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6月,白鶴灘水電站首批機組正式投入運營。這座投資高達2200億元、總裝機容量1600萬千瓦的世界級水利工程,如今已順利運行三年。當初關于“花大錢建巨型水電站是否值得”的質疑聲還歷歷在耳,然而歷經三年檢驗,這座大國重器用事實給予有力回應。
三個維度,看懂白鶴灘的真正價值
首先,白鶴灘水電站的發電能力極為驚人。三年時間,累計發電1200億千瓦時,按每度電0.25元的補貼電價,收入約300億元。乍一看,這一數字與2200億元的投資規模不成比例,于是便有人拿發電收益直接和投資對比——“虧本”言論四起。
但現實遠不止賬面上的電費收入。白鶴灘的意義,從一開始就不是一座單純的發電廠。
其一,防洪減災功能。白鶴灘處于金沙江重點河段,是長江流域防洪調度的重要節點。在汛期,它能有效攔蓄上游洪水,大幅降低下游災害風險。僅此一項,避免的潛在損失和挽救的人命就不是金錢可以衡量。
其二,改善生態與航運。通過對河道水量和泥沙的調控,白鶴灘提升了長江中下游航道條件,延長了枯水期通航時間,減少泥沙淤積。這對長江黃金水道的暢通有決定性意義,同時保護了周邊脆弱的生態鏈。
其三,清潔能源輸出。作為“西電東送”的橋頭堡,白鶴灘穩定地把清潔水電輸送到江蘇、浙江等用電大省,為長江經濟帶和華東沿海經濟發展提供了堅實能源保障,還顯著減少了煤電依賴,每年可替代標煤超2000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上千萬噸,對中國“雙碳”目標意義深遠。
突破極限,凝聚智慧的豐碑白鶴灘不僅科技含量極高,還是幾代中國工程師智慧和奉獻的結晶。這里分布著世界罕見的柱狀節理玄武巖,是“在豆腐塊上建大壩”的世界級難題。團隊通過基礎創新加固,大膽采用289米高混凝土雙曲拱壩,加之智能溫控系統、新型建筑材料等前所未有的技術手段,解決了高壩抗震、溫控、防裂等技術瓶頸。
而發電機組更是全部自主研發,百萬千瓦級“國貨之光”,刷新了中國水電制造的天花板,把別國多年前的質疑徹底踩在了腳下。
結語
回到當初爭議:“收益太慢,投資回報周期長?!边@樣的計較,只看到了表面賬本,卻忽視了白鶴灘的國家戰略價值。從防洪、環境、運輸,到清潔能源供應,它帶來的整體經濟、社會和生態效益早已無法用單一電價收入來衡量。世界第二大水電站、六項“世界第一”,不僅讓“中國制造”傲視全球,也讓世人看到中國在高端水利和綠色能源上的實力崛起。
最后想說三年過去,所有質疑都已被數據和事實打臉。白鶴灘水電站是中國人用智慧和汗水凝聚成的偉大豐碑。它不只是幾組漂亮的發電數據,更詮釋了中國人面對世界難題時的勇氣、自信和堅守。未來,它將持續為國家、為民眾創造更多不可估量的長遠價值。如果說它象征著“中國方案”的厚重與擔當,那正是我們這個時代最寶貴的底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