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家異地山西商會會員企業提供崗位信息2302個,50家異地山西商會與6所山西省內高校對接合作,在不久前由山西省工商聯、省總商會舉辦的一場“搭平臺、促就業”商會合作交流活動中,山西省內外商會會長、民營企業家代表、高校負責人齊聚一堂,共商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共助高校畢業生高質量就業。
此次活動,是山西省工商聯開展“百城千校萬企”民企高校促就業山西行動的拓展,旨在通過平臺搭建,進一步發揮異地山西商會和山西省內商(協)會服務高校畢業生等重點群體在就業中的橋梁紐帶作用,推動民營企業崗位資源歸集機制、民營企業促就業對接機制、民營企業人才聯育機制進一步完善,賦能全省高校畢業生高質量充分就業。
廣泛動員參與,匯聚民企力量
就業是民生之本,民營企業是穩就業的生力軍。山西省工商聯高度重視“百城千校萬企”民企高校促就業行動,將其作為助力高校畢業生高質量充分就業和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引導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積極履行社會責任的重要抓手,成立領導小組、制定工作方案、明確責任分工、排列時間節點,建立與省教育廳、省人社廳等部門的聯動機制,廣泛動員民營企業、商(協)會和高校共同參與,通過搭建平臺、精準對接、深化合作等一系列舉措,助力高校畢業生高質量充分就業,推動人才資源“關鍵變量”轉化為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最大增量”。
今年以來,山西省工商聯進一步強化就業優先政策導向,通過印發促就業通知、組織示范招聘、加強宣傳推廣等途徑,廣泛動員民營企業和商協會積極參與“百城千校萬企”行動。廣大民營企業積極響應,紛紛拿出優質崗位資源,參與到高校招聘活動中。2025年上半年,全省工商聯系統通過宣貫政策、專題培訓、入企拓崗、組織招聘等舉措,動員4881家(次)民營企業累計提供就業崗位5.93萬個,達成就業意向1.91萬人(次)。
其中,異地山西商會和省內商(協)會表現突出。如重慶山西商會等多家異地山西商會組織數十家企業走進山西工程科技職業大學、大同大學開展招聘;山西省湖南商會組織40家企業參加太原科技大學招聘會,提供679個崗位信息。
“省內外商(協)會在此關鍵時刻積極動員會員企業參與促就業,體現出商協會和廣大會員企業的責任意識、大局意識。”山西省工商聯相關負責人表示。
搭建對接平臺,促進精準匹配
山西省工商聯舉行此次“搭平臺、促就業”商會合作交流活動,進一步發揮商(協)會促就業作用,將山西高校畢業生的就業渠道從省內拓寬到省外,也為山西廣大商(協)會、民營企業積極參與促就業活動提供經驗借鑒。活動中,商會和民營企業代表就促就業做法成效和企業人才需求情況進行交流,進一步促進了人才供需精準匹配。
山西省湖南商會會長劉新兵詳細介紹該商會通過搭建高效“校企人才直通車”,精準施策促就業的經驗做法:“通過深入調研,精準對接需求”——商會積極響應“百城千校萬企”民企高校促就業行動的號召,組織包括崢峰集團、國信人才科技集團等重點會員企業,深入走訪太原理工大學、中北大學、太原科技大學等重點高校,調研分析企業崗位需求與高校專業設置、畢業生供給的匹配度,梳理出多個領域存在顯著人才缺口,形成詳實的《山西省湖南商會會員企業人才需求清單》,為精準匹配奠定基礎?!巴ㄟ^搭建平臺,暢通輸送渠道”——商會積極與省內多所本科院校、職業院校建立常態化合作機制,共同搭建“校企人才直通車”。
