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不是愛,是逃避
2025-07-21
依然記得,很多年前我爬黃山,遇到一對老夫妻帶著孫子爬山,沒有坐纜車,小孫子跑來跑去,然后鉆進爺爺奶奶的懷里。
為什么這個場景我記得很清楚,因為要實現很多。
很多小孩子都不會隨便鉆進爺爺奶奶的懷里的,甚至連擁抱都是難的,我們之所以努力進步,就是想著老的時候,不會被嫌棄。
小孩子很勢利,要的就是對自己好的人,甚至我都感覺人之初性本惡,不管惡不惡,肯定是自私自利的。
大家應該都會有這樣的一個感受,不管小孩子是爸爸媽媽帶的還是爺爺奶奶帶的,哪怕直接是爺爺奶奶帶的,小孩子依舊會和媽媽親,很多人說這是因為母子連心什么的等等。
而實際上,雖然在羊水里的確有這樣的心連原因,但并非主要原因。孩子就是一個天生的影帝,對于社會的一切都是看反應的,所以你會發現小孩子在不同人面前的表現是完全不一樣的,那么結果可想而知……
小孩子之所以喜歡和爸爸媽媽在一起(基本上都很喜歡),主要是因為他們可以感受到來自于爸爸媽媽的愛,雖然爺爺奶奶可能會更深刻一點,但因為傳統和發展的原因,隔代雖親,但有著認知的障礙,小朋友可能感覺不到,甚至習以為常。
很多老人都說自己的孩子是白眼狼,帶得那么辛苦,爸爸媽媽一回來,就和他們打成一片了。
說的實際上就是這個原因,都是愛,只不過孩子感受到更深刻的愛,并不是單純的來自于外界和物質的。
但還有一個現象,就是剛剛那個現象產生的時候,也會有另外一個現象伴隨產生,那就是時不時的孩子會找爺爺奶奶這個現象的出現。
很多老年人就會欣慰了,他人看到也會說,果然是爺爺奶奶疼的厲害,而這個時候有的爸爸媽媽還會有點尷尬,而實際上,我想說的是,你沒有必要尷尬,畢竟那個時候的孩子并不是真的想去找爺爺奶奶,只是想逃避!
什么意思呢?
孩子之所以和你親,那是因為你有原則和規矩,所以小孩子才會跟你更親,而往往爺爺奶奶沒有。小孩子知道都疼自己,但是你這里不一樣,有不可以的地方,小孩子的叛逆心就出來了,那么就會去找爺爺奶奶,畢竟爺爺奶奶更疼自己的啊。
小孩子那個時候去找他們,并不是因為更愛他們,而是因為這樣的話就可以找一個靠山,找一個可以不遵守的條件,找一個可以不作為的事情,孩子是很聰明的,他只是爸爸媽媽怕什么!
那并不單純的是愛,只是一種逃避的本能反應罷了。
類似當年做的恒河猴的實驗,就是為了探究孩子的哭鬧行為。
所以你會發現,爺爺奶奶帶的孩子,爸爸媽媽幾天就可以搞過來,而爸爸媽媽帶的孩子,爺爺奶奶很難那么快的搞過來,原因就在里面,小孩子抓住了你的脈搏。
當然,這只是普遍現象,依舊還是會有黃山那對老夫妻家庭的存在,雖然并不一定是美好的,但卻是我所羨慕的,畢竟我們目前離這個情況都還很遠,更何況是更好交流環境下的交流社會呢?
基本上就是遙不可及的遠方……
今天是寫日記的第4164天
已看電影推薦:《閃靈》
一句話影評:只記得女主的那張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