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石油遼河油田高升采油廠以“千口油水井壓裂工程”為抓手,創新實施精準壓裂技術,上半年交出一份亮眼成績單:累計完成油水井壓裂58口,日增油達72.8噸,日增注100方,激活弱動用儲量40.5萬噸。這一成果的取得,得益于該廠在技術創新和精細管理上的持續突破。
面對復雜多變的地質條件,工藝研究所創新推出“區塊定制”壓裂方案,為不同區塊“量身打造”技術對策。在雷72區塊,技術人員通過優化排量、加砂強度等關鍵參數,強化細分切割、暫堵轉向等核心技術,6口油井最高日增油達42噸,上半年累計增油2885噸。針對高一區薄層灰巖純油藏,采用采油前期注水補能+酸性滑溜水加砂壓裂技術,試驗井高1-4-12壓后獲得日產油6.4t的喜人效果,陷入沉寂多年的老區塊重煥新生機;灰巖區采用酸性壓裂體系與多級交替酸壓工藝,形成非均勻刻蝕通道,增強導流能力;牛心坨高凝稠油區塊則運用“熱壓裂液+復配降黏”工藝使原油黏度降低80%。
技術創新不止于此。該廠突破傳統單井改造模式,建立“多井協同壓裂”模式。雷72塊8口井實施協同壓裂后,單井裂縫控制半徑擴展至100-120米,實現“縫網貫通、資源共享”的開發新格局。“這就像下圍棋,通過科學布局實現整體提效。”工藝研究所所長趙志輝形象地比喻道。目前,該技術已在2個區塊推廣應用,累計增油超2600噸。
更值得關注的是,該廠創新提出的"注采協同壓裂"模式,通過同步設計采出井與注入井的壓裂參數,形成產能釋放與能量補充的良性循環。5月8日,在坨36-38井壓裂施工中,技術人員針對低滲區塊注采矛盾,同步對注水井坨34-37C實施壓裂,預計可恢復弱動用儲量5.2萬噸。這種油水聯動的新模式,有效破解了長期困擾開發的能量補給難題。
為確保壓裂效果,該廠建立了全流程質量管控體系。從方案設計到現場施工,嚴格執行“一段一分析、一井一總結”制度,將9項關鍵指標納入考核,上半年壓裂施工成功率和質量合格率均達到100%。
(王麗莉 林陽)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