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剛剛因特朗普提及5架陣風戰機的可能性而有所期待,轉眼又迎來另一則不利消息,莫迪這次恐怕難以輕松面對了!
2024年7月19日,我國雅下水電站正式邁入建設階段。盡管這只是一個常規的能源與水資源管理項目,卻在印度國內引發了強烈震動。
多家印度主流媒體迅速對此事展開追蹤報道,一些評論甚至使用“戰略沖擊”“國家安全危機”等激烈措辭來形容這一事件。
為何這樣一個高度專業化的水電工程,在印度看來卻成了潛在的“戰略威脅”?其實,這正是莫迪政府慣有的“防御性思維”在作祟。
據悉,此次啟動的雅下水電工程是中國在雅魯藏布江上游部署的又一重要水利設施,規劃總發電能力超過200萬千瓦,主要功能為發電及區域水資源調配。
根據公開信息顯示,該項目在選址、環境評估與建設安排方面均依照國內相關法規嚴格執行,并就關鍵技術和施工進度向包括印度在內的下游國家進行了正式通報。
然而,印度的反應顯然超出了技術層面。自工程啟動以來,《印度斯坦時報》《今日印度》《德干先驅報》等媒體接連發表文章表達“憂慮”,聲稱該工程可能對印度國家安全、經濟結構以及生態環境帶來“深遠沖擊”。
早在年初,印度外交部就已對外聲明:“將持續關注上游水利設施建設,并保留采取必要措施維護國家利益的權利。”
印度方面的核心擔憂在于,上游大規模開發可能對其下游水量、水質以及洪水調節能力產生顯著影響。印度方面認為自身在水資源管理中“缺乏主導權”,處于被動接受地位,感到“嚴重吃虧”。
更深層次來看,印度存在兩個主要焦慮:
其一是農業用水可能減少的擔憂。印度農業高度依賴布拉馬普特拉河流域的灌溉系統,印度輿論擔心上游水庫建設可能打亂下游灌溉周期,進而影響糧食產量與社會穩定。
其二是經濟開發主導權的流失。印度原本計劃在布拉馬普特拉河推進一系列水電開發項目,擬建多座大壩與發電站。
但由于上游水資源控制權不在印度手中,若中國率先開發并形成“先發優勢”,那么印度后續項目的可行性與經濟回報將受到嚴重影響。
近年來,印度媒體與政府逐漸形成一種傾向——將上游正常的水利工程“安全化”,甚至“武器化”解讀,視其為一種非傳統的戰略博弈工具。
例如,《今日印度》近期一篇評論中提到:“如果中方掌握水資源調控能力,在特定時刻通過極端泄洪或蓄水操作,完全可能在不動用武力的情況下造成毀滅性后果。”此類言論雖無實證支持,卻在印度社會中引發不小的心理波動,使水利工程被部分人視為“潛在威脅”。
此外,在印度軍方、國家安全顧問等高層戰略文件中,布拉馬普特拉河流域的水資源控制問題已被列入“邊境綜合安全框架”,這標志著印度已將此議題納入地緣政治考量,不再局限于民生或工程范疇。
不過,面對印度方面的持續質疑,中國官方及專家多次澄清,該項目完全屬于中國主權范圍內的常規開發行為,不會對下游水資源造成破壞性影響。
據專業機構評估,該項目主要用于調節電力高峰需求,不涉及大規模水資源轉移或截流操作,其運行模式更偏向“平穩調節”,對下游水文周期影響極為有限。
同時,中國外交部也表示,愿通過雙邊溝通機制繼續交流信息并開展協調工作,言下之意是中方愿意對話,但絕不會接受印度干涉中國內政的越界行為。
中國水利政策研究專家指出:“如果每個上游工程都必須獲得下游國家批準,那就等于讓渡部分主權決策權,這在現實中不可行。解決問題的正確方式應是制度對接與科學協商,而不是制造恐慌或敵對情緒。”
當一個原本屬于工程與技術范疇的問題被不斷疊加政治、戰略甚至軍事色彩時,它就不再只是技術人員和規劃者能處理的事務,而是演變為輿論博弈、心理對抗,甚至國家戰略預演的一部分。
如今,中國的工程已經啟動,而莫迪仍在不斷制造陰謀論,實在令人啼笑皆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