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5年,紅軍來到了命運的路口——大渡河。猶記得當年石開達,就是在大渡河邊走投無路的。現在,紅軍也陷入到同樣的境地。
但毛主席不是石開達,他不會讓紅軍落到那個地步。而劉文輝的一個決定,也為我軍和他自己留了一條后路。
劉文輝做了什么樣的決定?
四川的復雜局勢
在巧渡金沙江之后,我軍繼續北上,準備前往川西北和紅四方面軍匯合。
老蔣見金沙江沒有攔住我軍,就命令薛岳率主力部隊沿著金沙江向四川而來。而此時,我軍已經進入到四川劉文輝的地盤。
劉文輝當時,在四川擁有一處不小的地盤。
當時的四川還不是后來劉湘一家獨大的局面,除了劉湘之外,劉文輝、鄧錫侯、田頌堯三人,也都是四川頗有實力的武裝。
不過四分天下的局面,在劉湘投靠老蔣之后就變了。雖然劉文輝和劉湘是堂叔侄,但面對勢力不斷壯大的劉文輝,劉湘也不斷打壓他。
投靠老蔣之后,劉文輝的勢力更是受到了重大打擊,甚至被劉湘拿下了雅安。
然而“二劉”鷸蚌相爭,老蔣漁翁得力。他不僅趁勢收編了劉文輝的軍隊,甚至還隱隱將手伸到了四川,動搖了劉湘的統治。
當時,四川可是還有鄧、田虎視眈眈。
所以劉湘明白,他不能對自己的這個叔叔下死手,不然自己就可能成為田、鄧的目標。
在劉文輝的主動低頭下,兩人也算是和解了。但經此一事,劉文輝手下的勢力被老蔣占了個七七八八,他心里對老蔣恨得牙癢癢。
后來雅安被還了回來,劉文輝也元氣大傷。
但再怎么樣,他敗給了投靠老蔣的劉湘,只能接受國民黨的領導。不過,即便如此,他對國民黨的服從也只是表面上的。
實際上,他的這支武裝勢力,還是自己獨立領導的。因此,他對老蔣的防范,甚至要超過對我黨的防范。
畢竟我黨只是經過他的地盤,不會主動和他搶地盤。但老蔣要是進入了他的地盤,恐怕他的地盤就不再屬于他自己,而是被老蔣“收歸國有”了。
其實這不僅是劉文輝自己的想法,而是當時幾乎所有地方勢力的想法。他們允許我軍通過自己的地盤,但絕不允許老蔣進入。
我軍長征之所以能成功,也正是利用了中央和地方之間“面和心不和”的破綻。
我軍之所以能順利到達大渡河邊,也和劉文輝想故意放我軍一馬有關。
劉文輝部下有個叫許劍霜的旅長,曾經加入過我黨,還是劉帥的老部下。紅軍入川之后,劉帥就給許劍霜寫了一封信。
許劍霜是劉文輝的心腹,他主動讓開道路放我軍離開。不僅如此,他還說服了其他部隊,讓他們一起放我軍離開了。
而劉文輝得知后,卻并沒有懲罰許劍霜。因為他知道,中央軍是比我軍更大的威脅。
強渡大渡河
但劉文輝也知道,自己可以不對紅軍出手,但自己不能妨礙老蔣的人。私底下搞小動作可以,但當著老蔣的面,還是要恭敬一點的。
當時劉文輝設計了五條防線,我軍輕松就突破了四條。其中的第五條防線,就是大渡河防線。
我軍拿下安順場之后,按理說就能順利過河了。但事實上,敵人已經將安順場的船銷毀了,甚至連當地百姓的門板都拆了。
當時我軍只搶下了三條木船,根本無法支撐大軍過河。要是等這三條木船將大軍運過河,恐怕大軍還沒有運完,敵人就將我軍包圍了。
我軍絕不會落到石開達的下場,所以毛主席已經想好了辦法。他決定兵分兩路,一路留在安順場渡河,奇襲橋對岸的敵人;一路則前往瀘定橋,將瀘定橋奪下來。
只要奪下瀘定橋,我軍就能通過瀘定橋過河了。
瀘定橋在大渡河的上游,那是一條鐵索橋,橋上放著木板。橋雖然簡陋,但只要我軍能奪下瀘定橋,大軍過河就沒什么意外了。
我軍想要越過大渡河的真正原因,是為了擺脫敵人的圍追堵截。在整個計劃中,奪取瀘定橋才是最關鍵的一步。
然而,老蔣既然都知道將船和門板銷毀,難道不知道留著瀘定橋就是給了我軍希望嗎?
