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歷史上的辛亥革命,你能想到哪些人物?有些人肯定要說那可多了,黃興、孫武、宋教仁、黎元洪、孫中山、張振武、蔣翊武等。再往多了說也是不勝枚舉,可在這些人物中有一個現象,什么呢?那就是鮮有女性出現。
誠然,在辛亥革命時期沖鋒在一線英勇作戰(zhàn)的基本上都是男性同盟會會員和各地新軍,然而這并不代表當時沒有巾幗英雄的出現。同時期不讓須眉的巾幗并不少見,比如沈佩貞,在當時可是響當當的人物。
沈佩貞一生,創(chuàng)立過女子工藝廠和工藝學堂,又成立過婦女生計會和救國社。在同時期男子救國團體如雨后春筍興起的時候,這也堪稱巾幗英雄無疑。雖然不是新軍的領導者,也沒有指揮過有名氣的戰(zhàn)斗,可是沈佩貞此前為革命干過的那些事兒,即使是普通男子也要豎個大拇指叫聲好。
早些年的時候,沈佩貞就留學海外,到過日本和法國,見識不凡很有膽識。武昌起義后,沈佩貞參加了一個以女學生為主的團體。雖然不能扛槍上前線殺敵,可是沈佩貞不惜以身犯險,把炸彈綁在身上偽裝成孕婦;長槍放在棺材里,扮成出殯為新軍運送武器。
在沈佩貞看來,歷史上有花木蘭、秦良玉這些女英雄。辛亥革命推翻滿清,女子也當效法歷史上這些巾幗不能示弱。在后來,她干脆成立了一個組織尚武會。
在辛亥革命時期,一些女子團體也并不少見。武昌起義后,就有女子北伐隊,女子敢死隊等出現,可是同這些比起來,沈佩貞的尚武會比較特殊。
在沈佩貞看來,女子不輸男子,也應該上前線,可不能盲目,事先得軍訓一番。于是乎,沈佩貞專門設立了輸送、兵站配備、體操、測量、繪圖、琴歌、偵探等科目。
這樣看來,沈佩貞也算是頗有見地,有勇有謀了。首次招生,她就招來了500名學生,自己一身戎裝照也流傳開來,名聞一時,即使是辛亥三武之一的張振武都很給面子地做了尚武會的名譽總理。
不說為前線做了多大實際貢獻,單就這些事跡來說,沈佩貞也稱得上一位巾幗英雄了。為何會打過宋教仁,又讓孫中山很頭疼呢?事情是這么回事。
身為女子革命家的同時,沈佩貞還是一名女權主義者。在她看來,女子應該像男子一樣建功立業(yè),也應該和男子同等享受權利,尤其是參政這方面。
現在看來,沈佩貞這些想法并無不妥,現如今也都早已實現,可在清末民初軍閥混戰(zhàn),封建殘余濃厚的那會兒,這個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可就難了。
辛亥革命后,看到自己為之奮斗的目標沒能實現,甚至《臨時約法》也沒有為女子寫下參政議政的規(guī)定,沈佩貞很生氣。一次她率領30多人闖進了參議院大打出手,后來宋教仁改組國民黨的時候甚至不接受女性加入,沈佩貞又對宋教仁大打出手。一時間,沈佩貞的名氣更大了。
對于沈佩貞的意見,孫中山可以理解,可是也沒有什么好辦法幫上一把,畢竟一人難以力挽狂瀾。實在躲不過去,就建議找上門來的沈佩貞先通過提倡教育、普及知識的方式來大力發(fā)展女子團體,而不是眼下依賴男子代為出力。
即使到了袁世凱這兒,沈佩貞也是不依不饒,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的樣子。其結果就是,胳膊擰不過大腿,被老袁解散了女子參政同盟會。
受到挫折,可以理解,畢竟在軍閥混戰(zhàn)的時代確實不易,可是受到打擊后的沈佩貞卻搖身一變成了另外一個人。
因為曾經在北洋學堂讀過書,沈佩貞以此和袁世凱攀上關系,做上了總統(tǒng)府顧問,開始結交權貴。在自己的名片上也大做文章。上面寫了兩行字:
大總統(tǒng)門生沈佩貞,旁注原籍黃陂,寄籍香山,現籍項城。三個地名,一個指黎元洪,一個指孫中山,一個指袁世凱,沈佩貞都給自己找回了人脈和面子。人送綽號“政治寶貝”,可是這樣一位厲害人物,最后也是曇花一現,其結局不得而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