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源:本文陳述所有內容皆為可靠信息來源贅述在文章結尾
開始打雙標牌?
加拿大對華關稅政策,卻是有話說,和美國沒談攏的東西,卡尼想從中國要了?
關稅匕首刺向中國,美國卻獲“豁免金牌”
7月16日,加拿大正式宣布7月底起,所有含中國熔煉澆鑄成分的進口鋼鐵加征25%關稅!
緊跟表示對中國今年對加鋼鐵出口量被砍半,超額部分再加征50%關稅。層層鎖鏈般的限制,顯然矛頭直指中國鋼鐵。
但也便是奇怪了,同一個政策文件,美國鋼鐵產品獲得全面豁免。
而當記者追問,卡尼也只是表示,此時并不是回應的合適時機,堂而皇之的“雙標態度”。仔細查看,實際這卡尼政府的關稅政策設計充滿政治算計。
凡是經美國轉口的中國鋼鐵無需繳稅,美國直接出口加拿大的鋼鐵更不受配額限制。這種赤裸裸的雙重標準揭穿了所謂“中國產能過剩”的幌子。
其真實意圖直指正在艱難進行的美加貿易談判,當特朗普政府威脅對加拿大鋁制品加征關稅并稱其為“美國的第51個州”時,卡尼選擇用對華示強來換取華盛頓的寬容。
更深層的危機在于,美國近期對所有進口銅征收50%關稅后,全球過剩鋼鐵正虎視眈眈轉向加拿大市場。
而卡尼此時突然拿起關稅盾牌本質是為抵御可能涌入的傾銷洪流,不過卻將矛頭轉向了中國。這種依附性決策暴露了加拿大面對美國壓力時的脆弱。
不過這典型的“政治投機”,卡尼也并非第一次這么干了。
就在今年4月,加拿大剛接下中國價值千億的石油大單,對華原油出口飆升至730萬桶,占中國當月進口總量的70%以上。
然而不到48小時,卡尼就在競選辯論中公開宣稱中國是“加拿大面臨的最大外國干預威脅”,更在北極開發、臺海問題上對中國橫加指責。
不過此時加拿大國內政局本就不穩。面對4月底大選,毫無執政經驗的卡尼急需塑造強硬領導人形象。其幕僚私下承認:炒作“中國威脅”是最廉價的選票收割機。
但很顯然這種短視邏輯延續了特魯多時代的對華策略,當美國對華加征電動汽車關稅時,加拿大曾不顧本國市場幾乎沒有中國電動車的事實,跟風加征100%關稅。
而如今自以為再炒作中國牌便可拿到想要的,卡尼也終是有些天真了。
卡尼遭“加拿大”攻擊
加拿大媒體直指要害:盲目追隨美國對華強硬政策,只會讓加拿大傷痕累累。而這些學者看得清楚:中國不僅是全球最大鋼鐵生產國,更是未來綠色技術的引擎。
當加拿大鋼廠還在申請政府補貼時,中國鋼廠已用上15%國債補貼推進氫基煉鐵、全廢鋼電爐。
更現實的考量在市場數據,越南、韓國、巴西位列中國鋼材出口前三名,2024年分別進口1200萬、810萬、360萬噸。
而巧妙的是,這些國家恰是美國前十大鋼材進口來源地,也就是說,封堵中國等于破壞全球供應鏈,最終傷及加拿大制造業。
所以說當卡尼在漢密爾頓談論保護時,他回避了一個事實:加拿大建筑工地用的鋼筋有40%含中國生產的鋼坯。
但與其說卡尼不清楚,不如說其對此選擇“裝傻”,仍舊把中國定為“傾銷威脅”的替罪羊,且誤讀了中國鋼鐵。
2024年中國對美直接出口鋼材僅占總量0.8%,但間接出口的家電、機械等含鋼制品高達1.4億噸。但這些產品正遭遇美國層層圍堵。
不過面對外部擠壓,中國鋼鐵業已開啟艱難轉型。2025年1-5月全國粗鋼產量降1.7%,利潤反增8.6%。此外全行業都在進入變革。
全國碳市場將鋼鐵納入管控,倒逼企業低碳改造。寶武集團板材直供率達70%,鞍鋼汽車板市占率28%。
政策引導上,超長期國債提供15%設備補貼,推動智能制造投入,所以加拿大媒體那句,當加拿大鋼廠還在申請政府補貼時,中國鋼廠已用上15%國債補貼推進氫基煉鐵、全廢鋼電爐,并非是個空話。
而卡尼這從美國沒要到好處,轉身對中方下手,實在是不地道之外,如今中方鋼鐵實力仍舊雄厚來看,卡尼這招終歸是踢到鐵板,場面難看。
參考資料:
和特朗普談不攏,加拿大居然轉頭“捅”中國一刀…——觀察者網
加拿大媒體:讓我們擺脫美國,與中國建立更緊密的關系——環球網
“加拿大的最大威脅不是中國,而是對美國的日益屈從”——觀察者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