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里有家長就吐槽了這樣的一個機構。
一周密集干預費用上萬,機構卻連教室都不讓家長進,孩子出來了,老師還一味說孩子的不好,甚至說家長干預不上心,制造恐慌,讓一味讓家長交錢?!
這真是讓人憤憤不平。
如果有這樣一個機會:
1.免費的密集干預(20天60個小時) 2.干預路徑清晰、復旦大學認可 3.公開透明,家長可全程參觀學習,走一遍孩子的干預之路,知道進步是怎么來的,還能學習操作,把實操延伸到家里。
有這樣的機會,你會來嗎?
咨詢暖星研究助手
1.
跟著清晰路線走
現在就出發
因為暖星模式前期試點研究得到了復旦的認可,在6月下旬我們開始了和復旦共同合作的實驗(批準號:FDU-SSDPP-IRB-2025-1-128)。
截至目前,已有30個孩子參與了研究。
并且,第一期(6月23-7月18日)已有8名被選為實驗組的孩子,在上海暖星之家參與了基于暖星TRAIN體系20天(60小時)的密集干預。
第二期實驗正在進行中,現招募第三期實驗人員,這次,不僅是在上海暖星之家進行試驗,實驗點還新增了北京的暖星之家!
暖星之家
左:上海楊浦校區
右:北京望京校區
ASD兒童的核心障礙是什么?
由于ASD兒童沒有社會性天性,加上父母不自然的回應,基礎和能力不能在人際互動中成長,進一步抑制更多人際互動發生,難有更多自身(包括社會性)需求,無法借助大量人際互動機會,發展完善社交能力,于是社交障礙就這么越來越大。
如果有一條路徑,告訴你踏踏實實地跟著走,跟著干預就一定能進步,你相信嗎?
我們的目的地是,提升孩子的核心社交能力的發展。
并且在一個更俯瞰的視角,從孩子的兒童心理學角度出發,將各個流派整合,給家長一條清晰的干預路徑。
相比于傳統教學模式,暖星模式提倡“學大于教”,讓ASD孩子“我要學”“我能學”,一路上,獲得認知、語言的成長。
在這條路徑上,“交通工具”是暖星TRAIN體系的火車頭模型:
主動階段,老師會先有意識地培養社交主動性,做大孩子需求,讓孩子“想接觸”。 參與階段:老師再有意識地維持互動,培養互動習慣,讓孩子“多接觸”。 溝通階段:再有意識地營造溝通技能提升機會,讓孩子“能溝通”。 社交階段:最后有意識地理解他人并塑造良好關系能力的提升機會。讓孩子“能交心”。
2.
一路會有怎樣的
收獲和風景?
從第一期已經出來的語言數據來看。
實驗組15個孩子回應性語言能力第一次評估時原來是34.75個月齡,經過20天密集干預,語言成長到了55.75個月齡,干預期間成長了20個月齡。 而沒有接受暖星干預的對照組孩子,第一次評估時原來是34個月齡,經過20天密集干預,語言年齡成長到了41.57個月,僅成長了7.57個月齡。
接受過暖星干預的孩子語言能力成長更快、更明顯。
表達性語言方面,也同樣進步顯著。
來看看踏踏實實走完20天密集干預全程的家長中,其中幾位描述一路上看到的精彩的風景吧!
@佳佳
(化名)
姥姥:對上學有信心了。
“本來佳佳9月份都要上小學,老師一入戶說我們上不了學,他認知太低了,我們很沒底,很著急。
干預期間,孩子每天變每天變,從固定玩幾個游戲到滿場跑,到他來主控整個玩的場景。從那時開始變了。
佳佳本來對外界原來都不是那么關注,現在在路上看到什么,比如東方明珠,楊浦大橋,都會和我們分享。眼神,疑問句、對人的關注,都慢慢出來了,積木搭建的難度也越來越高,認知也提升了,互動維持的時間也有提升。
這個收益是真是超乎尋常的,我們太運氣了,非常感謝。對主動性沒出來的孩子來說,這個方法太好了。不止是佳佳的主帶老師,其他老師看到佳佳也都是笑嘻嘻的,能感覺到老師們是真的愛孩子。
對于九月上小學,我們又有信心了。一鼓作氣下來,我們打算接下來仍然在暖星干預。
為表達對老師的感謝 佳佳姥姥贈送的玩具
@心心(化名)媽媽:我也想把暖星模式發揚光大
這20天孩子跟我是有互動了,我的心情很好!
