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沒有受過古希臘文明的啟蒙
是一個現代國家落后與強大的分野
文丨文貫中
在國人中提起其他古文明,最會引起錯綜復雜反應的,大概要算古希臘文明了。這是內涵與外延和中國文明極其不同的一種文明。
因為這個原因,有些人出于無法明言的心態,總想對之排斥、貶低。難怪在自己成長的年代里,對希臘十分陌生。這種陌生感恐怕不僅僅是兩國相距遙遠的結果。
01
古希臘:
一種被中國“遺忘”的文明
當時一些熟讀古書而又掌握著人們生死大權的人,對中國帝王的御民之術津津樂道,如數家珍,但對希臘文明的智慧和理念,則是十分恐懼的。那些熟悉希臘文明的人,常常被貶為言必稱希臘,忘了祖宗的人,而嚴遭指責,嗤之以鼻。
可能是怕觸犯這些有權有勢的人,在我從小學到中學的年代里,無論是教科書,還是老師們,是很少提到希臘文明的杰出成就的,就是提,也是小心翼翼的。在開列原創性古文明名單時,除中華文明外,其他幾個便一定是古埃及,古巴比倫,和古印度的文明。古希臘文明是輪不上的。正統的歷史書里,希臘文明一直被列為由其他文明派生而來的文明,自然和原創性的文明不可同日而語了。
當然,出于老師的良知或心血來潮,偶然也會在課堂上提到希臘。例如,我記得初中教我平面幾何的老師,一天以神秘兮兮的語氣告訴全班,這套幾何學體系是由兩千多年前名叫歐幾里德的古希臘人集其大成,后人竟無法加一字。
我無法形容他的這番話給我的震憾。一個生活于兩千多年前的人,竟有如此的能耐,寫出一部至今令無數學子苦苦思索的幾何書,太不可思議。
▲歐幾里得《幾何原本》
另一位教物理的老師,提到阿基米德洗澡時發現浮力定律,興奮得光身裸體地奔到街上,大聲宣布自己的新發現。這個故事因極富戲劇性,引起哄堂大笑。老師的用意,自然是想提高我們學習物理的興趣。后來,自己讀雜書時,才知道,就是這個希臘人,基于對杠桿原理的深刻領會,竟有魄力說出;“給我一個支點,我可以橇起整個地球!”
如此精彩的事,當時的教科書是不會多化筆墨的。在那種環境里,希臘兩字在課堂里出現的頻率,是可想而知的。不知現在的情況好些沒有。
▲阿基米德發現浮力定律
年歲漸增后,才發現古希臘文明幾個字雖然在中國的話語系統里因遭封鎖,漸漸消失,然而像一切真正偉大,永恒,符合人性的事物和思想一樣,希臘文明所推崇,所追求的,不但符合一般民眾的本性,而且是全體人類夢寐以求的永恒目標。
因而希臘文明的影響,無處不在,即使發動另一場革命運動,也是無法抹掉的。一有機會,希臘文明便會在暗中吸引你的目光,震憾你的心靈,開啟你的智慧。
記得第一次偶然翻到介紹西方雕塑的舊書,見到古希臘人為他們眾多的男神,女神所作的雕塑的圖片后,內心感到的戰栗和敬畏無法言狀,不禁想,幾千年來各個民族在他們的藝術中竭力想要尋找和表現的最理想的俊男美女,不就在希臘嗎?女神們是那樣的端莊,輕盈,優美,溫柔,男神們則是那樣的雄健,英俊,瀟灑,坦誠。
黑,白,黃,棕,無論哪個人種見到這些栩栩如生的希臘雕塑,恐怕都會心服口服地說,這才是真正健康而不嬌柔做作的美的極致。
▲古希臘雕塑:米洛斯的維納斯
后來,看到有關西方古典建筑的書,又知道希臘的神廟建筑的高度和寬度因為符合黃金分割比例,因而在視覺上給人的感覺不但高大,挺拔,而且簡潔,和諧,美不勝收。
