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率下降,賴清德計劃上演“過境”戲碼,刷一刷存在感。
可“金主”未必吃這一套,大陸也不會答應。
日前,島內民調出爐,賴清德施政滿意度跌至42.9%,不滿意度攀升至44.5%,再度出現:死亡交叉。
賴清德
臺灣“民意基金會”指出,賴清德已經走進執政困境。
有因必有果來形容再合適不過。
鼓噪“分裂”,功虧一簣
賴清德民調下降,與自己近期的政治表演脫不了干系。
此前,賴清德啟動“團結十講”系列活動,其第七講原計劃在花蓮公開討論民主議題,卻臨時改為閉門形式,懼怕人民監督。
更關鍵的是,賴清德在演講中拋出“雜質說”,將反對聲音比作需要過濾的雜質,被輿論痛批“撕裂社會”。
臺媒指出,這種“民主遮羞布式”的政治操作,使原本試圖凝聚共識的活動轉向對立。
除此之外,賴清德鼓動“大罷免”,聲稱要凈化政治生態。
但民調顯示53%民眾認為這樣的做法不適當,認為這一舉動是用公權力干預選舉。
與此同時,賴清德拋出的“兩岸關系并購論”持續發酵,將兩岸比作大公司并購小公司的言論被國臺辦定性為分裂謬論。
島內民調顯示,超過一半民眾不滿賴清德的兩岸政策,近半數擔憂軍事沖突風險。
這種對外激化對立危機,進一步削弱了民眾支持。
賴清德試圖通過團結十講重塑形象,卻因言行不一暴露自己的臺獨本質;推動大罷免意圖打擊對手,卻反噬到自身的公信力。
外交 KPI:不是建交是 “續費”
就在這節骨眼上,賴清德打算離島,“出訪”巴拉圭、伯利茲和危地馬拉,還傳出將借機“過境”美國。
所謂出訪,不過是借殼炒作。
巴拉圭、伯利茲在國際上存在感極低,但卻是賴清德打算盤的關鍵節點。
從過往經驗看,臺灣地區領導人“過境”美國多為象征性安排,賴清德則希望有所突破。
賴清德放出風聲要在紐約或達拉斯短暫停留,并安排會晤美方地方政要。
這種設想背后,是他對美國表達“政治庇護”的期待。
真正目的,是把“過境”美國作為外交成績炒作,試圖扭轉島內不斷下滑的聲望,為了向島內“臺獨”分子營造“倚美謀獨”的假象。
與此同時,據外媒披露,為換得“過境”機會,賴清德正準備大規模采購美國波音客機。
其實類似的“金援操作”不只限于美國。據悉,此次“出訪”三國,他還將宣布援助和投資計劃,用財政資金維持表面上的“邦交關系”。
近年,臺灣“邦交國”數量持續減少,現存“友邦”多集中在中南美地區,經濟發展水平普遍較低。
這些國家對臺灣的“外交承認”往往建立在經濟援助基礎之上。
“金援外交”因此成為臺當局維持“邦交”的主要手段。
這些所謂的“邦交國”早已形成習慣:臺灣援助若不到位,就可能轉而向大陸靠攏。
巴拉圭總統培尼亞在一次公開會談中便明示:“臺灣投資很慷慨,但我們從不忽視中國大陸的存在?!?/strong>
明擺著就是叫價談判。
但是賴清德樂在其中。
費力不討好:金主不買單
賴清德的算盤打的很好,但是不見得能打得響。
一方面,島內輿論對賴清德的“撒幣外交”極為反感。
當前島內經濟壓力加劇,通貨膨脹、失業率和社會分配矛盾凸顯,賴清德卻選擇把大量財政資金投入到沒有實質意義的“友邦”維系中。
社交媒體上一度流行一句話:“別人是出訪朋友,他是出訪債主。”連一些親綠媒體也開始質疑,此舉是否只為賴清德個人政治面子服務。
另一方面,美國方面也未必能如了賴清德的愿。
據《南華早報》援引消息人士稱,特朗普在內部討論中已表現出不同態度。
白宮官員也分成兩派。一派認為可以維持過去低調過境安排,不激怒任何一方;另一派則擔心引發中方強烈反制,主張取消一切與“臺獨”有關的官方互動。
中美正就貿易問題展開新一輪談判,如果此時高調接待賴清德,勢必刺激大陸情緒,影響談判氛圍。
與此同時,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在接受電視臺采訪時明確表示,希望盡快推進和中國的下一輪談判,并且直言:中國有美國想要的。
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
除此之外,日前,美國向中國解除了芯片市場的限制。不難看出,美國對華態度出現了轉變,迫切希望貿易破冰。
在這一背景下,美方不會讓賴清德成為破冰路上的絆腳石。
在線 “除雜”:零容忍擊碎擦邊幻想
大陸方面,態度始終明確。外交部發言人林劍在7月16日重申“三個堅決反對”。
- 堅決反對任何形式的美臺官方往來;
- 堅決反對臺當局領導人以任何名義、理由“竄美”;
- 堅決反對美方以任何形式支持“臺獨”分裂行徑。
此番表態,既是對臺灣的警告,也是對美方的施壓。
《人民日報》同樣發表評論文章,罕見地使用了“雜質”一詞形容賴清德,指其行為是制造分裂、挑動對立,是“中華民族必須清除的不安定因素”。
措辭之重,釋放出強烈信號:大陸已經不再容忍任何“擦邊球”行為。
更具現實意味的是,若賴清德執意竄美,大陸可能采取具體行動。例如重啟臺海周邊軍演,強化外交攻勢,甚至推動更多“邦交國”與臺灣斷交。
過去五年,已有九國與臺灣斷絕所謂“外交關系”,巴拉圭是否會成為下一個,沒有人敢打包票。
如果說蔡英文時期還能靠美國默契保駕護航,如今連這道門也在慢慢合上。
若不“走出去”,島內的怒火也許會燒得更猛。
若真的“走出去”了。
到時,就不是支持率的問題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