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瑞財經 楊宏彬
程虹現在的心情,估計是很復雜的。
在今年3月,他從良品鋪子老板手中,接過董事長權杖,并代行總經理職責。4月份,楊紅春上任良品鋪子總經理,程虹仍是董事長。
然而,僅在董事長的位置坐了4個月,程虹便因良品鋪子的控股權變更,而面臨權力的交接。
7月10日,良品鋪子(603719.SH)因公司控股權或發生變更而停牌。一周后,良品鋪子復牌并宣布,長江國貿將成為公司新的控股股東。
良品鋪子的原控股股東為寧波漢意,其與一致行動人良品投資合計持有良品鋪子38.22%的股權,而寧波漢意與良品投資的股權掌握在楊紅春、楊銀芬、張國強、潘繼紅4人手中,此4人正是良品鋪子實控人。
根據公告,寧波漢意與良品投資將以12.42元/股的價格,向長江國貿轉讓良品鋪子8421萬股股份,占良品鋪子總股本21%,交易總額10.46億元。
除此之外,長江國貿還將向良品鋪子的投資人今日資本收購8.99%股份。完成后,長江國貿將以29.9%的持股比例,成為良品鋪子控股股東。
幾乎同一時間,良品鋪子披露,寧波漢意以12.42元/股的價格向網谷創投協議轉讓良品鋪子2045.1萬股股份,占良品鋪子總股本的5.10%,交易總額2.54億元。
兩個買家同為武漢國資。
其中,長江國貿100%股權由武漢金控持有,而武漢金控由武漢國資委持有98%。換言之,武漢國資委將接替楊紅春、楊銀芬、張國強、潘繼紅4人,成為良品鋪子新的實控人。
網谷創投則由武漢臨空港產業創新發展有限公司持有100%股份,背后實控人為武漢市東西湖區人民政府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局。
若交易順利完成,良品鋪子原來的4位老板便可套現13億。然而,這筆交易還存在著一些不確定性。
01
此前賣股反悔遭股權凍結
對于出讓良品鋪子控制權,武漢國資并非楊紅春等人的第一人選。
今年5月份時,寧波漢意曾就出售良品鋪子股權一事與廣州輕工磋商,廣州輕工同樣是一家國資企業,由廣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廳及廣東省財政廳持有。
寧波漢意與廣州輕工已經簽署了《協議書》,約定了廣州輕工進行盡職調查后,接手良品鋪子。
并且,自協議簽訂之日至2025年5月28日,廣州輕工對寧波漢意所持良品鋪子的股份有優先購買權,若廣州輕工決定于2025年5月28日推進本次交易或簽署交易協議,寧波漢意應當無條件配合。
楊紅春、楊銀芬、張國強也與廣州輕工確認了協議版本內容,個人出具了同意與廣州輕工交易良品鋪子股份的承諾函。
然而,直至5月28日,寧波漢意卻不與廣州輕工簽訂相關股權交易協議,廣州輕工因此向寧波漢意發函催促,依舊未果。今年7月,廣州輕工將寧波漢意告上法庭,導致寧波漢意持有的良品鋪子19.89%的股份被凍結。
良品鋪子表示,寧波漢意與廣州輕工的股權轉讓糾紛,可能影響到前者向長江國貿轉讓股權,目前公司正在與廣州輕工積極溝通,協商解決方案。
然而,寧波漢意需要解決的還不止與廣州輕工的糾紛。截至目前,寧波漢意持有的良品鋪子7,590萬股股份處于質押狀態,占良品鋪子總股本的18.93%。
02
戰投也撤退
長江國貿向今日資本收購股權價格是12.34元/股,是低于向寧波漢意及良品投資的收購價的。收購3604.99萬股股份,占比良品鋪子總股本的8.99%,今日資本由此套現約4.45億元。
交易完成后,今日資本仍持有良品鋪子9.17%的股權。
在IPO前,良品鋪子有兩位主要的投資者,一位是徐新控制的今日資本,另一位是高瓴資本。在良品鋪子遞表上交所時,二者位列第二及第三大股東,持股比例分別為33.75%及13%。
曾經的良品鋪子,是資本市場里的紅人,2020年7月,其收盤總市值一度超過340億元。