古希臘留下的公共建筑,無不以為民眾更好服務為首要考慮。例如,古希臘時期雅典和其他城市定期為民眾上演悲,喜劇和演奏音樂。供演出用的扇形露天劇場,不但可以容納上千觀眾,而且為了公眾集散的便利,和現代劇場一樣,留出多條通道,易于疏散人群。
▲古希臘埃皮達羅斯劇場
下鄉當知青后,和許多人一樣,思想漸漸變得現實,自然而然地對中國的社會問題感起興趣來。也許是當時對動蕩時代的丑陋,偽善,和血腥十分反感,對虛無縹緲的運動目標徹底感到幻滅,看到蕓蕓眾生在脅迫之下,隨指示而起舞,丑態百出,不由得常常問自己,貧困,愚昧,專制主義為何如此根深蒂固?出路何在?這樣的問題每到夜深人靜的時候,便會涌上心頭,無法驅散,卻又因思想的貧乏,想不下去。
東北的冬夜特別漫長,無聊。唯一的消遣便是躲在簡陋的集體戶里看書。書看得很雜。記得有一次在昏暗的油燈下,讀到關于五四運動的材料,才知道自己的孤陋寡聞,缺乏歷史知識。原來五四運動中振聾發聵的兩大口號’德’先生和’賽’先生,也是源自古希臘。
后來又找到一些介紹古希臘民主的英文材料,讀完后覺得眼前的油燈明亮了許多,茅舍也高大了許多,彷佛看到了漫漫長夜露出了一絲光明。我暗暗驚嘆古希臘文明的博大精深,超越時空。
原來這個文明不但帶給人們科學和藝術的萌芽,而且在一個專制政權為常態的古老歲月里,開天辟地第一個通過擴大公民權利和直接選舉,開創了民主制度。
▲雅典執政官伯利克里主持公民大會
當時,專制政權橫行于世界幾乎所有地方,唯獨希臘文明想要另劈蹊徑,可見這個文明所抱理想之高遠,追求真,善,美之徹底。古希臘文明的內涵從此在我的眼里便有了無限深邃的內涵,對它的景仰不免又高了許多。同時,對一面熱衷于宣揚傳統專制文化,一面反對別人多提古希臘文明的人的陰暗心態,也就豁然明白了許多。
兩年前,因對李約瑟之迷發生興趣,啃起歷史書來。不料讀了好多書后,漸漸悟出中國在16世紀之后逐漸落后,最后成為世界上最貧困的國家之一,而西歐由相對落后到有余力向全世界輻射自己的能量,意志,和觀念,竟然和有沒有接受過古希臘文明的啟蒙有關,因而又強迫自己多讀一些有關古希臘的書,包括顧準在動蕩時代對希臘文明的深刻思考,對古希臘文明的獨特性,超前性和現實性,有了進一步的認識,并體會到希臘文明的獨特性,超前性和現實性竟又是和希臘的獨特的地理稟賦密不可分。
02
希臘文明的獨特性
希臘文明雖然不是最古老的文明,但是,以獨特性衡量,它的原創性遠遠超越所有其他古文明。
希臘文明的獨特性表現在社會生活以城邦為中心,以貿易和殖民為立國之本,在人類活動的幾乎一切領域表現出極強的求知欲和進取心,并為人類第一次奠定科學萌芽和民主理念。
希臘文明的這種獨特性,過去是不被強調的,因為恐怕引起種族主義和西方優越論的聯想。其實,在我看來,獨特性并不來自希臘人源自雅利安人的種族背景,而是來自希臘的獨特的地理稟賦。
▲星羅棋布的古希臘城邦
古代的其他偉大文明都擁有千里長河和遼闊平原,都以農業為主要經濟活動,支撐一個巨大而散布于廣袤領土之上的人口,和一個擁有高高在上的皇帝的專制政治制度。但是,希臘是個例外。
今年六月,有機會攜家人到地中海作多國漫游,其中也到了希臘本土和散落于愛琴海中的幾個小島,親眼目睹了希臘的地貌。可用不毛之地概括的希臘地理環境,卻孕育出如此燦爛的文明,不能不感到人類的生存能力和世界的多元。
