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報道,特朗普的專機尚未抵達北京,華盛頓的政治風向已悄然轉向。2025年7月中旬,彭博社曝光的內部消息揭開了白宮的真實態度:這位以關稅大棒聞名的總統在核心會議上"經常是會議室里最不鷹派的人"。他不再糾纏所謂的"巨額貿易逆差",甚至在公開場合肯定"中國正協助解決芬太尼問題"。
這種轉變與他對日本、歐洲持續揮舞關稅威脅的姿態形成鮮明對比——政治姿態的背后,是中美實力天平正在發生的深層位移。當美國財長貝森特暗示延長8月12日到期的關稅休戰期時,中國企業已在加速推進供應鏈自主化進程。
特朗普(資料圖)
貿易領域的微妙變化僅是表象。特朗普政府的態度軟化源于其貿易戰略受挫的客觀現實。在其第二任期伊始發起的貿易戰中,中國以精準反制措施展示了難以撼動的經濟韌性。今年上半年,中國出口逆勢增長創下貿易順差新紀錄,讓"美國優先"的單邊主義遭遇鐵板。
真正令國際社會側目的,是中國在科技領域的戰略布局。2024年5月,注冊資本3440億元人民幣的"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三期"正式啟動,相當于向半導體產業鏈注入500億美元活水。這筆資金重點投向半導體設備研發,其中光刻技術被置于戰略核心。從上海微電子裝備集團的持續攻關,到華為在上海建立的專項研發中心,再到新凱來等初創企業在極紫外光刻領域的突進,全國協同的創新網絡正在形成。日媒《日經亞洲》7月16日發出直擊靈魂的拷問:"中國能造出自己的ASML嗎?"答案正在實驗室的微光中逐漸顯影。
芯片(資料圖)
盡管中國在蝕刻、沉積等芯片制造環節已實現設備替代,光刻機仍是技術攻堅的最后堡壘。面對荷蘭ASML近乎壟斷的市場地位,中國采取雙軌并進的突圍策略:一方面在2024年斥資89.2億歐元(約合人民幣744億元)囤積設備,占ASML當年銷售額的41%,為自主研發贏得寶貴時間窗口;另一方面集中頂尖力量攻關光學系統、激光光源等核心模塊。德國夫瑯和費研究所專家安德烈亞斯·埃爾德曼坦言,光刻機是"機械、光學、化學的終極整合工程",但前美國半導體政策顧問梅根·哈里斯警示西方:中國企業的追趕速度正在顛覆傳統認知。
技術博弈的漣漪已擴散至全球產業鏈。美國政府7月15日批準英偉達恢復對華銷售H20芯片的決定,看似放松管制實則暗藏無奈。日本芯片設備供應商高管私下承認:"整個行業都在緊盯中國競爭者的突破,這將對非中國供應商形成巨大壓力。"當ASML股價因地緣政治動蕩一年下跌20%,其首席執行官富凱的警告更顯沉重——美國過度管制正迫使中國加速構建完整芯片生態,最終可能反噬西方企業的技術優勢。這種擔憂在東京和硅谷的董事會里蔓延,形成微妙的心理震懾。
半導體(資料圖)
回望歷史,技術封鎖從未扼殺真正的創新。當3440億資本注入半導體產業鏈,當舉國研發體系向光刻技術發起總攻,中國正沿著"引進-消化-超越"的路徑復刻高鐵奇跡。ASML的焦慮與特朗普的放軟姿態,不過是大國科技博弈進入新階段的現實映照。這場芯片戰爭的最終結局,將由實驗室里的納米級突破決定,而非談判桌上的政治姿態。當中國科研人員在無塵車間調試光學組件時,當上海微電子的原型機發出第一束深紫外光時,替代ASML的倒計時已在無聲中啟動——這或許正是令東京徹夜難眠的真實恐懼。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