推動會員企業深度參與高校的專業設置研討和人才培養方案優化。發揮“線上+線下”雙渠道作用,線上廣泛發布招聘信息,線下密集組織會員企業參與促就業行動校園專場招聘和“百日沖刺暨優企進校招才引智”招聘活動。從2024年到今年6月,商會組織會員企業赴10多所院校舉辦或參與專場招聘會20余場,提供2000余個崗位信息,達成初步就業意向600余人次。“通過強化服務,提升匹配效率”——在招聘活動中,商會不僅扮演組織者角色,更提供“一站式”服務支持,協助企業進行崗位精準推介,向畢業生解讀企業文化和職業發展路徑,顯著提升了人崗匹配效率和簽約成功率。
重慶市山西商會相關負責人表示,只有實現人才與崗位的精準對接,才能有效促進高質量充分就業。商會依托山西省外出務工人員服務工作站,每月提供上千個就業崗位信息,重點服務在渝山西籍學子就業需求。搭建晉渝就業對接橋梁,在今年4月底組織在渝企業赴山西晉中、大同等地的高校開展招聘活動。
遼寧省山西商會會長任艷明介紹說,近年來,該商會會員企業累計為遼晉兩省提供就業崗位1120個。此次特別帶來由副會長企業——遼寧中睿澤晟提供的500個優質崗位,涵蓋制造業、文旅、新能源等多個領域,誠邀家鄉才俊加入。同時,他就人才合作培育提出建議,希望依托商會在東北的廣泛網絡,為山西高校學子開辟實習就業“綠色通道”;為在東北發展的晉商企業精準輸送山西專業化人才,實現人才互通。
高途教育科技集團山西總經理高福厚表示,為學生提供一份工作,緩解社會就業壓力,是高途作為一家上市公司義不容辭的責任。5年來,與山西省11所高校達成戰略合作,截至目前,累計提供就業崗位超5000人次。未來5年,企業重點關注教育科技“跨界者”、新興領域“開拓者”、區域發展“服務者”三類人才,期望高校多輸送“接地氣”的人才,企業多開放“實戰化”的崗位,政府多搭建“無縫化”的對接平臺。
山西省工商聯相關負責人表示,將進一步加強與省教育廳、省人社廳等部門的對接聯動,全力做好“搭橋梁、促對接”工作,動員更多商(協)會、企業家加入進來,進一步架設起高校畢業生求職信息和省內外民營企業人才需求的橋梁,為全省高校畢業生實現順利就業作出新貢獻。
深化校企合作,推動產教融合
當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深入發展,山西省民營經濟正處于轉型升級、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時期,對民營企業人才隊伍建設提出了新的要求。山西省工商聯以“百城千校萬企”促就業行動為契機,積極推動民營企業與高校建立長期穩定的合作關系,鼓勵民營企業參與高校人才培養方案制定、課程建設、實訓基地建設等,培養符合企業需求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
在一系列引導推動下,山西工程科技職業大學與喜躍發道路建設養護集團共建路管家產業學院,山西職業技術學院與深圳市有關企業共建大數據產業學院,山西國際商務職業學院與柳林縣農產品企業簽署校企合作協議等。
同時,省工商聯還支持民營企業與高校、科研機構共建研發平臺,開展技術攻關和成果轉化,推動產學研深度融合。如山西省湖南商會會員企業崢峰集團與太原理工大學聯合成立山西省公共安全研究院,與太原理工大學、山西云時代技術有限公司合作建設山西省智能感知工程研究中心,合作形成發明專利12個、實用新型專利32個、軟著55個。
此次活動中,商會、民營企業暢言構建產學研協同創新生態的需求建議,山西工程科技職業大學、山西職業技術學院等相關負責人詳細介紹校企合作成效、產教聯合布局,雙方交流碰撞,尋找“契合點、連接線”。
活動提出,希望以此次平臺搭建為契機,建立省內外商協會、高校常態化聯系對接機制;以山西重點產業需求為導向,加速形成校企協同育人“鏈”,培育建設產業創新人才平臺,為促進高質量充分就業打開新通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