這個位于地中海東北岸的國家,全境布滿巴爾干半島特有的崇山峻嶺,缺乏大河和平原,僅在靠海處有些小而零碎的沖擊平原。不但希臘的地理形勢,而且它的氣候都極不利于農業發展。
由于具有典型的地中海氣候,希臘夏季時季陽光普照,萬里無云,雖有充沛的熱量,卻無雨水,極為干旱,放目望去,滿眼是枯黃的植被,猶如萬木凋零的深秋景色。這種氣候倒是有利于生產葡萄酒和橄欖油。到了冬天,希臘卻多雨而潮濕。由于缺乏熱量,只能生長冬小麥。
腹地狹小的結果使希臘城邦大多無法實現糧食自給,必須通過出口諸如葡萄酒,橄欖油等非糧食性農產品和精美的陶瓷等手工產品,和海外交換糧食,并用不斷海外殖民的方式,舒解城邦內的人口壓力。
受地理稟賦的限制,希臘文明顯然無法照搬其他農業文明的做法,只能將分工和貿易作為立身的手段。即使人口的大部分仍在從事農牧業,古希臘的農業和其他古文明的自給自足的農業也是有極大區別的。
希臘人必須將不能作主食的葡萄酒和橄欖油出口一部分,換回糧食。所以,希臘的農業不單純是自給自足的農業,而是和市場和分工相聯系的農業。所幸地中海周邊的其他主要文明,都以農業,特別是糧食生產為主,可以通過貿易向希臘提供食品。
這里,我想強調地中海的重要性。地中海的天然屏障使希臘和其他龐大的專制帝國隔開,保持文明演進的獨立道路,同時,地中海提供的舟楫之利,使希臘得以在沒有今天的高速公路和鐵路的情況下,和周邊國家進行通商往來。
▲地中海對希臘諸城邦的保護至關重要
像所有的通商口岸一定富裕一樣,貿易一定曾帶給古希臘人以暴利,使生活于不毛之地的古希臘人在無需擁有龐大農業,特別是自給自足的糧食生產的情況下,支撐一個相對龐大的非農人口,從事知識,藝術,體育,商業,手工業,和營造公共建筑等非農業活動。
人口基數遠遠小于其他古文明的小小的希臘,竟能留下無數用巖石堆砌而成的雄威的神廟,精美的雕塑,宏大的劇場,和寬敞的體育場地,令人驚嘆之余,也深深體會到貿易帶來的財富增量。
希臘建筑主要使用石頭,需要化費大量人口開采,運輸,加工,安裝。即使在今天,用石頭重建這些建筑,要動用的人力,物力也會十分龐大。人口不多,幅員不大的希臘在當時的條件下能夠完成這些浩大的工程,一定離不開貿易帶來的暴利。
巴比倫和埃及文明也留下許多石頭遺跡,和希臘相比,這些文明畢竟可以依賴本國的龐大農業和由其支撐的龐大人口。至于中國,建筑多用砍伐,運輸和加工要容易得多的木材。同等大小的廟宇,用木材建成,所需的工一定比希臘的少得多,因而所需的社會剩余也一定較希臘為小。
希臘文明的獨特性還表現在它所取的城邦形式。對內生型城市化的種種好處的認識,是在現代經濟學發達之后才完成的。歷史上,城市化只是人類在經濟利益的驅動下自發產生的社會形式,并非自覺的選擇。巴爾干的地形對古希臘城邦文明的自發形成發生極大作用。
希臘的地理稟賦十分不利于農業的發展和人口的繁殖,卻為古希臘著名的自由城邦的出現提供最佳的條件。腹地的狹小和糧食貿易的機會,使人口的相當比例集中于城市中,脫離農業。各城邦能借助周邊的高山自衛,卻由于腹地和人口的有限,在相當一段時期內,沒有一個城邦可籍以崛起而完全抑制其他城市的自由發展。
在人類的制度創新和技術創新方面,城市化是一個特別值得研究的題目。城市的出現由于人口的聚集,并使社會分工得以可能。而分工和專業化的發展使知識的積累和進步大大加快,并大大加快知識的傳播。
