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青牛君,熱愛中國茶,傾心傳世品。本文為原創作品,歡迎轉載分享。本文包含:原詩 / 寫作背景 /注釋及大意
注釋及大意
1、一舸南游遂不歸,清江赤壁照人悲。
舸:音gě,大船。南游:此處指徐君猷乘船南下至湖南赴任。遂:竟然,最終。清江:長江一級支流,古稱夷水,因“水色清明十丈,人見其清澄”,故名清江。清江發源于湖北省恩施齊岳山,流經利川、恩施、宣恩、建始、巴東、長陽、宜都等七個縣市,在宜都陸城匯入長江。清江流域山明水秀,號稱八百里清江畫廊。赤壁:指文赤壁,位于黃州(今黃岡)。清江、赤壁,青牛君認為蘇軾與徐君猷曾共游兩地。
本句大意:當初您乘坐大船移官南下,誰知竟然再沒生還;惟有眼前清澈的江水拍打著赤壁,映照著我內心無限的落寞與傷悲。
2、請看行路無從涕,盡是當年不忍欺。
行路:路上的行人。無從涕:典出《禮記》,孔子“予惡夫涕之無從也”。贊譽其深受愛戴的形象。不忍欺:典出《史記》“子產治鄭,民不忍欺”,贊譽其仁德施政。
本句大意:(您故去后,歸鄉安葬經過黃州)沿途百姓無不痛哭流涕,皆是因為您在此地當政時誠信寬仁,清正愛民,百姓對您滿懷敬意與不舍。
2017勐宋春韻(普洱生茶)
3、雪后獨來栽柳處,竹間行復采茶時。
“雪后”句:本文作于農歷十一月。“雪后”當是實寫。蘇軾當初罪貶黃州,居無定所。太守徐君猷特批城東一片斜坡荒地讓蘇軾一家建房、種糧。蘇軾不僅因此得名“東坡”,還在此處建了聞名的“雪堂”,堂前植細柳,堂下種桃花茶。此句應是蘇軾來到堂前昔日與太守徐君猷共同植柳之處,獨自傷感。“竹間”句:蘇軾罪貶黃州后,常與太守徐君猷在安國寺竹林里談古論今,詩茶相酬。徐君猷離任,安國寺僧首繼連為表懷念,特請蘇軾為他們常聚坐的安國寺竹間亭取名題念。蘇軾念及“每歲之春,與眉陽子瞻游于安國寺,飲酒于竹間亭,擷亭下之茶,烹而飲之”,思之“何武所至,無赫赫名,去而人思之,此之謂‘遺愛’。夫君子循理而動,理窮而止,應物而作,物去而復,夫何赫赫名之有哉!”遂命名“遺愛亭”。此句應是蘇軾在安國寺竹林所感。
本句大意:大雪之后,我獨自一人來到當年我們一同在雪堂之前植栽柳樹的地方,睹物思人,黯然神傷;不覺間,又來到安國寺竹林,想當年我們一同流連竹間,擷茶烹飲,如今物是人非,何堪回首!
勐宋春韻 茶湯實拍
4、山成散盡樽前客,舊恨新愁只自知。
山成:多版本作“山城”。青牛君認為黃州并非山城,如以“山城”作為地理意象承載著空間和精神孤獨解似過牽強。因此,青年君采《施注蘇詩》版。此“山成”應為呼應本詩起句“一舸南游遂不歸”,隱喻斯人已逝,墓碑(如山)已成。舊恨:此處指往日離別之憾恨。新愁:此處指今時生死之痛。
本句大意:如今斯人已逝,當年一起宴飲歡聚的故友也已四散不見;往日與君離別之憾恨、今時與君生死之愁痛唯有我一人默默承受。
我是青牛君,傾心打造傳世茶品。本文部分圖片來自網絡,如涉侵權,請聯系刪除。祝各位讀者生活精彩,有夢成真!
勐宋春韻(200克/餅 7餅/提 56餅/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