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能繼續與你們共同探索中國海上絲綢之路文化!”來自上海海事大學“心引力·航跡”實踐隊的俄羅斯籍留學生Rinata Isaeva充滿期待地表示。
近日,該實踐隊沿中國海上絲綢之路足跡,走進江蘇省揚州市,通過組織中外學生踏訪千年海上絲綢之路地標、錄制《航運青年說》思政視頻等形式,沉浸式體驗海上絲綢之路文化,用鏡頭講述所見所聞,向世界傳播中國故事。
Rinata與實踐隊隊員共同錄制《航運青年說》
在揚州,Rinata與實踐隊員深度探訪了多處非遺航運地標。他們穿行于東關古渡的歷史長河,漫步在京杭大運河揚州段的碧波之畔,探訪“超級工程”江都水利樞紐,并在六圩燈塔公園留下足跡。一路走來,隊員們仿佛穿越時空,切身感受到揚州作為昔日海上絲綢之路重鎮的“頂流”地位。
“以前只知道俄羅斯的皮毛、蜂蜜通過陸路銷往東方。現在明白了,精美的中國瓷器和絲綢,原來就是從揚州這樣的港口啟程,經漫長海路或轉陸路,最終抵達我的家鄉。能站在這個起點,感覺非常特別!”Rinata感慨道。此次實踐將書本中的中國海上絲綢之路文化鮮活呈現,隊員們的每一步足跡,都如同與歷史的親切握手。
連續兩年參與實踐的隊員吳禮敏也深有體會:“我們去年走泉州、今年探揚州,一直在印證‘海上絲綢之路的本質在于互聯互通’。作為未來航運人,站在唐宋商船揚帆的古碼頭,我們深入研究古航道智慧,對話現代港口工程師,正是要用專業知識守護這條千年通道——讓‘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既承載集裝箱,也傳遞友誼與可持續發展的希望。”
實踐隊隊員為Rinata介紹瓜洲古渡公園
(中國日報上海分社 鄭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