由于人口密集于一個相對狹小的空間,使各種產品就近獲得大的市場,各種社會基礎設施,例如交通,通訊,醫療,教育等,因其龐大的成本由較大的人口分攤而能較快完工,不斷完善,因而大大促進人際交往和商品交換。人口的密集還大大降低生產,發明,和市場交易的成本。
▲古希臘愛奧尼亞,以弗所城遺址(今土耳其境內)
在一馬平川的地方,自由而獨立的城邦無法長期存活。兩河流域,尼羅河流域,恒河流域,和華北平原先后發生農業革命,并因此孕育出龐大的人口。由于缺乏天然屏障,這些古文明必然以大一統的專制王朝為長期均衡的社會形態,以維持內部的穩定和防御外敵。
例如,最早出現的蘇美爾文明具有原始軍事民主制的特征,但在兩河流域的地理形勢下無法長期維持小而自由的城邦形態,最后難逃為巴比倫王國取代的命運。
春秋戰國時期是中國歷史上的異數。當時中原諸國都以各自的都城為中心,互相競爭,客觀上提供十分寬松的環境。這種局面在某種程度上類似于古典希臘的城邦間的競爭。諸子百家可以在林立的都城中選擇一處作為著書立說,招納弟子的立足之地,因而出現了百家爭鳴的盛況。
然而,唯有秦國雄居渭河平原,并擁有一夫擋關,萬夫莫開的潼關,其他國家之間并無天然屏障。這說明華北平原的地理環境畢竟能夠支撐龐大的統一帝國,群雄并立的局面并非長期穩態。果然,秦以其進可攻,退可守的地理優勢,各個擊破,滅掉六國,并立即采取焚書坑儒的極端措施統一民眾的思想。百家爭鳴的局面嘎然而止。
缺乏腹地的希臘不但取人口高度集中的城邦形式,而且必須將眼光轉向海洋和海外領土,以尋求新的生存空間。面對陌生的海洋,陌生的土地,陌生的文明,這種新的發展途徑既有可能帶來暴利,也帶來巨大風險,急需新的知識,新的技術,和求真的精神,以征服未知的世界。
因此,對周邊國家的經濟動態,政治動態以及它們的文化,語言,習俗和物價走向有密切注視的內在動力。這就養成古希臘人富于進取心,批判性,極強的求知欲望,不懈地追求事物的本原。
▲乘風破浪的古希臘船只
對比之下,中國文明位于資源優裕,卻與世隔絕的東亞地理環境中,因能向南,向東和向西南,甚至東北和西北源源不斷地獲得廣大的陸地新邊疆,幾千年來一直是走著由中原向四周陸地擴散人口和復制舊的社會組織和秩序的老路。
這條路中國幾千年來已經駕輕就熟,對社會組織和技術并不構成太多的挑戰,卻造成人口在空間上的分布越來越散。在當時簡陋的基礎設施下,日益散布的人口之間的社會聯系必然削弱,導致社會分工和城市化水平的日益下降,與海外的聯系越來越稀少。
顯然,古希臘的城邦文明和被動、孤立,靜止,人口高度分散而缺乏互動的農業文明有天壤之別。在農業文明中,城市多為政治控制和傳播官方欽定的意識形態的中心,追求的是大一統,秩序,穩定,服從和思想的同質化。因而農業文明所孵育的城市難以成為思想活躍,標新立異,努力探索未知世界的中心。
03
希臘文明的超前性
希臘文明的超前性表現在這種文明最先孕育了科學萌芽,為民主理念的探索和實踐提供第一個廣闊的舞臺,并以工商型的城市生活為社會活動的中心,和當時其他的基于農業的文明有天壤之別。
古希臘文明和中東的一些古文明相比,確實不算古老。在古希臘文明最輝煌的古典時期之前,中東的一些古文明已經存在了幾千年了,并達到了燦爛的頂點。希臘文明能迅速追上當時鄰近的先進文明,與它們并駕齊驅,自然可以由它臨近古文明的地理位置來解釋。地理位置的臨近在文明的傳遞上起了決定性作用。
