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王暉
來源 | 首席品牌觀察
娃哈哈的瓜越扒越大了。
從21億美元信托基金到340億遺產爭奪,從三個“私生子”到“7子奪嫡”,而從公司高管到普通員工,連私生子的生母都被傳出了三個,劇情離譜到讓人不禁想問,這瓜保熟嗎?
? 圖源:微博網友
你笑短劇里的豪門恩怨太狗血,現實偏偏告訴你,藝術真的來源于生活,高于生活。
網友各種吃瓜眼花繚亂,社交媒體上也涌現了一大批“文豪段子手”。
有人調侃娃哈哈應該叫“娃多多”,有人送上對聯“六個孩子三個媽,一雙布鞋人人夸,橫批:娃哈哈”。
盡管網友玩梗不亦樂乎,如果宗馥莉親自下場內涵,那就更刺激了。
而最近娃哈哈投放的電梯廣告,就被網友發現了其中的玄機。
1
宗馥莉發海報“內涵了”?
在全網吃瓜正興奮時,有網友發現,娃哈哈在小區電梯投放了廣告。
? 圖源:小紅書@阿潼木麻麻
整個海報設計非常簡約,主視覺位置是一瓶經典包裝的娃哈哈純凈水,右下角有三瓶不同規格的娃哈哈純凈水。
文案“水就是水,讓水回歸純凈”看起來也平平無奇,其實就是把“純凈水”擴展成了一句話,強調產品的品質。
不過,最近正是大眾對娃哈哈解讀欲正旺盛的時候,就是這樣一張海報,引發了網友的激烈討論。
有人認為“水就是水”的言外之意是“三就是三”、“嫡女就是嫡女”、“私生子就是私生子”,這是總大小姐在替母親打小三,宣示自己的主權。
而畫面中一大瓶+三小瓶的分布,被認為是一個大人和三個孩子,也就是小三和三個私生子。
不過,也有人認為大瓶代表“大公主”宗馥莉,而三個小瓶代表三個弟妹,私生子就應該待在角落里。
甚至,有眼尖的網友還發現三個小瓶純凈水中,還有兩個“帶把的”,暗示有兩個“私生兒子”。
還有人給娃哈哈出主意,把文案改成“正宗的水,讓水回歸正宗”殺傷力可能更大。
? 圖源:小紅書@大只的洋洋
不得不說,果然是一生都在做閱讀理解的中國人,這想象力太絕了。
但很大可能性是,宗馥莉根本沒有這些想法,畢竟,雖然痛恨父親的這些私生子,但這些都是家務事,娃哈哈是無辜的。
有人就扒出2017年宗馥莉發布的一條微博,稱呼娃哈哈的logo為“小妹妹”,所以,她又怎么會用“妹妹”指代和自己對簿公堂的人呢?
? 圖源:微博
不過,有人就透露,這些海報是這周剛投放的,從投放的時機來看,借助“遺產大戰”的熱度提升大眾對娃哈哈的討論,有可能是宗馥莉的目的。
要知道,宗馥莉曾是娃哈哈的公關部部長,不可能不知道借勢營銷的重要性。
而且,我們之前也說過,從去年至今,娃哈哈的一系列負面新聞分散了大眾對其產品的關注度。
而這樣一張投放在電梯的產品宣傳海報,就可以把公眾視線拉回到產品上,恰逢瓶裝水銷售旺季,也可以拉升產品銷量。
2
波動的娃哈哈銷量
“支持宗馥莉”、“希望大公主不要把遺產分出去,都奪到自己手里”……
從目前的輿論風向來看,大部分網友選擇站在宗馥莉一邊,希望她能打贏這場“遺產爭奪戰”,最終笑到最后。
但是,不同于去年人們用真金白銀支持娃哈哈,今年輿論風向和娃哈哈銷量反而不成正比。
有媒體就報道,在電商平臺,娃哈哈銷量出現下滑趨勢。
第三方數據平臺顯示,周末事件發酵后,7月14日、15日,電商平臺娃哈哈銷量下滑,日銷量從1萬-1.2萬區間下滑至5000-7500區間,關聯直播數從7月12日的317跌至7月15日的91,直播達人從此前的超200人跌至7月15日的75人。
