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的一天,時任中央政治局委員的李鐵映在報紙上看到一條特別新聞,內容是記載一位彝族首領后人生活困難的消息。
李鐵映在看清楚那位彝族首領的名字以后,立刻將這件事重視起來,并派出身邊的工作人員到四川大涼山核實消息的真偽。
沒多長時間,被派往四川的工作人員就為李鐵映帶回了核實結果。
那就是報紙上的消息確定無疑,彝族首領小葉丹的后人目前生活困難,孩子們已經到了上不起學的地步。
李鐵映在得知這一情況以后,立馬下達命令,那就是將小葉丹的后人請來北京,由政府照料他們的生活!
那么,有關彝族首領小葉丹究竟有著怎樣一段歷史往事?他的后人們后來又是什么情況?
一 長征路上的結拜兄弟
1950年劉伯承帶領大軍解放大西南的時候,就專門吩咐過部下,前往大涼山尋找自己的結義兄弟小葉丹。
中央已經準備好讓他擔任西南軍政委員會委員。
要知道在革命隊伍中只有同志和戰友一說,可從來沒有講過因為和某位高級領導有著江湖結拜兄弟這種情況,就給予官職的。
而劉伯承之所以會講出這種話,自然也不是因為江湖義氣這么簡單,原因就是這位彝族首領小葉丹對革命有著巨大貢獻。
在長征的時候,如果不是因為他的幫助,中央紅軍就要步入太平天國將領石達開的后塵。
那是1935年5月,蔣介石為了進攻中央紅軍,特意親自乘坐飛機到達云南昆明指揮大軍,想要在大渡河以南地區重軍圍困中央紅軍。
在中央紅軍的轉移道路上,蔣介石一面調遣部隊圍追堵截,一面用飛機拋撒了大量傳單。
里面的內容都是詆毀紅軍的,想要以此斷絕紅軍一直依靠的群眾路線。
當時中央紅軍想要趕到大渡河渡口有兩條路,一條是利于行軍的“官道”,另一條則是經過冕寧縣的彝族人民控制區到達安順場。
相比于這條“官道”,彝族控制區的形勢要更加復雜,那里千百年來都是少數民族生活和聚集的地方,他們十分排外,常常會攻擊貿然進入這里的漢人。
按照當時的情況來說,走“官道”就可以避免這種問題。
可蔣介石也十分清楚其中的利害,所以將大量軍隊都布置在了官道大路上,等著紅軍趕到。
毛主席鑒于這種情況,就開始思考怎么才能找到最佳行軍路線,在避開國民黨的追擊部隊的同時,安全到達渡河點。
在這一過程中,有一位親歷石達開覆滅歷史的當地老秀才宋大順貢獻了極大力量。
他當年自從看到石達開帶兵覆滅于此,就像思考圍棋殘局一樣,想著有什么破局的方法。
中央紅軍抵達這里以后,毛主席為了了解當地情況,就找到了宋大順,宋大順告訴毛主席,當年石達開之所以會在此地陷入絕境,很大原因就是彝族控制區的原因。
石達開的部隊在那里遭到了彝族人民的四面攻擊。
所以損失慘重,最后落得全軍覆沒的下場,因此紅軍只有平安從那里通過,才能強渡大渡河。
毛主席很重視宋大順的這番見解,就派出兩員大將當開路先鋒,到彝族控制區處理好與少數民族首領之間的關系。
希望能夠獲得彝族人民的幫助,然后平安經過這里。
二 彝海結盟
這兩員開路先鋒分別是劉伯承和聶榮臻,他們都是四川人,對于這里的風土人情要更加熟悉一點,在遇到突發情況的時候,能夠處理得當。
劉伯承深知自己身上任務的艱巨性,一面翻閱書籍了解彝族人民的習俗,一面找向導想要和當地的彝族首領搭上關系。
在紅軍小分隊進入彝族控制區偵察情況的時候,劉伯承還再三叮囑他們,如果遇上彝族人民,無論如何都不能開槍,否則就軍法從事!