例如,最早的蘇美爾文明的成果不但為繼起的巴比倫文明所吸收,而且對臨近的埃及文明,腓尼基文明和波斯文明等也曾有滲透。埃及文明對離它不遠,位于東地中海的克里特島上的米諾斯文明發生影響,后者的精華又被鄰近的希臘本土的邁錫尼文明吸收和發揚光大。這是中東文明向希臘傳遞的一條途徑。
古希臘還從由東往西的文明傳遞中獲益。位于地中海東岸的腓尼基文明對地中海的貿易,航海和殖民做出杰出貢獻,并首創拼音文字。波斯文明則對小亞細亞半島,包括愛琴海東岸發生深刻影響。腓尼基和波斯后來均與古希臘有許多互動。例如,希臘的拼音文字便學自腓尼基,而希臘對波斯則有長期的抗爭。
▲古希臘在東西方文明傳播中的作用巨大
這些來自南邊和東邊的一系列豐富多彩的早期文明在希臘文明崛起之前,便在文字、歷法、天文、數學、建筑、公共工程、社會制度等方面經歷了幾千年的長足進展,取得輝煌的成就,為古希臘的迅速發育提供及時的營養。難怪希臘本土在天文、數學、航海、貿易、殖民、哲學、藝術和社會組織方面的進步特別神速,由朦昧一躍而進入文明。
然而,更為有趣,也更發人深省的問題是,為何古希臘很快又得以創造出比這些鄰近的早期文明巨人更為輝煌的文明來呢?
野蠻民族生活于文明民族的周邊,迅速追上先進民族的例子舉不勝舉。宋代的遼,金, 蒙古,清代的滿族,廣義地說,中國周邊的日本,朝鮮,越南,都曾在短短幾百年間趕上中原的文物禮儀。但是,它們在和中國并駕齊驅后,并沒有超越中國文明。
古希臘在趕上當時的先進民族后,竟又能在短期內(主要在希臘古典時期,相當于中國的春秋,戰國時期)青出于藍而勝于藍,將當時的先進民族遠遠拋在后面,不但取得科學思想的突破,頻繁的發明創造,而且勇敢探索民主的理念,并付諸實踐,將本來是為王公貴族服務的城市,轉化為向民眾開放,有民眾廣泛參與的世俗性的,以工商為導向的城市。
古希臘人如此一幕又一幕前無古人的精彩演出,使人目不轉睛,在世界古代史中極為罕見。
▲古希臘瓶畫《阿喀琉斯和埃阿斯擲骰子》
如何解釋希臘文明能夠青出于藍而勝于藍呢?
首先要提到的是希臘文明的獨有的制度優勢。和當時其他的農業文明相比,希臘城邦文明由于采用民主體制,以工商為經濟活動導向,以城邦為人口積聚的形式,因而以相對較小的人口規模,在人類幾乎一切活動領域取得超常規的進展。
希臘城邦的民主制度,使他們在追求真、善、美的過程中,很少束縛和禁區。在民主體制下,公民崇尚的是以理服人,不接受未經驗證的所謂’絕對權威’。每一種理論都要經得起反復詰難和驗證。古希臘哲人養成對自然,對人生,對社會的各類問題追根刨底。可貴的是,他們并非胡思亂想,而是遵循已經發展得十分完善的形式邏輯作嚴格的推理和歸納。這種證偽過程能使人們迅速暴露謬誤,大大加快接近真理的過程。
其次,要提到希臘城邦國家所提供的都市環境,以及與外部世界高度互動的經貿,殖民關系。古希臘的城邦中,大部分居民住在四周的城郊從事農業生產活動,但居于城中的居民的比例即使以今天的標準來看也很高。例如伯羅奔尼撒戰爭爆發前的雅典總人口40萬,至少有三分之一的人口居于城中。這意味希臘的城市化水平在兩千多年便達到了中國在1980年代和1990年代才分別達到的水平。
古希臘的地理稟賦的優越性在于,既靠近中東古文明,又有愛琴海和地中海與之相隔,使它進可吸收鄰近的早期文明的豐富成果,并與之貿易,獲得自己匱缺的糧食和其他農產品,退又不易被波斯帝國等專制社會吞并,獲得由部落軍事民主制飛躍進入城邦民主制的獨特機會,因而能夠走出一條不同于所有其他古文明的發展道路來。