高瓴資本早在2021年2月便開始減持良品鋪子,至2022年11月,高瓴資本的持股已經降至5.56%,并且其稱,將在未來6個月清倉持股。截至2024年末,良品鋪子的前十大股東中,已經不見高瓴資本的身影。
今日資本則持有良品鋪子的時間較長,一直到2023年12月才宣布減持。直至今年6月,今日資本在良品鋪子持股已經降至18.16%。
今日資本減持良品鋪子,或是無奈之舉。近年來,良品鋪子的股價表現不佳,目前市值僅將近55億,較巔峰時期已經縮水超80%。趁著有人接手,今日資本又成功落袋一大筆。
03
破局未果
楊紅春、楊銀芬幾人,或許早就在計劃賣掉良品鋪子了。
7月10日,良品鋪子因控股權擬發生變更而宣布停牌。停牌公告是晚間發出的,而當日開盤不到半小時,良品鋪子便蹊蹺漲停。停牌公告發布后,良品鋪子收到了上交所的監管函。
去年,良品鋪子出現了較大力度的分紅。2024年上半年,良品鋪子在凈利潤只有2304.29萬元的前提下,分紅9984.9萬元,分紅金額是凈利潤的4倍。下半年出現虧損的情況下,良品鋪子再度分紅9984.9萬元,全年的分紅金額達到近2億元。
而2022年及2023年,良品鋪子的分紅金額只為約1億元及9,022.5萬元。
為何要賣?原因或與近年來良品鋪子的經營情況有關。2024年,良品鋪子虧損爆發,今年以來仍未能扭虧。7月14日,良品鋪子預告今年上半年業績,期內歸母凈虧損之多達1.05億元,扣非歸母凈虧損至多達1.3億元。
無論是2024年還是今年上半年,良品鋪子對于公司虧損都總結出了同一個原因:降價。降價原是良品鋪子用來提振業績的方式。
2023年,良品鋪子的營收及歸母凈利潤雙雙下滑,期內營收80.46億元,同比下滑14.76%;歸母凈利潤1.8億元,同比下滑46.26%。
對于這一情況,公司管理層或早有察覺。當年11月,良品鋪子總經理由楊紅春變更為楊銀芬,以換帥來尋求突破。
楊銀芬掌舵后,啟動了良品鋪子成立17年以來最大規模降價,300余款產品平均降價22%,最高降幅45%。要知道的是,在2020年上市時,良品鋪子定位是“高端零食第一股”。但公司承諾,降價不降質。
降價無非是為了實現薄利多銷,以營收規模來彌補毛利率下滑。但對于良品鋪子,這一策略未能奏效。
2024年,公司營收71.59億元,同比下滑11.02%。期內,良品鋪子堅果炒貨、果干果脯、肉類零食、素食山珍、糖果糕點收入同比均出現下滑。
由于降價不降質,良品鋪子的毛利率必然是是下滑的。期內公司主營業務毛利率錄得26.06%,同比減少了1.82個百分點。
銷售費用一直以來是良品鋪子最主要費用。在2024年的降價策略下,良品鋪子的營銷力度未減。期內公司的銷售費用達到了15.09億元,其中在促銷上花費4.39億元,促銷費用率提升0.33%。
毛利率下降及銷售費用率的上升,讓良品鋪子出現了虧損,期內歸母凈利潤錄得-4610.45萬元,同比下滑125.57%。經營現金流凈額577.15萬元,同比下滑99.55%。
良品鋪子之所以選擇以降價作為業績下滑的對策,與近年來受到量販零食沖擊有關。近年來,零食很忙、趙一鳴、好想來等量販品牌異軍突起,以“平價革命”的姿態橫掃市場。
事實上,良品鋪子想在價格方面尋找出路,是比較困難的。
良品鋪子走的是“代工 貼牌”模式,缺乏供應鏈支持,供應商基本都是頭部大廠。反觀量販零食,產品多是直連白牌工廠。雙方在成本方面有明顯差距。
良品鋪子也曾想入局量販零食,其在2023年2月出資4500萬元投資趙一鳴零食,但僅在8個月后便套現1.05億元退出。不久后,趙一鳴零食宣布與零食很忙戰略合并。
目前,雙方正在對簿公堂,良品鋪子認為,在雙方合作期內,趙一鳴零食刻意隱瞞公司重大事項。
相關公司:良品鋪子sh603719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