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高江虹 實習生 陳曉冉 陳佳赫
本周奢侈品行業喜憂參半。歷峰通過強勁的珠寶業務扭轉了整體增長放緩的局面,但鐘表部門大跌。與此同時,新加坡蟬聯全球奢侈品消費最昂貴城市。美邦在數字化轉型上的挑戰顯現,快時尚品牌的生死考驗依舊嚴峻。長江商學院發布2025藝術品價格指數報告,當前或是三大洲藝術品投資的歷史機遇期。
好消息的背后也有過熱隱憂。老佛爺百貨通過優化店鋪和品牌布局實現雙位數增長;LVMH通過入股Molli進一步拓展高端針織品市場;安踏增長放緩,運動品牌競爭逐漸白熱化;泡泡瑪特的IP效應正在推動其營收大漲,成為市場焦點。
另一方面,Burberry依然沒擺脫中國市場疲軟的困境。Country Road多家門店倒閉和利潤銳減、DFS將退出大洋洲市場,也都在不同程度上反映出全球零售行業的復雜變化。Marni也將迎來新任創意總監。
此外,香奈兒合肥萬象城專柜沖突引起廣泛熱議,對于奢侈品來說,品牌形象與顧客溝通都是需要格外謹慎處理的問題。
1.Chanel合肥萬象城專柜爆發沖突
7月18日晚,一段在合肥萬象城香奈兒專柜拍攝的視頻在社交平臺廣泛傳播,引發公眾關注。視頻中,一名女顧客與柜臺員工發生激烈爭執,繼而上升為肢體沖突,雙方互相拉扯,場面混亂。
據合肥市公安局蜀山分局19日發布的警情通報,事件發生于當晚20時54分左右,涉事雙方為顧客王某與柜員羅某,沖突起因系顧客在店內拍攝遭柜員制止,雙方發生口角并升級為肢體沖突。事發后,現場群眾予以勸解并報警,警方到場后將兩人帶回調查。
經警方調解,雙方均表示深刻認識到自身行為不當,并提出和解申請。考慮到未造成明顯傷害,警方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相關規定,對兩人依法進行治安調解,未予以進一步處罰。
目前,萬象城商場方面已將監控資料提交警方,并表示積極配合處理。香奈兒品牌客服則回應稱“事件超出權限”,未對外作出進一步說明。
點評:溝通是品牌營銷的重中之重,香奈兒的后續處理將與其品牌形象直接掛鉤。
2.Burberry一季報收入下跌6%
7月18日,英國奢侈品牌Burberry發布截至6月28日的2026財年第一季度財報,該公司銷售收入下跌6%至4.33億英鎊,按固定匯率則下跌2%。期內,該公司同店銷售同比下降1%,但已較去年同期的下跌21%已大幅改善,也優于市場預期的3%跌幅。
CEO Joshua Schulman表示,一季度的同店銷售改善,管理層看到品牌渴望度正在回升,核心品類風衣和圍巾的表現尤為亮眼,秋季新品也受到高端消費者的積極反饋,讓品牌對接下來的轉型充滿信心。
點評:Burberry的業績雖然有所回升,仍受到中國市場疲軟影響。
3.LVMH入股Molli
2025年7月17日,LVMH旗下的風險投資部門LVMH Luxury Ventures宣布完成對法國針織品牌Molli的戰略投資。此次投資旨在支持Molli進一步拓展其全球市場,并加強其在高端針織品領域的品牌影響力。盡管交易金額未披露,但此舉被視為集團在奢侈品細分市場,尤其是高端針織品領域的又一戰略布局。
此次投資將加速 Molli 的全球擴張步伐。品牌計劃在更多歐洲城市開設門店,同時強化全渠道零售策略,并擴充管理團隊以支持增長。Molli 起源于 1886 年瑞士一家針織工廠,2014 年在現任首席執行官 Charlotte de Fayet 的帶領下實現品牌重塑,專注于法國與意大利制造的高品質女裝與配飾。
目前,Molli 在巴黎擁有四家門店,并通過自營電商平臺覆蓋全球市場,其產品已進入包括荷蘭、日本在內的逾百家國際高端零售渠道。2024 年,該品牌年營收已突破 800 萬歐元。
點評:這場聯姻能否擦出火花,還需要看市場接受度、品牌運營的雙重考驗。
4.歷峰鐘表業務業績跌7%
7月16日,歷峰集團Richemont公布截至 6 月 30 日的 2025 財年第一財季業績,盡管整個高端消費市場正面臨普遍放緩的壓力,得益于珠寶業務的強勁表現,集團銷售額實現增長,跑贏LVMH和開云集團。該季度集團銷售額達到 54.1 億歐元,約合 62.8 億美元,按不變匯率計算同比增長 6%。盡管略低于分析師普遍預期的 54.7 億歐元,但仍反映出相對穩健的市場表現,不過,增速相比前一季度的7%略有放緩。
其中,核心珠寶部門依舊是增長引擎。包括 Cartier卡地亞和 Van Cleef & Arpels梵克雅寶在內的珠寶板塊銷售額同比增長 11%,達 39.1 億歐元,符合市場預期39 億歐元,這也是該部門連續第三個季度實現雙位數增長。相較之下,鐘表業務持續承壓。旗下擁有 Piaget伯爵與 Vacheron Constantin江詩丹頓等品牌的腕表部門,本季度銷售額為 8.24 億歐元,按不變匯率計算同比大跌7%。