以前我跟她玩的時候她不理我,我也不想理他了,現在的話他就基本上就跟我那NT老二似的,她會主動來找我。
以前她不會用語言表達,經常哼哼唧唧的。第一周的時候,當她不愿意的時候,她就會說出來,我不要。
第二三個周的時候,她的主動語言出來了,關鍵是很應景。以前她都會說一些不應景的話。在草地上看到看到狗屎了,她過來找我,說“狗屎”,拉我過去看。還有自己拿著她衣服給她阿姨看草莓熊。以前我沒發現這類的動作。
老師也很有愛心,我們家小孩是最沉的,第一二三天,她總是要老師抱起來,老師也不是很壯實,也沒有什么怨言,我其實挺感激老師的,感覺她是發自內心的那種愛。她和老師的閱讀時光也很好,很有默契,老師在給她讀的時候,她不懂的,會主動看老師尋求幫助。從我家到暖星要坐很長時間的地鐵,她也沒有情緒,聽到要來暖星,找老師玩,很開心。
以前我不知道方法,很迷茫,沒有信心,現在我自己也學了一點,很認可,有信心了。以后想在自己的區域把暖星模式發揚光大,幫助其他的孩子,在我們那里形成家長互相學習的組織。
@迪迪(化名)媽媽:最美的風景總在最后
孩子前三周的時候還沒進步,一直哭,看著其他家的孩子進步這么快,我還挺著急的。
不過在第四個星期的時候,孩子進步了。
本來只要人多的地方,她是不去的,哪怕你讓他過去,她就逃避地趕緊走了。
但是來了這兒以后,我們那么多人坐著,她是會過來穩穩地坐著,然后看看別人。
自從有了老二,我顧不上她,有一年的時間,她對我幾乎沒有依戀的感覺。這段時間,她對我的依戀也多了,安全感也多了,自信也起來了。
不僅主動粘我了,一天我累了,在租的房子里休息,她來找我,我說媽媽累了,她沒有像往常那樣哭鬧,而是聽進了我的話,自己去玩了。那一刻我覺得特別的美好,我能休息了。
3.
想知道更多招募信息?
新一期招募中!
這次新增北京暖星之家校區。
已通過復旦大學倫理委員會嚴格審批(批準號:FDU-SSDPP-IRB-2025-1-128),將全程遵循科研倫理規范,保護參與者權益。
招募信息如下:
復旦大學自閉癥兒童社交干預研究
招募家庭參與
一、研究背景與資質
由復旦大學心理學系主持的科研項目《神經多樣性視角下自閉癥兒童社交動機干預的隨機對照研究》已正式啟動。
本研究旨在探索符合自閉癥兒童需求的社交干預模式。該干預模式與傳統“矯正”模式不同,更加關注兒童內在動機與主體性,以兒童興趣為導向,以促進社交溝通技能自然涌現為干預目標。
前期試點數據顯示,參與干預的兒童在社交主動性、社交溝通以及游戲能力上顯著提升。
二、招募對象
我們需要您的孩子滿足以下條件:
? 年齡2-6周歲,確診為自閉癥譜系障礙(需提供診斷證明);
? 無嚴重共病(如癲癇、重度智力障礙)或感官運動障礙;
? 家長與孩子需在上海線下參與研究,包括基線評估、隨訪評估,以及 20天密集干預(上午、下午各1次,每次1.5小時);
? 家長自愿簽署知情同意書,承諾配合完成研究流程(密集干預+跟蹤隨訪評估,研究總時長約6個月)。
三、研究流程與分組說明
1. 整體流程
步驟
內容
時間與地點
① 報名與初篩
家長填寫問卷,研究團隊審核是否符合條件
線上提交,
1-3個工作日予以回復
② 基線評估
線下參與一系列免費專業評估(智力、社交動機、語言能力),時長約2.5小時
上海、北京,審核結束后第一周
③ 隨機分組
