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金牌至上”的喧囂中,散文《淺談運動》作者陳本豪老師以一位年逾八旬仍每日散步的母親為鏡,照見體育最樸素的底色——健康。從奧運賽場到晨跑街角,他把零分跳水、金牌易主、希臘神話、乒乓讓賢等瞬間,串成一條溫熱的思考鏈:輸贏無定,興衰有時;比起獎牌的閃光,更動人的是永不服輸的精神,和全民健身的星火。一篇不談技術、不列數據的文章,卻讓我們看見運動如何與歲月握手,與心靈和解……
淺談運動
陳本豪
平安是金,健康是銀,這句話不知是誰說的,真想與他同飲一壺酒。
有家庭上了年紀的人,對生命的感悟就像大漠中的砂巖,一層一層地風化,也一層一層地堆積。母親早已八十有加,天天依然早晚散步,每當看到中國足球射進對方的球門時,她的歡呼聲讓秋水也不會感到悲涼。面對母親,無論是打壘的歲月,還是渾然的天性,我都愿意做一個樂觀的人。
近日,家中的主題曲是奧運,從開賽的那天起,電視一天到晚都開著。自幼體質較差,平時寫作都避免開夜車,這個星期我卻熬了兩個深夜,在中國體操男團比賽的那天,幾乎看到了天光。令中國人看重的金牌丟了,很多人流了淚。我為中國痛失金牌而惋惜,更為他們不畏強、不畏敗的精神而鼓舞。一人的失敗,影響了整體結局,隊員們卻能及時調整心態,擺脫失敗的陰影,一個個出色的表現和頑強的拼搏,贏得了連連贊許。騰海濱連續幾項出現重大失誤,他卻沒有氣餒,強忍痛楚,一直堅持把動作做完,也許,這就是體育競技本身力求弘揚的一種精神。
幾天來,到處都是奧運的話題,連見面時的一聲招呼,也在詢問和傳遞金牌的數量,人們隨著金牌的升降而同悲同喜,大眾的情緒幾乎被金牌的光輝淹沒了。體育的評比重在競技,分數是惟一的結果,但運動的意義則不同,它重在推廣與發展。即使金牌少一點,甚至沒有,只要能掀起全民健身熱,人人擁有一個健康的體質,人人擁有一份健康的心態,這比金牌的光輝更有亮度。
跳水是中國的強項,刺激又好看。在雙人跳臺的那天,彭勃和王克南一直遙遙領先,最后一跳王克南竟沒做完動作就跌入水中,巨大的浪花擊碎了金牌的夢想,我第一次看到從未看到過的零分。更不可思議的事情竟接踵而來,俄羅斯的名將薩烏丁同樣也遭遇意外落水,一連幾位名次較前的國家隊都出現較大的失誤,直至金牌花落希臘手中。希臘在本次奧運會中,以東道主的身份,榮譽配對參加了雙人跳臺項目,卻奇跡般地又一次創造了希臘神話。前不久的歐洲杯,希臘竟一黑到底,以冠軍的光環創造了今年的第一個希臘神話。我敢斷言,無論是上次歐洲杯的足球,還是這次奧運會的跳水,無論是金牌還是銀牌都會使希臘人瘋狂。今年的兩次希臘神話,既偶然也非偶然。假如希臘人沒有長期堅持該項目的鍛煉和參與,假如希臘人沒有成功地把握機會和擁有不服輸的精神,也就沒有希臘神話的再生,也許,這是上帝對弱者與奮斗的獎賞吧。
中國有一句俗語“皇帝輪流做,今年到我家。”程咬金就不服,結果他穿了三年龍袍,當了一代混世魔王。連皇帝都可以,金牌為什么不可以?記得有一次,中國在乒乓球大賽中丟了一枚金牌,母親為此而長吁短嘆,小孫子卻笑著對她說:“奶奶,您莫急,給別人一點機會,不然就沒有人跟中國玩乒乓球了。”要是真的有朝一日,外國人都不打了,只有中國人打,那絕對是一個悲劇。沒有永遠的贏家,也沒有永遠的輸家,正因為輸贏不定,人們才會努力去拼,這是上帝制定的游戲規則。古時的羅馬帝國,我國曾經的盛唐,還有當今的美利堅,歷史都沒有也不會賜予它永遠的輝煌。大與小,強與弱,興衰成敗,歷史使然。
“大風說來就來……大風說走就走。”炳陽的這句詩我忘不了。風來了,我經受,風走了,我依然在行走。沒有參加過體育賽事,無緣當一名格斗場中的健將,我則常常被牽系在運動之中。做了半輩子生意,所幸沒有對金錢著迷,卻不放棄在清晨的跑步中去積累歲月的籌碼,在勤奮與平和中去祈求平安與健康。
記住運動,認識運動,參與運動,常與平康握手。去了,來了,用不著悲,也用不著喜,只要有所認識,只要曾經擁有。勸君更進一杯酒,天涯海角任我行。
作者簡介:陳本豪、中作協會員、音樂家,籍貫武漢江夏。已出版散文集三部,紀實文學集七部。長篇紀實文學《京劇譚門》全四卷,被列入2019年中國作家協會重點扶持項目,參評第八屆魯迅文學獎,榮獲第八屆湖北文學獎。由選擇來詮釋與寬博他的含義,則有待未來時空的論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