盡管每個古代文明都擁有自己的城市,但不同類型的古文明中城市的功能和人際關系可以十分不同,因而對技術進步和制度創新有非常不同的影響。以雅典為代表的古希臘城邦國家,在公元前的短短幾百年間的所謂古典時期,在人類活動的幾乎每一領域都處于領先水平,留下令現代人也嘆為觀止的燦爛遺產,得益于古典希臘的市民所享受的自由、開放,民主和世俗型的城市生活。
基于通商的港口城市,知識和信息隨著貨物的進出而自由流動,自然要較封閉、自足的農業社會更為充分,通暢。居民出于牟利的內在沖動,對外界的新事物是敏感的,好奇的,愿意隨時捕捉,及時消化,使居民變得見多識廣,愿意標新立異。
總之,民主制度保證對真理的追求不會遭到皇權的壓制和權貴的迫害,通商口岸的地位又保證信息和知識的流暢,自然使古希臘很快抵達地中海分工和貿易鏈的最上端,通過貿易獲得源源不斷的財富。希臘本土和愛琴海中的小島上隨處可見的大型公共工程的遺跡,其巍峨壯觀,即使今天也使人肅然起敬,砰然心動,人口不多,幅員不廣的希臘能有如此曠世遺產,自然是當年曾擁有大量財富的最好證明了。
▲帕特農神廟,始建于公元前447年
生氣勃勃的希臘城邦制度在文化、科學上的進步后來為羅馬文明所繼承。西羅馬帝國遭蠻族入侵滅亡后,古希臘的文明成果為東羅馬帝國的拜占庭所保存。
奧斯曼帝國于15世紀中葉攻克拜占庭前夕,大批難民攜帶古希臘的抄本和知識經意大利逃往西歐。后來以佛羅倫薩和威尼斯為代表的一些自由工商貿易城市在15世紀末在以重新發現古典希臘、羅馬為號召的文藝復興運動中扮演了極為重要的作用,創造了工業革命最后得以在英國出現的包括科學革命在內的許多早期條件。
究其原因,佛羅倫薩、威尼斯等城市在制度和功能方面和古希臘的城邦十分相象,多是高度自治,工商發達,外貿興旺,市民和外界的聯系頻繁的港口城市,因而有內在的動力鉆研古希臘的哲人留下的智慧,發揚光大其科學傳統。
04
希臘文明的現實性
各個古代文明都提出自己的終極理想。有些理想在今人看來,或迂腐老朽,完全沒有引人入勝之處,或過于虛無縹緲而令人生畏。
例如,古埃及人的理想竟是為法老一人的升天而效力,因而將社會剩余轉化成了一座又一座的壯觀而無用的金字塔,無數生命便在烈日之下一代一代地消耗于石塊的采掘,運輸和堆砌之中。這種理想顯然既不能導致社會的進步,又無法提升民族的精神,因而古埃及很快陷于朝代的周而復始而很少進步。
古印度人的理想是追求來世的轉胎,消極等待現世的逝去,因而對現世的進步常常漠不關心。
中華文明重視長幼有序,社會穩定,向往雞犬之聲相聞,老死不相往來的小農社會,推崇三皇五帝,面向遠古,厭惡未來,自然和全球化的世界潮流背道而馳。
各個文明中,唯獨希臘文明提出的真、善、美的理想,民主的理想,體格和智力平衡發展的理想,科學理性的理想,開放,進取,通過貿易和分工,各得其所的理想,城邦為民眾開放和服務,有民眾參與管理的理想,至今不但仍能為人們普遍接受,而且為人們所憧憬和向往。
▲古希臘哲學家蘇格拉底的理念在全世界受到推崇
由于希臘的地理稟賦,無法照搬其他基于農業的古文明的求生之路,因而在人類歷史上第一次企圖尋找一條農業之外的生存之路。希臘通過航海,貿易,殖民,獲得周邊農業民族的糧食剩余,建立以工商為導向的城邦國家,發展出生氣勃勃的城市公民生活,為今天的城市文明提供許多值得借鑒的地方。