通過計算機系統將家庭隨機分配至實驗組或對照組,確保公平性。
基線評估后1周后通知分組情況
④ 20天密集干預
僅實驗組接受環境適配型干預(每日2次,每次1.5小時),連續20個工作日;
對照組無需接受20天密集干預,維持日常干預即可。
上海,北京預計2025年8月18日左右開始
⑤ 跟蹤隨訪
干預后3個月、6個月免費復測(需線下參與),持續追蹤孩子發展。
上海、北京。首次隨訪2025年11月中旬開始,末次隨訪來年預計1月開始
2. 分組說明
隨機分配:分組由計算機程序隨機決定,家長不可自主選擇,以確保研究科學性。
實驗組:在維持常規干預基礎上,增加回應兒童感官需求且以兒童興趣為導向的干預(如跟隨孩子興趣設計游戲,無強制行為矯正)。
對照組:無需接受干預,但仍可免費獲得一系列專業評估(智力,社交表現,社交動機,語言),研究結束后可以選擇接受與實驗組相同的干預課程。
四、家長與孩子的獲益
免費提供20天密集干預課程(僅實驗組,由具有資質和多年經驗的干預師全程進行環境適配型干預),另有價值5000元的專業評估,以及長程跟蹤隨訪;
每次線下參與評估發放100元交通補助(基線評估及隨訪時均可領取);
定期獲取孩子的能力發展報告及專業干預建議;
干預期間提供家長指導手冊,幫助家庭延伸干預策略;
五、報名方式
1.可以先填寫問卷,
等待暖星研究小助手聯系您
掃描二維碼進入問卷
2.或您也可以直接掃描下方二維碼
咨詢暖星研究助手(工作日9:30-17:30)
溫馨提示:本次研究不招收正在接受、或近期接受過暖星之家或暖星到家(含云到家)服務的家庭。
線下地址1:上海市楊浦區四平路1188號
線下地址2: 北京市朝陽區(望京)湖光中街8號院(桔子酒店院內東南角)
六、常見問題解答
Q1:外地家庭是否可以參與?
A:本研究需家長與孩子全程線下參與(上海本地或可自行解決住宿的家庭優先)。
Q2:干預地點在哪?
A:基線評估及隨訪評估場地由復旦大學合作單位暖星社區提供,地址:上海市楊浦區四平路1188號。北京市朝陽區(望京)湖光中街8號院(桔子酒店院內東南角)
Q3. 干預時間是否靈活?
A:若被分配至實驗組,干預時間為工作日上午、下午固定時段(如9:00-10:30,11:00-12:30,14:00-15:30,16:00-17:30),需家長協調時間。
Q4:隨訪評估如何進行?
A:隨訪評估共兩次,一次在干預開始3個月后進行,一次在干預結束6個月后進行。評估時需家長與孩子線下來到干預場地,接受專業評估(語言,社交表現,社交動機),并報告過去三個月的日常干預情況。
Q5:為什么要提供常規干預信息?
A:兒童在參與研究期間可能同時接受其他干預服務。收集這些信息能幫助研究人員區分本研究干預與其他干預的效果,確保結論科學可靠。
Q6:若被分到對照組,孩子能否后續體驗實驗組干預?
A:研究結束后,會提供給對照組家庭干預手冊,對照組家庭也可接受實驗組干預(可選,非強制)。
七、倫理與隱私保障
1.秉持自愿參與的原則,家長可隨時退出研究;
2.所有信息加密處理,僅用于科學研究;
3.本研究經復旦大學倫理委員會批準,批件可索要查看。
如果您還有任何疑問
歡迎聯系我們的工作人員
期待您的參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