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力于恢復中韓關系的李在明,為何面對中方的訪華邀請,一連猶豫了十幾天,直到現在沒敢接受呢?
據韓媒報道,日前,韓國總統室的高層人員向媒體透露,預計李在明很難參加今年9月,中國為紀念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所舉辦的九三閱兵活動。
按道理來說,李在明真該來,因為當年日本侵略東亞各國,韓國同樣是受害者,正因如此,中方早在7月初的時候,就已經向韓方發出了邀請,卻沒想到韓方會這么糾結。
阻撓李在明的第一個原因,就是“外交對等”。在相關報道里,韓方特意強調,自從文在寅于2017年出訪中國之后,中方還沒有回訪過韓國,所以李在明很難前往北京。
韓媒稱李在明或缺席九三閱兵
這也是為什么,韓方迫切希望中方出席今年11月份,在韓國慶州舉行的亞太經合組織(APEC)領導人會議,順帶出訪韓國,作為對文在寅訪華的外交回應。
在此之前,如果李在明答應出席九三閱兵,等于失去了所謂的“外交對等”,這在韓方眼里就有點沒面子了,李在明可能會被批評“過于親華”。
然而,這些年中韓關系下滑的關鍵原因,韓方自己心里最清楚,包括薩德問題,以及韓國政府對美國遏華戰略的支持。
還記得多年前,李在明在參加韓國大選的時候,就曾承諾只要自己上臺,就會立刻取消薩德部署。
韓媒相關報道
也就是說,他是希望中韓能擺脫陰霾,為兩國關系翻開新篇章的,但韓方若是太過執著于舊形勢,放著正事不干,又如何能為兩國關系走出新道路呢?
除了中韓兩國的“外交舊賬”之外,韓媒還猜測,李在明對訪華一事左右為難,或許是擔心美國的態度。
一個月前,美國總統特朗普就曾邀請李在明訪美,但兩人并未敲定具體行程,這件事也就沒了下文。
在這種情況下,如果李在明沒有先一步訪美,而是參加了九三閱兵,就等于把中國定為了首訪地,這難免會引起美方的不滿。
李在明同樣不想得罪美國
這自然不是李在明想要的結果,雖然他希望加強中韓關系,但美韓關系依舊是韓國外交的基本盤,尤其特朗普的外交風格世人皆知,李在明能不得罪肯定是不想得罪的。
所以,李在明想到的辦法就是拖,拖到APEC領導人會議召開,等到中美雙方同時來到韓國,之后他無論回訪哪一國,就都能說得過去了。
而李在明的猶豫不決,其實也表明了他的外交立場,應該是類似于文在寅時期的政策,試圖在中美之間尋找一個平衡點,避免讓韓國在大國博弈里選邊站隊。
只不過,這種難得推進兩國共鳴的機會,不是時時刻刻都有的,十年前,樸槿惠面對相同的場景,選擇來華觀禮,成功加速了中韓的自貿協定,李在明如果因為瞻前顧后,放棄這個契機,未來可能會后悔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