希臘人不拒絕現世的享樂,例如達到極高水準的希臘悲、喜劇,音樂,藝術,和雕塑,奧林匹克運動會中的集體競技和健身,至今為全世界的時尚城市所心儀,爭相仿效。
古希臘人在公開而坦誠地追求體格完美,健壯,形象俊美,瀟灑,七情六欲得到充分滿足的同時,更提倡智力的提升和開發,崇尚智慧,崇尚理性,崇尚科學,追求真理,鄙棄謬誤。
▲古希臘雕塑《擲鐵餅者》復制品(原作為青銅雕塑,已丟失)
希臘人的民主理念,至今還是大部分國家想要追求而遠未實現的崇高目標。古希臘人熱心參與公眾活動,關心國家大事。例如,涉及城市的各種政策、措施,都經過演說家的闡述和公眾的辯論,民眾踴躍參加,積極發言。
古希臘人同時堅持,無論是安排個人的人生享受,還是選擇管理城邦的政治家,他們自身的尊嚴,獨立,自由,和民主不得遭到侵蝕和冒犯。
他們不能接受腐敗,貪污,專制,濫權,欺詐,奸佞,既不向往好皇帝的皇恩浩蕩,也不向往好清官的兩袖清風,為民作主,對如此許諾的僭主、政客,古希臘人勇敢地說,我們相信民主制度,而不是自詡的好人。
古希臘人因而將國家的命運通過直接民主掌握在自己的手中。他們甚至讓奴隸成為維持秩序的警察,要求公民服從他們的指揮和管束,接受他們對家庭糾紛或鄰居爭吵的調停。
在各個文明中,使人最感親切,最能激起常人的贊賞,也最接近今天普通人的生活理念的文明,便是古希臘文明所體現的理念。世人對奧林匹克精神的頂禮膜拜,最好不過地生動反映古希臘文明的親和力和現實性。
并不擁有龐大人口的古希臘城邦國家,在其存在的短短幾百年間,能留下如此豐富的物質和精神遺產,令人嘆為觀止。這個例子充分說明,人口的空間分布形式(即取自給自足的農村形式還是取面向工商貿易的城市形式)以及人際互動的制度形式(專制還是民主體制),更能說明知識和技術進步的速度。
工商型城市的積聚效應,民主制度下公民享受的廣泛自由,以及希臘通過參加地中海沿岸國家的分工和貿易,迅速占據分工鏈的上端,使以雅典為代表的希臘城邦國家以不大的人口規模和貧乏的資源的情況下,在知識,科學,技術,藝術,和文化的許多領域取得和同期擁有上千萬人口的文明相比毫不遜色,甚至遠遠超越的成就。
這是一種超前的文明。其基于真,善,美的內核價值,對今天的人們來說,仍是如此的合理,優美,高尚,和永恒,令人折服。
▲古希臘勝利女神雕像
當然,古希臘的社會制度的優點也埋伏了導致其衰敗的因素。希臘的奴隸制永遠是希臘文明的瑕疵。林立的城邦導致內斗不已,后來終為同文同種的馬其頓帝國,以及對其精妙絕倫的文化暗中心儀的羅馬帝國先后并吞。在馬其頓帝國和羅馬帝國的治下,希臘城邦逐漸失去民主和自由,創造、發明也逐漸沉寂。古希臘的命運應引起后人在堅持民主理念的同時,對導致內斗不已的大民主和暴民政治的警惕。
令人稱奇的是,古希臘文明的許多優點,正好可以彌補中華文明中存在的許多缺點。在我們努力繼承中華文明的優秀遺產,并將它們推向世界的時候,希望國人也能洞察自身文明的種種缺點和不足之處,以恢宏的心態,虛懷若谷地接納古希臘文明的優點,發揚它的許多崇高的理念。
唯此,才能在和平崛起的同時,在世界面前重新塑造出一個民主,理性,寬容,優雅的新民族形象來,成為世界民族之林中一員值得其他民族愛戴,尊重,乃至擁抱、親吻的可愛成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