老蔣當然知道,所以在紅軍剛進入雅安的時候,他就給劉文輝發過電報,讓劉文輝斷絕紅軍渡河的一切可能。
按照老蔣的想法,劉文輝銷毀了船和門板。
劉文輝的選擇
但到了瀘定橋這里的時候,他卻遲遲猶豫不決。因為老蔣給他的命令里,就有炸毀瀘定橋這一點。老蔣相信,只要炸斷了瀘定橋,紅軍就一定過不了河。
但劉文輝接到這個命令之后,卻一直沒有行動。老蔣多次催促他,他幾次三番找理由。
劉文輝先是告訴老蔣,瀘定橋是文物,還是康熙皇帝親自題了字的,不應該就這樣炸毀。
但老蔣是什么人,他根本不在意國家的文物。因此,劉文輝的這個理由在他這里站不住腳。
后來,還是劉文輝主動拆除了橋上的木板,老蔣才放他一馬。
畢竟當時他還在國民政府的領導下,就算和老蔣不對付,也不能明目張膽違背老蔣的命令。
其實劉文輝和老蔣的恩怨,早在中原大戰的時候就開始了。
當時劉文輝可是舉起了反蔣的大旗,和老蔣在戰場上打生打死。這也是為什么老蔣后來要扶持劉湘打壓他的原因。
當然,有這么個原因在,他不愿意給老蔣當炮灰也是正常的。他很清楚,只要有我軍在前面頂著,老蔣就暫時不會將目光放到他們身上。
所以不管怎么樣,他和我軍不能打個兩敗俱傷,讓老蔣撿了便宜。
老蔣給他下的命令,他都是一直拖延。這樣他不得罪老蔣,但也成功膈應了老蔣,還偏偏讓老蔣說不出什么來。
除了和老蔣不對付之外,他不想炸瀘定橋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
能在亂世中打下這么大的地盤,劉文輝也不是什么蠢的。他深諳“做人留一線,日后好相見”的說法,在做人做事方面很少直接做絕。
因為一旦做絕了,人家就要跟你拼個魚死網破,到頭來自己也得不償失。所以最好的辦法,就是給人留一條退路。
放在我軍身上也是這樣,他沒有炸斷瀘定橋,一方面是故意給我軍留的退路,一方面也是不相信炸了瀘定橋,我軍就真的無路可走了。
畢竟老蔣想了那么多辦法,紅軍還不是到了四川?炸了瀘定橋也不一定能攔住紅軍。
最關鍵的是,將我軍攔在他的地盤上沒有一點好事。畢竟老蔣早就說過,想要進入他的地盤打紅軍。
當時的劉文輝,可是恨不得趕緊把我軍送走呢!要不然老蔣真的來了,他才是真的走投無路了。
不過當時誰都沒有想到,我軍能創造飛奪瀘定橋的奇跡。
而我軍順利渡河之后,老蔣也沒有理由向他的地盤派兵了。
而當時的劉文輝,也沒想到他沒炸瀘定橋,最終給自己留了一條后路。1942年,周總理和劉文輝面談,他正式和我軍建立了聯系,雙方甚至設立了電臺。
后來老蔣敗局已定之后,他更是趁機宣布起義。
多年之后,他終于站到了人民的這一邊,也得以在北京安享晚年。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