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礦務集團總醫院伽瑪刀中心引入實時圖像引導(IGRT)全身型伽瑪刀!這一突破性技術將影像實時監控與伽瑪刀精準放射治療完美結合,實現治療全程動態追蹤。讓腫瘤治療邁入亞毫米級時代!近期已經投入使用,為患者帶來更好的就醫效果。
劇痛背后的元兇
50歲的張先生(化名)近兩個月被持續劇烈的腹痛折磨——臍周如刀絞,腰部如重錘,止痛藥從口服到針劑不斷升級,效果卻越來越差。外院CT顯示,惡性腫瘤已轉移至腹膜后淋巴結,這些"失控"的淋巴結像堅硬的石塊,壓迫著支配腹部的神經叢。
這種癌性疼痛是晚期患者常見的"生命不能承受之痛"。傳統止痛藥往往治標不治本,而全身化療對部分患者效果有限。當張先生輾轉來到徐礦總醫院時,多學科團隊為他制定了"伽瑪刀精準放療"的姑息治療方案。
伽瑪刀:無創的"神經解壓術"
伽瑪刀并非真正的手術刀,而是一種將數百束伽瑪射線精準聚焦于病灶的立體定向放療技術。針對張先生的情況,治療團隊在定位時做了兩項關鍵設計:
靶區擴大覆蓋:
不僅包繞轉移淋巴結,還將受壓迫的腹腔神經叢納入照射范圍
劑量梯度優化:
中心高劑量"融化"腫瘤,周邊適量劑量阻斷神經痛覺傳導
這種設計如同用"輻射導彈"同時執行兩項任務:縮小腫瘤體積減輕機械壓迫,同時降低神經敏感度——相當于從物理和生理雙重途徑阻斷疼痛信號。
療效出乎意料
治療三天后,張先生的疼痛評分從9分(劇痛)降至4分(可耐受),嗎啡用量減少60%。后續隨訪顯示,完成全程治療后他已基本停用強效止痛藥。更令人驚喜的是,原本預計3個月可能出現的腫瘤進展,在伽瑪刀干預后延緩至8個月,為他贏得了寶貴的生存時間。
晚期癌癥鎮痛新選擇
對于腹膜后轉移導致的癌痛,伽馬刀展現獨特優勢:
1.精準性:誤差小于1毫米,避免損傷腸道等敏感器官
2.速效性:72小時內即可起效,比藥物調整更迅速
3.持久性:有效鎮痛時間平均達6-12個月
4.協同性:可與靶向治療、免疫治療等聯合應用
目前,這種技術已廣泛應用于肝癌骨轉移、胰腺癌腹腔神經叢侵犯等難治性癌痛。隨著"精準姑息治療"理念的普及,伽瑪刀正成為晚期癌癥患者對抗疼痛的重要武器,讓生命最后的旅程保有尊嚴與質量。
CybeRay2.0
CybeRay2.0是世界首臺能夠實現實時圖像引導技術的伽瑪刀,可以同時完成腫瘤患者的頭部、體部治療,滿足了全身腫瘤進行伽瑪刀立體定向放射治療的精準性臨床需求,并將伽瑪刀的無創治療精度提升到了亞毫米級別。
1.治療可視化
CybeRay2.0具備全球領先的實時圖像引導技術,超越了現有的同類設備,將設備的治療精度提升到了亞毫米級別,真正實現了“可視化”放療。設備在治療過程中能夠邊治療邊定位,患者的定位必須與病灶位置完全一致,才能繼續治療。如果治療過程中患者位置移動,設備會自動停止照射,實時影像引導系統保障精準放療全程實施。
2.非共面旋轉照射技術
CybeRay2.0相較于過去的傳統伽瑪刀,采用了更加先進的CyberArc拉弧照射技術,可選擇任意角度和任意范圍,且不會增加治療時間,實現最大化提升伽瑪刀的劑量適形能力,能為每個患者提供最優的治療方案,既能保證達到殺死腫瘤的劑量,又不會對正常組織和危及器官造成傷害。
3.自動化質控
CybeRay2.0能夠在每天開機時完成自動質控,僅僅需要5-10分鐘的時間,就可以完成對照射野形狀、大小、準直器準確性和等中心精度的校驗,這項突破性質控技術重新定義了放療安全標準,將傳統"定期質控"升級為"預防性質控",讓每位患者都能享受個性化精準醫療帶來的生存獲益與生活質量提升。
4.新型放射源
傳統伽瑪刀的換源方式中,平均更換放射源時間約為20-45天,CybeRay2.0實時影像引導全身伽瑪刀采用了新型放射源更換方式,減少了導源時搭建熱室和完成后拆除機械臂的工作,能夠大幅節約換源時間,2天即可完成換源,極大降低對臨床的影響,將效率提升82%以上,不會造成患者的治療中斷,影響患者的正常治療。
專家簡介
王雪峰 主任醫師 副教授
立體定向放療科副主任
江蘇省免疫學會放射與免疫專委會委員
徐州市免疫學會腫瘤放射與免疫專委會秘書長
徐州市免疫學會中青年腫瘤專委會秘書長
徐州市抗癌協會生物和轉化治療專委會副主任委員
徐州市抗癌協會立體定向放射治療專委會秘書
徐州市核學會腫瘤放射治療專委會常委
伽馬刀中心簡介
伽瑪刀中心成立于2003年,目前是江蘇省臨床重點專科。中心引進的第一臺設備是國內首家最新一代雙重旋轉聚焦式伽瑪射線立體定向精確放療系統,20余年來收治了2萬多例患者,在淮海經濟區具有較高影響力。平均年治療病人1500例次,單機治療量居全國領先。科室一直重視醫療新技術及新設備的引進,今年再次引進由大醫集團研發的全球首發、亞毫米級CybeRay 2.0實時影像引導全身伽瑪刀治療系統,該設備是腫瘤治療的又一利器,可以為廣大腫瘤患者提供更加個體化的無創、高效的精準立體定向放療。科室現有病床55張,醫師、物理師,技師等20余人,其中高級職稱6人,教授、副教授4人,碩導1人,碩士以上學歷10人,同時負承擔徐州醫科大學、安徽理工大學臨床教學工作。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