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天就到大暑了,老話“雨淋大暑頭,寡婦也發愁”,到底啥意思?
大暑是夏天最后一個節氣,日頭毒得很,正趕上三伏天里的“中伏”。這時候地里的莊稼正使勁長:北方玉米拔節孕穗,大豆開花結莢;南方雙季稻忙著收早稻、插晚稻;棉花也到了結鈴的關鍵時候。
老輩人說“大暑雨如金”,為啥?
天太熱太干,莊稼正渴著呢!
尤其是華北、黃淮這些地方,趕上“七下八上”的雨季,可有時候雨來得不夠勻。玉米要是趕上“卡脖旱”,抽雄期缺水,授粉就差,棒子空癟癟的;大豆開花時沒水,結莢也少,產量跟著掉。
這時候來場透雨,比啥都強!
就像老話說的“大暑連陰天,遍地出黃金”,雨水足了,莊稼才能卯足勁長??梢谴笫町斕烨绲萌f里無云,反倒讓人擔心。
“大暑晴,旱到秋”不是嚇唬人,后面雨水少,秋莊稼容易受旱,收成就懸了。不過雨多了也有愁事:南方低洼地容易積水,水稻爛根、棉花爛鈴,得趕緊清溝排水;山區還要防著暴雨引發滑坡,地里的架子菜得加固。老農民看天有經驗:早起看云,要是天邊堆著鉛灰色的云,轟隆隆響雷,那是要下雨了,趕緊把曬的糧食收進屋。
現在有天氣預報幫忙,咱更得把老辦法和新科技結合起來——提前知道啥時候下雨,該澆水的地塊別等旱了再動,該防澇的地方早挖溝渠。我個人覺得,老祖宗的話里藏著對天時的敬畏,更藏著盼豐收的心思。
就說“寡婦也發愁”,其實是說雨水好、收成好,可活兒也多了,沒勞力的人家怕忙不過來。
放到現在,咱有收割機、抽水機,可該操心的一樣不少:玉米地里的草得趁雨前薅干凈,雨后追肥得及時,不然雜草搶了養分,莊稼長不好。不同地方的鄉親注意了:平原種玉米大豆的,雨后看看葉子有沒有發黃,缺肥就趕緊補;湖區種水稻的,別讓水淹沒稻心,保持淺水層最好。
還有個事得提醒:大暑天熱,干活別貪早貪晚,中午更得躲陰涼,防中暑比啥都重要,身體是干活的本錢。具體咋看云識雨?
老輩人那些土辦法,其實藏著不少門道呢,您家里有沒有傳下來的“天氣經”?眼下該干啥?
列個清單給大伙:明天先檢查田里的溝渠,堵的地方通一通;備好防曬草帽、水壺,干活別硬扛;關注接下來的天氣預報,該澆水的地塊提前做好準備。說到底,大暑的雨是金是澇,全看咱能不能順著天時來——該接的時候接,該排的時候排,地里的收成錯不了。
天時順了,人勤快點,地里才不會虧待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