這些前去偵察情況的紅軍戰士們將劉伯承的話牢記心中,而彝族人民在遇到紅軍戰士以后,很快就將我方當作侵犯領土的敵人。
拿著武器對戰士們進行了毆打,很多人的槍支和衣服還被對方奪走了,可就算如此,戰士們也沒有違反軍令,沒有朝著對方還手。
前去偵察的戰士們帶著被攻擊的消息去面見劉伯承,劉伯承很快就搞明白了對方的首領名為小葉丹,是彝族首領中的少壯派,有著極高的威望。
劉伯承派人去和小葉丹取得聯系,告訴他紅軍沒有任何惡意,就是路經此地。
只要能夠安全經過就行,不會侵犯彝族人民的領土,也不會破壞他們平靜的生活。
小葉丹一開始對于這些話是不太相信的,他在得知有武裝部隊靠近自己領地的時候,就召集族人準備打仗。
可沒想到自己派去的人和紅軍起了沖突以后,對方拿著槍都沒有還擊,并且也不搶東西。
但凡是交易糧食也比尋常的價格更加公道,寧可睡在荒郊野外也不進村落。
紅軍的一系列民族政策引起了小葉丹的好感。
他覺得這支部隊與往常遇到的國民黨軍隊有著很大不同,就派出了自己的親信管家沙馬爾格去見劉伯承,看看他說的話是真是假。
沙馬爾格作為小葉丹的管家,經常代替首領與外界接觸,因此聽到過一些關于紅軍的消息。
在得知他們是為了窮苦人打天下以后,對我軍十分有好感。
在與劉伯承溝通的時候,沙馬爾格為我軍出了一個主意,只要劉伯承同意,順利經過彝族控制區這件事可以高枕無憂。
那就是彝族人非常重視義氣,只要劉伯承愿意和小葉丹成為結拜兄弟,紅軍就屬于自家人了,小葉丹一定會幫助紅軍安全抵達渡河點。
劉伯承作為革命將領,本身對于這種江湖儀式是很反感的,但此時為了紅軍大部隊的安危,就同意了沙馬爾格的這個建議。
三 后人由政府照料
小葉丹聽說紅軍大官要與自己結拜以后,很快就放下了以前對漢人的偏見。
最后兩人在1935年5月22日,在紅軍戰士和彝族人民的見證下,于彝海湖歃血為盟,正式結拜為義兄義弟。
儀式結束以后,劉伯承將陪伴自己多年的手槍送給了小葉丹,對方則將自己的坐騎送給了劉伯承,以此作為結拜信物。
有了這層關系的保障,小葉丹帶著自己的隊伍全程護送劉伯承通過彝族控制區,后面等到毛主席所在的中央縱隊抵達以后。
小葉丹也是全程護送,一共花了七天時間,將所有紅軍隊伍送到安順場渡河。
通過這幾天的接觸,小葉丹也被革命思想感化,愿意帶領彝族人民反抗國民黨反動政權,最終成為革命的一份子。
劉伯承走后,小葉丹牢牢記著大哥的叮囑,帶著屬下進行武裝斗爭,最后被敵人勾結內部反對勢力而殘忍殺害。
當時劉伯承正帶領八路軍活躍在抗日戰場上,并不知道小葉丹遇害的消息。
從彝族控制區一別,等到15年以后,劉伯承才率領大軍進軍大西南,進行最后的解放戰爭。
四川解放以后,劉伯承派人去尋找小葉丹,一面是惦記這位結義兄弟的安危,一面則是他當時挽救了紅軍,對革命有著重大貢獻,按理應該有所獎賞。
可劉伯承派出的尋人隊伍只帶回了小葉丹被害的消息,他的后人為了躲避仇敵追殺,也隱姓埋名在大涼山內,不知所蹤。
后來一直到劉伯承去世,都沒有放棄尋找小葉丹的后人,只是大涼山面積太大,有關小葉丹后人的消息一直沒有傳回來,最后劉伯承帶著遺憾離開了這個世界。
李鐵映清楚這段歷史,所以在報紙上看到小葉丹后人的消息以后,立刻派人將他們接到了北京。
當時小葉丹的妻子和四個孩子已經相繼離世,剩下的只有孫女果基曲比嫫,孫子沈建國,以及外孫伍龍。
在政府的照料下,這幾個孩子都被推薦入學校讀書,畢業后政府原本準備將他們安排在北京工作,但幾人堅持回到家鄉,幫助族人發展。
參考資料:
1、小葉丹:彝海結盟譜寫民族團結之歌——金臺資訊2022-07-29 08:07
2、彝海結盟:父親劉伯承與小葉丹在長征路上的民族禮贊——人民網2016年08月22日10:30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