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年元旦,廣西來廣東打工的韋先生,6 個月大的孩子因為咳嗽發燒送醫院,結果等了倆小時沒人管,最后沒救過來。這事兒擱誰身上都受不了,韋先生忍著心痛,走上了維權的路。
一開始,他覺得是之前看病的小診所開的藥有問題,就把診所告了。打了兩年官司,最后診所賠了 2 萬塊。韋先生覺得不夠,孩子主要是在大醫院耽誤的,于是 2022 年又想告那家醫院。
這時候,一個姓鄧的律師找到了他,說可以免費幫忙打官司。倆人簽了個協議:要是醫院賠 23 萬以下,律師一分錢不要;要是超過 23 萬,多出來的部分就算律師費。韋先生心想,之前鑒定說醫院只是次要責任,最多賠個二三十萬,就算超一點,律師也拿不了多少,就簽了字。
誰知道,鄧律師挺有本事,最后愣是讓醫院賠了 88 萬多。按協議,律師拿走了 55 萬,韋先生到手 33 萬。直到查銀行流水,韋先生才發現,律師還瞞著他,其實醫院賠的是 88 萬,不是之前說的 79 萬。這一下,他徹底急了:這是孩子的命換來的錢,憑啥律師拿這么多?
后來韋先生找懂法的人一問才知道,律師這么收費根本不合規矩。正常像這種案子,律師費最多不能超過賠償款的三成,哪有拿一半還多的?而且鄧律師是用一家咨詢公司的名義簽的合同,壓根沒按正規律師流程來,明顯是鉆空子。
這事兒鬧到網上,好多人罵律師心黑,專坑農民工。但也有人說,韋先生也不是完全不懂,他一開始就想著少花錢甚至不花錢打官司,沒想到最后賠這么多,才反悔的。
今年 7 月,韋先生把鄧律師告到了律師協會。協會一查,發現鄧律師不光這事兒有問題,還有別的違規操作。最后鄧律師同意退 39 萬,韋先生也去簽了和解協議。
說實在的,這事兒里,最冤的還是那個沒長大的孩子。韋先生失去了孩子,維權路上又被這么一折騰,夠倒霉的;鄧律師雖然幫著多要了賠償,但收費太黑,也不地道。
說到底,不管是誰,簽合同前一定得看明白,別光聽人家說。尤其是這種牽扯到錢和感情的事兒,多問一句,多找人看看,總沒錯。律師幫人維權是好事,但也得守規矩,不能借著別人不懂就漫天要價,寒了老百姓的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