、東南和華南等五大銷售大區,側重地級平臺商。廠區將建綜合體驗中心、旗艦店,推定制服務,滿足多元需求。
這一營銷策略也讓我們看到,柳林酒正采取“硬基建 + 軟運營”的協同發力,基酒儲備筑牢產能護城河,產品分層精準對接消費升級需求,區域深耕與全國拓展的節奏把控,實質是將供應鏈優勢轉化為市場話語權。在當前消費力疲軟、市場信心不足的環境下,這種“厚積后精準破圈”模式,值得報以關注。
創新范式:從傳統基因中激活變量,構建白酒風味新生態
柳林酒海香型的誕生與天青系列的上市,從來不是一家企業的孤勇前行,而是中國白酒行業在消費3.0 時代集體探索的縮影。這場以風味創新為錨點、以品質堅守為根基的實踐,為行業留下的不僅是一個新香型的命名,更是一套關于如何在傳承中破局、在創新中立序的深層思考。
從風味創新的行業范式來看,柳林酒的探索撕開了香型板結化的口子。知酒傳媒創始人、董事長向寧認為,十二個白酒香型早已無法滿足14億消費者對風味的需求,而柳林酒以 “不做鳳香第二,要做酒海香型唯一”的氣魄,給出了破局答案。
江蘇今世緣酒業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長、副總經理、總工程師吳建峰認為,每個時代都有企業在通過創新不斷引領行業發展,引領著消費者的喜好。柳林酒的創新,順應了十四億消費者的飲用需求,以更豐富的味覺呈現、更優秀的酒體品質回饋消費者。
徐巖則表示,柳林酒風味創新的“硬核” 在于風格的個性化與品質的極致化相輔相成。酒海存儲并非柳林獨有,但柳林通過工藝創新激發酒海 “活器皿” 的功能價值,讓木質陳香、花果蜜香等 “四香兩味” 形成獨特記憶點,這種基于傳統工藝深層挖掘的創新,而非簡單的概念疊加。
對于柳林酒的創新,原山西杏花村汾酒廠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長、總經理韓建書直言“我是創新派”,并通過河南仰韶、皇溝等企業因香型創新實現增長的案例,證明了唯有讓風味創新扎根于工藝本質,才能真正打動消費者。柳林酒的實踐,為行業樹立了從傳統基因中找變量,從消費需求中找增量的創新范本。
從價值重構的維度考量,柳林酒讓白酒的“文化厚度” 與 “品質本位” 實現了共振。著名文化學者肖云儒認為,柳林酒的生產釀造,除了實體的酒曲,還有精神上的酒曲,那就是背靠秦嶺三千余年的歷史底蘊造就的民族自豪感。酒海恰恰反映出秦地創造者的思想——既隔離又呼吸交流。
從周期應對的視角觀察,柳林酒的布局為行業在調整期提供了破局參考。四川省酒類流通協會執行會長、長江風醞商學院院長鐵犁認為,白酒產業正面臨著第四個周期的深度調整,在這樣一個變革環境下,柳林酒有機會通過資源整合、廠商共建實現彎道超車,而柳林酒最大的優勢就是滿足了消費者對酒的三點要求:好的味道、好的文化、好的性價比。
當消費3.0 時代的浪潮奔涌而來,柳林酒以 “酒海香型”為筆,寫下的不僅是一家企業的成長宣言,更是中國白酒行業的破局指南:風味創新當以工藝為骨,文化表達當以歷史為脈,市場前行當以消費為向。這場關于傳承與創新的辯證實驗,終將推動更多白酒企業回歸品質本位、激活文化基因,在全球舞臺上唱出更響亮的中國味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