歷峰集團在公告中表示,當前全球經濟及地緣政治環境依然充滿不確定性,對整體奢侈品消費構成挑戰。
點評:珠寶業務持續火熱,鐘表卻陷入了寒冬。
5.長江商學院發布2025藝術品價格指數報告
7月16日,長江商學院與意大利博科尼管理學院聯合發布MM藝術品價格指數報告。報告顯示,過去25年亞非大三大洲藝術品價格增長最快,年復合增長率達到7.7%,而歐洲和美洲則分別為2.3%和4.4%。特別是中華藝術品價格指數在經歷疫情后反彈,2025年春拍上漲了9%,顯示出強勁的市場復蘇勢頭。
報告也指出,藝術品長期回報率低迷,近70年來市場呈現罕見的低迷狀態,特別是與股市回報率相比。盡管如此,由于技術發展和經濟繁榮,亞非大市場仍具有高增長潛力,同時伴隨較高風險。其中,趙無極、吳冠中等中華藝術家的作品流動性最佳,成為收藏者青睞的重點。
點評:全球藝術品市場正逐漸解凍,當前可能是投資藝術品的歷史性機遇期。
6.新加坡蟬聯全球奢侈品消費最昂貴城市
在全球高端消費市場版圖中,新加坡再次拔得頭籌。根據瑞士寶盛集團Julius Baer最新發布的全球財富與生活方式報告,新加坡連續三年蟬聯全球奢侈品消費最昂貴城市。香港和上海分別位列第三和第六,顯示亞洲仍是全球奢侈品牌的核心戰場。
報告顯示,倫敦在今年超越香港,位居第二,摩納哥和蘇黎世緊隨其后,上海則較2022年的榜首位置下滑兩位。自2020年該報告開始追蹤全球奢侈品價格走勢以來,今年首次出現“一籃子奢侈品價格下跌2%”的情況,被認為是異常的跡象——因為高端消費品長期以來的價格漲幅,通常是普通消費品的兩倍。
新加坡的強勢表現不僅反映在奢侈品價格上,更體現在消費潛力上。根據歐睿國際Euromonitor的最新數據顯示,2025年新加坡奢侈品銷售額預計將達到139億新元,同比增長7%,領跑中日韓主要經濟體,并將在2026年追平疫情前147億新元的歷史高點。
點評:新加坡的奢侈品市場,依舊處于全球消費版圖核心。
7.巴黎老佛爺百貨上半年銷售實現雙位數增長
2025 年上半年,法國老佛爺百貨集團Galeries Lafayette位于巴黎奧斯曼大道的旗艦店實現銷售額雙位數增長,顯著跑贏同期赴法國際游客 9% 的增幅。作為巴黎最具標志性的商業地標之一,該店年均客流量高達 3700 萬人次,其中 60%為海外游客。
銷售增長的背后,是老佛爺對門店硬件與品牌布局的持續優化。旗艦店近期完成了多層空間的翻新,進一步提升顧客動線與消費體驗。男裝區域擴大了對 Jacquemus、Lemaire 和 AMI 等本土設計師品牌的陳列面積,一層則強化了 LV 與 Chanel 等核心奢侈品牌的主導地位。為吸引高凈值客群,多家品牌還新增設了私人沙龍,進一步提升高端定制與專屬服務體驗,使零售坪效與品牌形象雙重升級。
點評:老佛爺通過店鋪優化吸引了更多國際客流,但新鮮感能維持多久?
8.安踏增長動能在第二季度出現放緩
安踏體育近日發布2025財年中期運營情況公告,顯示集團旗下多個品牌在上半年實現零售收入增長。核心品牌安踏實現中等個位數百分比的增長,FILA則錄得高個位數百分比的增長幅度。其他品牌板塊,包括迪桑特與科隆運動則表現亮眼,同比增長區間達60%至65%。
不過,增長動能在第二季度出現放緩。2025年4月至6月期間,安踏體育整體零售收入同比僅錄得低個位數增長,其中斐樂維持中等個位數增長,其余品牌則合計增長50%至55%。
值得一提的是,集團尚未將新近收購的德國戶外品牌 Jack Wolfskin 的業績納入主要統計口徑。此外,安踏方面強調,披露的數據僅涵蓋集團自營、合營及特許經營渠道的零售業務,包括線上和線下,并不代表整體財務收入。
點評:安踏的增長曲線看起來還算健康,但全球運動品牌競爭已經白熱化。
9.Marni 任命Meryll Rogge為新任創意總監
7月15日,Marni宣布了對比利時設計師Meryll Rogge的任命,這也是品牌創始人Consuelo Castiglioni離職10年后,Marni再次由女性設計師掌舵。這一任命緊隨她摘得 2025 年 ANDAM 大獎之后,也標志著她成為 OTB 集團歷史上首位女性創意領導者。
Meryll Rogge 是近年來備受矚目的設計新星,曾先后入圍 2022 年 LVMH 獎、2024 年 ANDAM 獎及 2025 年 Woolmark 獎,展現出在實驗性與商業潛力間的高度平衡。她的個人同名品牌以精致卻帶有張力的輪廓、對女性力量的當代表達而受到好評。
作為 OTB 的重點品牌之一,Marni 疫情以來的復蘇步伐明顯慢于集團其他品牌,2023 年其銷售額同比僅增長 8%,而 Maison Margiela 與 Diesel 分別增長了 23% 和 17%。Rogge 的加入被視為品牌重塑的關鍵舉措。
點評:Marni創意總監換人,將帶來驚喜,抑或是曇花一現?
