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提升預拌混凝土企業大氣污染防治水平、壓實生態環境保護責任,近日,儀征生態環境局聯合市住建局舉辦“生態文明充電站”——混凝土企業大氣污染防治專題培訓會。全市預拌混凝土企業負責人、環保及質量分管負責人共30余人參會,精準聚焦行業環保痛點。
此次會議直擊行業核心需求,圍繞三大關鍵領域展開深度解讀:儀征生態環境局明確企業大氣污染防治的具體標準及自查清單,部署污染源視頻監控設備聯網工作,推動環境管理向數字化、智能化轉型;市住建局則從行業監管維度,細化混凝土生產施工質量管理規范,督促企業以規范化管理落實主體責任。
一
分類施策,讓普法精準“滴灌”
緊扣不同行業環境管理特點與違法風險點,儀征生態環境局量身定制培訓課程。針對不同類型主體,先后開展用電監控操作、環境安全管理、常見違法行為警示等專題培訓,形成“一業一策”的精準普法體系。今年以來,8場“送法入企”活動已覆蓋500余人次,企業環境管理合規率顯著提升。
二
執法聯動,讓普法融入監管全過程
將普法宣傳嵌入日常執法各環節,執法人員在現場檢查時“邊執法邊釋法”:結合企業實際問題解讀環保法規,點對點指出隱患,實打實給出整改方案。這種“伴隨式”普法推動企業從被動接受監管的“要我守法”,向主動擔責的“我要守法”轉變,違法行為整改效率顯著提升。
三
長效機制,讓普法形成閉環效應
建立“普法—整改—提升”長效機制:定期梳理典型案例,編制《常見環境違法行為提醒單》精準預警;創新“邀約式”體檢執法,企業對照培訓內容自查后,可預約執法人員現場“把脈”,形成全鏈條管理閉環。目前,該模式已幫助多家企業系統性解決環保管理漏洞。
這場專題培訓,正是儀征生態環境局深耕“執法+普法”融合模式的生動實踐。該局嚴格踐行“誰執法、誰普法”原則,以問題為導向精準施策,通過分類培訓、聯動執法、長效機制三大舉措,推動企業守法意識與環保能力雙提升。
下一步,儀征生態環境局將持續創新“執法+普法”載體,強化企業主體責任意識,以更堅實的環保防線護航區域高質量發展,推動生態環境質量再上新臺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