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深的修琴鋪開在老城區的巷尾,木門上掛著塊褪色的木牌,寫著 “時光琴社”。他總說每把琴都有靈魂,那些斷裂的弦軸、磨損的指板里,藏著主人未說出口的心事。
初夏的午后,風鈴輕響時,推門進來的女人抱著個褪色的琴盒。她穿著素色連衣裙,發梢沾著細碎的陽光,自我介紹叫蘇晚。“這把琴能修嗎?” 她打開琴盒的動作很輕,仿佛里面裝著易碎的月光。
那是把意大利古董小提琴,琴身有道明顯的裂痕,琴弦早已銹斷。林深指尖撫過琴頸上刻著的小小 “晚” 字,忽然想起二十年前的事。那時他還是音樂學院的旁聽生,總躲在琴房外聽一個女孩練琴,她的《流浪者之歌》拉得纏綿又倔強,琴頸上就有這么個小字。
“需要一周時間。” 林深的聲音有些發緊。蘇晚留下琴時,鬢角的碎發被風吹起,像極了當年那個總在琴房門口等他的姑娘。
修琴的日子里,林深總在不經意間想起往事。他記得女孩說要考進音樂學院,記得他們在梧桐樹下約定未來,更記得自己突然搬家時,連句告別都沒說。琴身上的裂痕像是時光的傷疤,每修復一分,記憶就清晰一分。
第四天傍晚,蘇晚送來親手做的桂花糕。夕陽透過玻璃窗,在她睫毛上投下細碎的陰影。“我父親以前總說,好琴要遇對人。” 她忽然開口,聲音輕得像嘆息,“他年輕時也愛拉琴,后來因為意外,再也不能碰琴弦了。”
林深握著剛上好的弦軸,忽然明白琴身上那道裂痕不是意外造成的。他想起當年那個女孩說過,父親是她唯一的聽眾。
第七天清晨,林深調試好最后一根琴弦。當第一個音符流淌出來時,推門進來的蘇晚忽然紅了眼眶。“和我小時候聽的調子一樣。” 她輕聲說,指尖輕輕觸碰琴身,“我父親臨終前說,這把琴該還給它真正的主人。”
琴盒底層壓著的泛黃照片掉了出來,少年林深站在梧桐樹下,身邊的女孩笑靨如花。照片背面寫著:“等你回來,我們一起拉《月光》。”
林深忽然想起搬家那天,母親塞給他的信被遺忘在舊書里。信上女孩說父親病重,她要放棄考學照顧家人。原來這么多年,他們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守護著對方的夢想。
“其實我每年都來這條巷。” 蘇晚的聲音帶著哽咽,“總覺得你會在這里。” 陽光穿過窗欞,在她發間跳躍,像極了當年琴房里溫暖的光斑。
林深拿起小提琴,緩緩拉起那首未完成的《月光》。琴音流淌在布滿時光痕跡的琴房里,二十年前的遺憾與思念,都隨著悠揚的旋律漸漸舒展。蘇晚靜靜坐在對面,眼角的淚光在陽光下閃爍,像落在琴弦上的星光。
琴聲終了時,巷口的風鈴再次輕響。林深望著蘇晚鬢角新生的碎發,忽然明白有些等待從來不會過期。就像這把穿越時光的小提琴,即使蒙塵多年,只要初心還在,總能奏出最動人的樂章。
暮色溫柔地籠罩著老巷,修琴鋪的燈光亮了起來,將兩個重逢的影子拉得很長。時光或許會留下傷痕,但那些藏在琴音里的深情,終將在歲月里開出最美的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