10.泡泡瑪特第二季度營收預計同比增長超200%
7月15日收盤后,中國潮流玩具公司泡泡瑪特(POP MART, 港股代碼:9992)發布正面盈利預告:董事會經過初步審閱,預期公司第二季度營收將同比增長超過200%,凈利潤將同比增長超過350%。董事會認為,業績波動主要歸于以下原因:泡泡瑪特品牌及旗下IP在全球認可度進一步提升,多樣化的產品品類促進本公司營收增長,各區域市場營收均實現持續高速增長;海外營收占比持續提升,營收結構的變化對毛利、凈利潤均產生積極影響。同時,規模效應使凈利潤顯著增加;持續優化產品成本,加強費用管控,提升盈利能力。截至7月16日收盤(財報發布后的交易日),公司股價下跌4.03%至252.6港元/股,總市值約3392億港元。今年以來,公司股價已累計上漲195%。
點評:泡泡瑪特開啟業績狂飆之路。
11.美邦預計上半年凈利潤下滑逾90%
7月14日晚間,美邦服飾發布2025年上半年業績預告,公司預計 2025 年上半年歸母凈利潤為 700 萬元至 1000 萬元,同比大幅下滑約 86.98% 至 90.88%,扣非后凈利潤預計為 65 萬元至 95 萬元,較去年同期的 812 萬元下降近九成。公司表示,業績大幅下滑主要由于本期信用減值損失較去年同期顯著增加,同時去年同期出售南昌物業帶來一次性收益,而本期無此類收入所致。
此前公布的一季度數據顯示,美邦服飾當季實現營收 1.43 億元,歸母凈利潤為 639 萬元,顯示出二季度盈利能力明顯承壓。
點評:在數字化轉型的困難下,美邦的“快時尚”之路恐怕會更加艱難。
12.Country Road Group大批門店倒閉
澳洲國民時尚品牌Country Road Group旗下大批門店接連倒閉,業績遭遇斷崖式下滑, 利潤銳減71.7%。就在上周,Country Road位于悉尼QVB的旗艦店悄無聲息地拉下了門。而其姐妹品牌Trenery位于悉尼下北岸Mosman的Military Road門店已永久關閉,同區域的Country Road門店也因裝修暫停營業。此外,位于Pitt Street Mall的門店也計劃在租約于2028年到期后關閉。Country Road和Trenery均隸屬于南非的Woolworths Holdings,該公司之前還曾擁有百貨公司David Jones。在最新業績報告中,Woolworths Holdings披露截至去年12月29日的26周內,銷售額下降了8%。該品牌的營業利潤暴跌近72%,降至僅1420萬澳元。就連CEO Raju Vuppalapati也沒能扛住,在幾周前辭職離場。
點評:零售市場成本成了拖累。能否逆勢而上,還是得在產品創新和市場布局上發力。
13.DFS關閉多店
本月,奢侈品零售巨頭Duty Free Shoppers(簡稱DFS)宣布,由于經濟形勢嚴峻,將于9月底前退出大洋洲市場,關閉其在新西蘭和澳大利亞的門店——奧克蘭、皇后鎮和悉尼分店全部關閉。DFS發言人表示,其新西蘭門店將營業至9月30日,位于悉尼George Street的T Galleria商店將營業至9月10日。
DFS,是全球最著名的免稅奢侈品零售商之一,成立于1960年,由美國人 Robert Miller和香港的吳光正合伙創立。1997年開始,全球奢侈品巨頭 LVMH 集團(路威酩軒)正式控股DFS。該公司經營的主要品牌包括阿瑪尼、巴寶莉、寶格麗、香奈兒、雅詩蘭黛、雨果博斯、萬寶龍、Polo Ralph Lauren和范思哲等奢侈品牌。而此次關閉門店的主要原因其實不難理解,疫情之后國際游客數量恢復得沒那么快,尤其是亞洲客源占比高的DFS,銷量一直未能回暖;再加上市區店鋪成本太高,CBD店面租金貴等因素,DFS 的母公司LVMH在全球“戰略收縮”,把資源集中在香港、澳門、巴黎等超高流量城市,退出表現一般的區域。此前該公司已退出塞班島和威尼斯市場。
點評:租金成了壓垮駱駝的最后一根稻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