? 圖源:藍鯨新聞
但與此同時,從天貓超市、盒馬鮮生、美團小象超市等平臺公布的“礦泉水熱銷榜單”看,娃哈哈在各平臺的銷量均在前四。其中,娃哈哈飲用水在小象超市公布的日銷售榜單中,位于“飲用水熱賣榜”第一。
? 圖源:藍鯨新聞
某種程度上,今天夏季娃哈哈的銷售業績對宗馥莉是一場嚴峻考驗。
回顧去年宗馥莉在2024年銷售會議上宣告,2024年娃哈哈以700億業績成功拉齊了十年前的業績規模。但很多人把這一成績歸功于大眾緬懷宗慶后的野性消費,是為娃哈哈的情懷買單,與宗馥莉關系不大。
? 圖源:娃哈哈官微
而為了提升2025年的業績,證明自己的能力,宗馥莉已經在加強終端建設,比如增加冰柜投放數量和陳列數量,以全面提高娃哈哈的終端陳列形象與占有率,但突如其來的“遺產風波”,很可能影響娃哈哈的發展勢頭。
就有不少網友表示,如果私生子打贏了官司,以后就堅決不買娃哈哈。
這可能就是很多人口頭上支持、消費上觀望的原因。畢竟,沒有人愿意自己給娃哈哈花的錢,成了分給私生子的遺產。
3
國資大股東下場了
在“遺產風波”發酵之初,面對記者求證,娃哈哈方面給出的回應是,“家族內部事務,與公司的運營及業務并無關聯。公司不會提供任何答復口徑或相關回應。”
但后續的各種發酵,早已經超出了“家務事”的范疇,甚至,連娃哈哈的大股東(占股46%)國資杭州上城區文商旅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都出馬了。
7月17日,杭州市上城區財政局回應媒體稱,已就宗慶后遺產相關紛爭“成立專班,介入處理”。
這對宗馥莉來說,并不算是好消息。
一年前,也就是2024年7月,網絡上流傳了一封宗馥莉的辭職信,就暴露過宗馥莉和大股東的矛盾,其中提到“杭州市上城區人民政府及娃哈哈集團部分股東就本人(宗馥莉)自宗慶后董事長離世后,對娃哈哈集團經營管理的合理性提出質疑,宗馥莉決定自即日起辭去娃哈哈集團副董事長、總經理職務,不再參與其經營管理”。
這一以退為進的策略,讓宗馥莉最終順利接手娃哈哈,在去年8月29日正式成為娃哈哈法定代表人、董事長兼總經理。
但這并不意味著雙方徹底化干戈為玉帛。
今年2月的娃哈哈“商標轉讓”事件引起軒然大波,根據娃哈哈的官方聲明,“娃哈哈”系列商標共計387件正在國家知識產權局申請由杭州娃哈哈集團有限公司轉讓至杭州娃哈哈食品有限公司,其實就是把“娃哈哈”從國資大股東轉給宗馥莉控股最多的公司。
? 圖源:娃哈哈官微
但后續演變為上城區文商旅集團希望將46%股份轉讓給宗馥莉,由于價格未談攏而終止。
或許在很多人看來,作為大股東的國資,是宗馥莉頭上的緊箍咒,但事實可能并非如此。
根據媒體報道,截至2022年底,境內“娃哈哈系”(包括體外公司)總資產為370.47億元,凈利潤為47.67億元;而國資參股的娃哈哈集團資產總額僅為58.07億元,凈利潤只有1871.28萬元。
? 圖源:微博
所以,也有一部分網友認為,宗慶后“遺產爭奪”牽扯出來的是國有資產安全、企業合規等更嚴峻的問題。
而這背后的復雜程度以及牽扯的利益糾葛,恐怕也是三言兩語難以說清楚的。
再看娃哈哈電梯海報中的文案“水就是水,讓水回歸純凈”,一瓶水或許可以做到純凈,但這瓶水背后的生意,又藏著多少恩怨情仇、是非對錯呢?
更多精彩內容 ,盡在【廣告案例精選】↓↓↓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